文学作品阅读

裸猿3·亲密行为_第五章 特殊亲密行为

德斯蒙德·莫利斯
科普学习
总共15章(已完结

裸猿3·亲密行为 精彩片段:

第五章 特殊亲密行为

研究婴儿和恋人行为的结果表明,两个人身体亲密接触的程度取决于两人的信赖程度。现代生活拥挤的状况使我们周围遍布陌生人;我们不信任陌生人,至少不完全信任陌生人,所以不遗余力地拉开和他们的距离。大街上你躲我闪的复杂情形就是证明。都市生活的忙乱造成紧张,紧张造成焦虑和不安全感。亲密行为安抚焦虑和不安全感;于是就出现矛盾,我们越是被迫拉开距离,越是需要身体接触。如果我们爱的人也爱我们,他们和我们的亲密接触就足够了,我们外出面对世界时就不用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倘若我们所爱的人没有给我们足够的爱,倘若我们成年后没有和朋友或爱人打造密切的关系,又没有孩子,那怎么办呢?假如我们建立了亲密关系,但这些关系突然破裂,或僵化为冷漠和疏远的关系,如果那“爱”的拥抱和亲吻程式化,成了像公开场合握手那样的走过场,那又怎么办呢?许多人作出的回答就是抱怨和忍受,但解决办法的确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雇佣专业的触摸人,这个措施能够弥补业余触摸人和情人的缺憾,因为这些非专业的触摸人不能给我们提供迫切需要的亲密接触。

所谓专业的触摸人是谁呢?回答是,他们是完全陌生或半陌生的人,在提供专业服务的托词下,他们需要触摸我们的身体。这一托词当然是必需的,因为我们不想承认,我们不安全,需要另一人的触摸来给我们安抚。那就太“软弱”、幼稚、退化,那有损我们自我驾驭和独立自主的成人形象。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伪装的形式下得到专业人士提供的亲密“药剂”。

最流行和普遍的方法之一是生病。当然不是重病,只是小恙,促使他人作出安抚的亲密动作就足够了。大多数人都可能想象,自己生小病受侵害,不幸撞上致病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比如,患重感冒时,他们会觉得任何人——凡是和他们一样在拥挤的商店里购物、挤过巴士、参加过拥挤派对的人——都可能生病,因为那些地方总是能听到咳嗽声和喷嚏声,把病菌散播到空气中。然而,事实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使在流感高发期,许多同样接触流感源的人并不生病。他们并不病倒卧床,这是怎么回事呢?医务界人士尤其健康,原因何在?他们整天接触感染源,大量接触,日复一日,但他们生病的人数似乎和接触病原的情况不成比例。

由此可见,小病未必完全是不幸的事情。现代城市里到处都是有害的微生物。几乎每天,几乎在我们出入和呼吸的每个地方,我们所接触到的细菌都足以使我们感染。我们战胜病菌,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够规避它们,而是我们的身体有高效的防御机制,足以杀死百万计的病菌。如果我们生病,那不是因为我们偶然接触到病菌,而是因为我们降低了抵抗力。降低抵抗力的途径之一(除了过分讲究卫生之外)是都市生活造成了过分的压力和紧张。在抵抗力被削弱的情况下,我们很快就成了某种有害病菌的受害者,而有害病菌在我们周围是无处不在的。所幸的是,小病能不治自愈,小病使我们卧床的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以前缺乏的安抚。我们不妨称之为“速成婴儿”综合征。

觉得“提不起劲”的男人看上去虚弱无助,开始向他的妻子传递强大的假性婴儿信号,妻子立即自动回应,成为“速成父母”,硬要他卧床(婴儿摇篮),给他送汤送水,要他服药(婴儿食品)。她的声音更加柔和(妈妈的喃喃细语),她焦急不安,摸他的额头,忙个不停,亲密动作不断,这是他没生病时同样需要却未曾享受过的亲密接触。她安抚动作的治疗功能产生了奇迹,他很快康复,又去面对充满敌意的世界了。

上文的描绘并不想暗示他装病。病人真的生病而且看上去明显有病时,才能够充分激起必要的父母似的照顾。我们的描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小病:这些病使人无精打采却不太令人痛苦,但发病率较高,病因是情绪恶劣。重要的不仅是要有病,而且要让人看见你有病。

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描述似乎有点愤世嫉俗,但那不是我的意图。倘若生活的压力需要我们从最亲近的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安抚和亲密接触,并迫使我们回归婴儿床温暖的拥抱,那就是宝贵的社会机制,肯定是不能讥笑的。

实际上,这一机制是非常有用的手段,已成为一门重要产业的支柱。诚然,现代医学的技术进步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取得了所谓征服环境的成就,但高发病率仍然令人震惊。大多数有病痛的人不会住院。他们可能看看门诊,买点药,在家自己调养。他们常患各种小病:咳嗽、感冒、流感、头疼、过敏、背痛、扁桃体炎、咽炎、胃痛、溃疡、腹泻、皮疹等。对病因的解释历代多有不同,过去叫作“抑郁症”,如今成为“病毒”,但病名基本上维持不变。仅就发病率而言,以上小病在现今疾病中占了绝对多数。

比如,英国人每年买药自己治病的就超过5亿人次,大约每人平均患病10次。买药的钱大约是每年1亿英镑。2/3以上的小病不用向医生求助。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人口在不断增长,社区越来越拥挤,压力越来越大。人越多,用于医学研究的经费就越多,治病的医药就越来越好。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增加,社会压力增大,患病的概率就增大。于是,医学研究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种种成就使人幻想一个没有疾病的未来,但这样的未来永远不会到来。

