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冷战谍王_第九章

约翰·勒卡雷
惊悚悬疑
总共13章(已完结

冷战谍王 精彩片段:

第九章

恩尼斯特·派利格鲁正在询问斯迈利有关殖民主义的问题。每一个来到萨勒特的人,迟早都得面对他的这种质问,而他的问题内容总是差点让人勃然大怒。他是个问题孩子,父亲是个远赴西非布道的英国传教士;不过他也确实是情报局应极力网罗的那种人才——既有丰富的学识,又有优越的语言能力。他和平常一样,独自坐在幽暗的书房后方。他将瘦削的面庞往前伸,一只手臂抬了起来,彷佛是要抵挡别人的嘲笑。刚开咍时,他的问题还满有条理的,可是后来就变成了长篇大论,极力指责英国对那些曾被它奴役过的臣民漠不关心。

“是的,嗯,我认为我相当同意你的观点。”当斯迈利听完派利格鲁的一席话后,竟然如此亲切地说道,实令大家感到惊讶。“不过恐怕这个问题的答案会令人伤心不已。冷战意外地在我们身上制造出一种替代性的殖民主义。在某方面我们务实地放弃了所有独特的国家认同,以迎合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我们心中那种殖民者的幻觉与迷思,我们花钱买通,以得到缓刑处置。更糟的是,我们还鼓励美国人有样学样。这并不是说他们需要我们的鼓励,不过很自然地,他们也会很乐意接受这份鼓励。”

这种相同的论调汉森已经说过,所使用的措词也大致相同。但是斯迈利说这些话时,丝毫不失他的温文尔雅,而汉森却是用他那充满愤恨的双眼恶狠狠地瞪着我;他眼中的怒火乃是由他已逃离的那座赤色炼狱所燃起。

我从以色列搭飞机来到了曼谷。这是因为斯迈利拍电报告诉我汉森已经疯了,而且他又知道太多的秘密。电报上注明:自行译电,由特拉维夫站长转交。那时斯迈利负责情报局的安全工作,头衔则是副局长。不管我在何时听到他的消息,他好像总是在东奔西跑,以防堵接连发生的泄密事件和丑闻。热浪侵袭下,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卖力地阅读由专人送交给我的一叠档案资料,然后我又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安慰梅贝尔。她出马竞选我们那里的女子高尔夫球队会长,结果在最后一刻失利,她因而怀疑其中另有阴谋。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为难梅贝尔。也许是她率直的说话方式让她们受不了吧。我尽力地安慰她。我告诉她连我在情报局所得到的见闻,都无法与肯特郡那些太太们的诡计相比。我答应她等我回去后,会给她一个美好的假期。不过我忘了提出该去哪儿了,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度过假。

汉森的档案为我描绘出了一种我曾十分熟悉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因为我们曾经启用过不少这样的人。我自己就是这种人,而班也是一个实例:我们都是混血的英国人,都把情报局当成是自己的国度,并赋予这个国度许多它本身不曾具有的素质。

汉森就像我一样,也是半个荷兰人。也许这就是斯迈利为什么会挑中我的原因。汉森是在德国占领荷兰的那个漫漫长夜里出生的,之后并在代尔夫特教会的影响下长大成人。他的母亲是托马斯·库克公司的柜台职员;当战争爆发时,她的英国父母曾敦促她跟他们一起回伦敦去,但是她拒绝了这项要求,反而选择嫁给教会的一位助理牧师。一年以后,这名牧师被德国的行刑队处决,留下身怀六甲的妻子独自谋生。之后她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投入了建立一条英国逃亡路线的工作。战争结束时,她已经成为一个组织完善的间谍网的负责人,拥有自己的联络管道、线民、秘密联络点,以及所有必需的装备。

