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五十年代的尘埃_疯院来去

唐德刚
随笔杂谈
总共12章(已完结

五十年代的尘埃 精彩片段:

疯院来去

式庸

“……老兄,还是你去一趟吧。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冯先生左手握着电话耳机,右手还拿着一只没了烟的烟斗,似乎在电话内央求什么事。

“为什么偏要我去呢?你为什么不找别的男士呢?我又不是车夫!”电话机内发出清脆而果决的声音。

“看在主的分上!”冯先生继续在央求,“谁还情愿去呢?老兄,还是……”

“为什么不找查理,他又有车,又有空!”

“但是查理也可以问:为什么不找你呢?老兄,我看还是你去一次!”冯先生仍在请求。

“你告诉查理说,明天有三位小姐想到郊外去看她们的一位生病的朋友——另外一位小姐。她们想请查理帮帮忙,劳驾开一次车。我想查理一定会去的!”电话机内的声音似乎有点不耐烦的样子。那声音又继续说:“冯先生,你有没有查理的电话号码?”

“我有。”冯先生面上带着无可如何的神情。

“查理一定去!再会。”电话机内随即发出嗡嗡的声音。冯先生叹口气,望望窗外的晚霞,把没了烟的烟斗插到嘴里去,右手在案上翻开了他的私用电话簿。

这是一个和暖的初夏早晨,蔚蓝的天上看不到一丝白云。人行道旁的梧桐树上一层层的绿叶把并不炽热的阳光箍在地上。查理昨晚已把车子洗了一遍,停在这梧桐荫下,以便今晨开车时车座上不会热得难受。他穿着一套淡灰色的西服和黑边白面的皮鞋。现在是夏令时间上午十一点一刻,距冯先生所约的时间尚差半点钟。站在车前,查理对他那闪闪发光的电蓝色的汽车前后打量一番,然后开了车门坐在驾驶盘的后面;又把身子撑起了一点,对着反照镜整理一下他那蓝条子的领带,接着便扭开了电门,车子便在梧桐荫下向前缓缓地移动了。

这附近的街道查理是异常熟悉的。他只要记着冯先生所电告的玛格里门牌和“柏文”号码便足够了。礼拜六的停车照例又无问题;查理便很悠闲地把车子开到冯先生所说的地址。当他走到哈里屯大厦的电梯之前时,那儿已有几个人在等电梯上楼。其中有一位四十左右的妇女,看来显然是东方人,但是她却穿了一件墨绿的西式女装。查理以为她是日本人,所以头也没点一下。

电梯在五楼停下了。查理正预备出去,这位东方主妇却先一步下去了。查理循着墙上的牌子去找“五E”号柏文。不约而同地,这位主妇也正走向这柏文,并且揿了电铃。这时查理和她都不期而然地彼此笑一笑,点了点头。

柏文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位年纪比这位女访客较大一点、心广体胖的中国主妇。她穿了一件蓝格子的旗袍,行动快捷,声音响亮,笑容满面。她首先和来访的女客拥抱一下,说了声:“哈啰!萝丝,你真守时呀!”立刻她又转过身来向这位男客查理说:“我想您一定是查理了。今天早晨冯先生才在电话里告诉我,说您来替我们开车。我就是玛格里。哦,查理,您真是个绅士,主会保佑您的。”

玛格里在介绍这两位访客之后,又抱歉地说:“时间不早了,我也不留你们坐了。莉莉还在等着我们呢!”说着她便从卧室内取出一筐水果交给查理提着,大家一齐乘电梯下楼,走向查理的汽车。玛格里又叫萝丝把莉莉的地址告诉查理。查理未开腔便把车子开到萝丝指定的地点。他坐在车内,让萝丝上楼把莉莉请了下来。

作品简介: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

现在回头来看,《海外论坛》除了为五十年代的留学生留下声音之外,还不能否认,它是至今为止留学欧美中国知识分子所办的水准最高、文字最好的杂志之一。也因为办了这个杂志,才逼得唐德刚写了好些上乘文章。他说这些都是五十年代“尘埃”下的“流沙坠简”,我们却毋宁视为那是尘埃中不褪色的珠玉。

作者:唐德刚

标签:唐德刚五十年代的尘埃梅兰芳历史散文随笔文学

五十年代的尘埃》最热门章节:
1昨天的足迹2俄国的苍蝇和皮匠3露娜今年三十岁了4疯院来去5求婚6学跳舞7三妇人8我的女上司9梅兰芳传稿10代序 五十年代的尘埃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