然而,假定我的论断是悲观情绪使然,假定医学奇迹最终登场,战胜并消灭了一切寄生虫,我们是否就能够进入一种梦想的境界呢?重压如山、心灵受伤的都市人是否就不会再病倒呢?是否就可以免于卧病寻求抚慰的拥抱呢?这样的奇迹极为渺茫。即使奇迹有可能出现,通向“速成婴儿”的几条路还是敞开的。而且,这些选择早已在频繁使用之中。即使在致病的病毒或细菌不存在的情况下,他总是可以说自己“神经衰弱”的。轻度的神经衰弱有一个好处:它可以在没有病菌的情况下出现,它作为吸引安抚的办法也是有效的。实际上,轻度的神经症非常有效,以至于杀人犯也可能用“暂时性神经失常”来为自己开脱,并获得减刑,根据是“有限责任能力”,在这里,他也可以被当作“暂时性婴儿”(temporary baby)。如果他辩解说,杀人时患了感冒,那不会令他得到多少宽慰,但如果他辩解说,杀人时压力太大、神经失常,那显然就是求活命的有力手段。他那借口的不利一面是,许多轻度神经衰弱症患者并没有表现出寻求安慰的外部病症。心灵受伤的人常走极端,期待引起他需要的反应。因为内心的痛苦不足以引起注意,所以经过一番歇斯底里的狂叫以后,他颓然倒下,那就很可能引起人来拥抱他,他就得到安慰了。如果病情太猛烈,他就会被紧紧抱住;不过即使病情太猛,他也并非失去一切,至少他以绝望的方式得到了一丝安慰,因为另一个人抱住他也算是亲密接触。除非他完全失去自控,否则他不会被迫穿上紧身衣,如果是那样,他就只能孤零零地在紧身衣的帆布袖筒里自己拥抱自己了。

在没有寄生虫的情况下,第二种办法就是用病人体内的微生物,这是他终生都带有的微生物。为了解释这个办法的工作机制,我们必须要细察,实际上是从微观上审视身体的外表。

有人想象,一切微生物都有害,本身就意味着疾病或肮脏,但这不符合事实。任何细菌学家都可以证明,这是地地道道的现代新卫生宗教观制造的神话,其传教士不断向信徒鼓吹,“消灭一切已知的细菌”,他们所用的圣水是消毒水,其上帝是绝对的无菌。当然,有害而致命的病菌的确是有的,无情地消灭这些病菌当然好,那是谁也不能否认的。至于那些主要的生命活动就是杀灭病菌的细菌,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呢?我们真想消灭一切已知的细菌吗?

实际上,一支有益的细菌大军保卫着我们每一个人,它们对我们无害,相反,它们在积极工作,维护我们的健康。在我们健康、清洁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就有500万个细菌;每立方厘米的唾沫里就有1000万个到10亿个细菌;每一次大便里就含有1000亿个细菌,但我们的身体很快就补足了失去的细菌。这是成人的正常情况。倘若我们想方设法清除身上的细菌,我们就会生活在危险之中。除此以外,我们对偶尔外来的有害细菌的抵抗力也会降低。有人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观察动物的生活,从中了解到这样的危害。人体正常携带的微生物对我们非常宝贵,但这里也潜藏着两难困境。我们不得不为它们的有益功能付出代价,这是因为当我们压力过大时,即使有益的细菌也可能失控。有些疾病不是因为别人传染的,而是我们体内“正常的”微生物突然爆炸性增长和“过分稠密”造成的。在此,减少交叉感染的一般卫生标准因人而异:我们不是“感染”疾病,而是随时携带着致病的因素。抑郁症病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紊乱尤其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肚子不舒服”时,常常归咎于吃了“脏东西”,但令人惊讶的是,健康而快乐的人狼吞虎咽却安然无恙。也许,几乎一切肠胃不适都是由于情绪恶劣引起的,而心情不好又是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压力和紧张引起的。为了理解这个道理,我们只需要看看一部自然历史纪录片就行了。非洲平原上一群健康的秃鹫以食腐为生,它们吞食腐臭的尸骸;这样的场面使我们感到恶心,但秃鹫却大快朵颐。

作品简介:

当你是孩子时,你偎依在母亲怀里;

当你恋爱时,你会搂抱你的情人;

朋友相见时,你们会握握手;

感到孤独时,你会伸手摸摸你的狗;

当你默默思考时,你会不自觉地托着头……

人类有寻求亲密行为的本能,当都市生活抑制亲密行为时,就会产生各种代替行为:焦躁不安的成年人,去寻找成人安抚奶嘴——香烟;

用舒服柔软的布料做床褥来代替儿时被母亲怀抱的感觉;

惊恐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脸给自己安慰……

莫利斯从动物行为学家的视角,追寻人类从子宫到墓园的亲密行为模式,追溯亲密行为的根源。

他说:出生前和出生后的几个月是亲密关系的种子被种下的时候。

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

翻译:何道宽

标签:德斯蒙德·莫利斯裸猿亲密行为裸猿三部曲英国

裸猿3·亲密行为》最热门章节:
1《裸猿》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2译后记 “裸猿三部曲”中译本,从复旦到上海译文3主要参考文献4各章文献5第九章 回归亲密行为6第八章 自我亲密行为7第七章 恋物性亲密行为8第六章 替代性亲密行为9第五章 特殊亲密行为10第四章 社交亲密行为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