至于幼儿期的汉森是如何与耶稣会的人凑在一起的,档案里并没有说明。也许是他母亲改变了信仰吧。那时还是苦难的年代,基于权宜之计,她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新教信仰,以便让她的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她或许是在心里盘算着,让他成为耶稣会的信徒吧,这样他们就会传授他知识。或者,她早就察觉出日后主导汉森一生的那种善变个性,于是决定让他接受一套较刻板的宗教教规,而不是那种随和的清教徒生活。如果她真是这么想,她的决定显然是明智的。汉森拥抱这样的信仰,就像他拥抱其他的事物一样,怀着无比的热情。修女和他在一起,修士也和他在一起,神父接受他,学者也乐意与他为伍。二十一岁时,他已经学有所成,而且信仰非常虔诚。不过由于还是一名见习修士,因此他便启程前往印尼的一所耶稣会神学院,去学习异教徒的生活方式,活动范围广及苏门答腊、摩鹿加、爪哇等地区。

像大多数的荷兰人一样,汉森似乎天生就热爱东方。善良的荷兰人就像海涅诗中那棵知名的松树一样,只要站在他们那个平坦小国的海岸边,就能从寒冷的海风中嗅出亚洲柠檬树和茶叶的芳香。更何况汉森来到了亚洲,亲眼目睹了一切,所以自然就被同化了。佛教、伊斯兰教,居住于最偏僻之处的野人所保有的各种仪式和迷信——他对这些东西如痴如醉,而当他越深入丛林,这种狂热也更形强烈。

他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许多语言。他的母语是荷兰语和英语,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学会了法语和德语。现在他又可驾驭坦米尔语、高棉语、泰语、梵语,以及相当程度的广东话。他经常在崇山峻岭之中跋涉数百哩,以探寻失传的方言与各种仪式之间有何关联,他写了许多报告,内容涵括哲学、婚嫁仪式、启蒙或是猴群等。他在深山丛林中发现了被人遗忘的庙宇,并赢得了耶稣会禁止他接受的奖赏。在无所畏惧地探索、访查了六年之后,他已经不再只是耶稣会具以成名的那种学院派展示榜样,同时也成为一名正式的神父。

但是很少有秘密能被隐瞒六年之久。逐渐地,有关他的传闻开始出现:汉森是个猎艳高手;汉森的口味;汉森的女人俯拾即是。

这些谣言扩散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都让他无法收拾。事实上,一旦他们着手调查,就立刻发现他的生活中没有一处可以幸免,所到之地,处处留情。走到哪儿他都有女人——甚至还有一、两个男孩——呃,就我对世界各地神职人员的了解,各种教规多半都是禁止犯下这种过失的。

就如同他们所发现的,汉森竟然就这样无视于教会的存在,肆意放纵自己在每一座村庄、每一条粗陋的小街道,乐此不疲地拈花惹草达十多年之久,而且所交往的都是那些在西方标准下,几乎没有资格参加第一次圣餐礼,更别说是拥抱婚姻的女子。如此放浪形骸的行径突然让汉森变得完全站不住脚,难获支持。面对汉森如此持久而又执迷不悟的罪行,他的上司感到哀戚甚于愤怒。他命令汉森返回罗马,并赶在他抵达之前先寄了一封信给耶稣会的会长。他告诉汉森,他可能得从罗马启程前往西班牙的洛约拉,在那里合格的耶稣会心理治疗专家会帮助他克服那些令人遗憾的弱点。从洛约拉出来以后——呃,一切重新开始,也许他会被派到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再待个十年。

但是就像他的母亲一样,汉森固执地拒绝离开这个他已归化的地方。

作品简介:

《冷战谍王》(The Secret Pilgrim)又译《秘密朝圣者》在1990年发表。奈德是一名活跃于冷战时期的英国间谍。铁幕崩溃后,即将退休的他,力邀心目中的英雄和导师——情报局传奇人物斯迈利再度现身,为新进人员发表演说,斯迈利激昂的言词,使得奈德恍然明白自己看似成功的谍海生涯竟全是在自欺欺人。于是他开始正视那些萦绕心中三十年的疑虑,重新回忆那段浪迹各国从事谍报活动的不凡际遇,及其间所面临的挫折、冲突,对生命有了另一番体悟……

作者:约翰·勒卡雷

翻译:蔡纹蕙

标签:约翰·勒卡雷冷战谍王英国惊悚谍战

冷战谍王》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三章2第十二章3第十一章4第十章5第九章6第八章7第七章8第六章9第五章10第四章
更多『惊悚悬疑』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