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五十年代的尘埃_我的女上司

唐德刚
随笔杂谈
总共12章(已完结

五十年代的尘埃 精彩片段:

我的女上司

思蕴

在一个明朗的秋天的下午,我拿了一封学校人事室给我的介绍信去见我的新上司。这儿是一个伟大的法科图书馆,里面布置得金碧辉煌。在这人影散乱但是却寂静无声的大厦内,我被我的新上司和蔼地接见了。这个新上司是个碧眼金发、风韵犹存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做格雷小姐。

她的态度轻松活泼,有着美国女人的一般优点。一见之下,我便衷心自庆,因为我这一次碰到了一个可爱的上司。她看过了我的介绍信,微笑地问我说:“你的名字是怎样发音的?”我反复地说了几遍,她也牙牙学语地说了几遍,可是她总说不好,她皱了皱眉头。

“你就叫我汤姆好吧!格雷小姐。”我急中生智取了个洋名字。她听了大为高兴。于是从这时起,我就是我上司的“汤姆”了。

她告诉我这机关很大。她的上面还有两层上司。不过他们管不着我,因为我是直属于她的。在这简短的小谈话告一结束之后,她说:“汤姆那我们就开始工作吧——你有一个半小时的见习机会。”于是她拿给我一件工作服,要我立刻穿上,又给我笔记簿一本、铅笔一支……她开始带我去见习。

她先给我介绍认识一个眉毛有寸把长的老头子,那是大上司,比她高两级。再介绍我去见一个白脸大汉的二上司,那是她顶头上司。然后她又给我介绍一些迪克、玛丽、拜耳、约翰……我都一一握手,说了声:“好不好?”

其后她便带我到那广阔的读书室,室内有百来个准律师在埋头读判例。她于是慢蹬高跟,小心翼翼地对我附耳私语,要我把我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都一一记入笔记簿。这笔记簿将来就是我的随身法宝。她说要等到我能一一“背诵”她所告诉我的话,那这法宝就可以不要了。

于是她开始解释,我也就开始笔记。她口若悬河,我也走笔如飞;从读书室的东端西端到阁楼的楼上楼下都一一交代过;从地方巡回法院的审判录到最高法院的判例;从亚拉巴马律师公会的档案到怀俄明州的刑庭报告,四十八州一处也没有被轻松地放过。

读书室既竟,她又带我下书库。这书库共有四层,灯光明灭像一艘潜入海底的潜水艇。里面钢架纵横,书籍如山,一人下去,不当心便迷了出路。这儿她也照样逐层详加解释,手划口述如数家珍。什么X教授发明的编号、Y教授发明的分类法,都要我一一分门详细记下。每一层有几十种不同的书号,和躲在书背后捉摸不到的电灯开关都要一一地记入心房。然后她又带我到所谓东厢房、西厢房、AA室、珍藏库、大阁楼、小阁楼、二号阅览室、教授研究室……深堂邃奥,好不炫煞人也么哥!

她说得口干舌燥,我也记得举手无力、耳鸣目眩。我不能再记了,因为再记下去,我的小笔记簿便可以出版成目录学大辞典,装在荷包内也无法清查,但她坚持非记下去不可,所以她仍然不断地做疲劳解释,我不得已只好在我的笔记簿上信手画了些名山大川。

“汤姆,记下了没有?”说着她拿过我的笔记簿翻了翻,又看了看我。

“……哦……哦……”我未及作答。

“你用你自己祖国文字记来是要容易记忆些。”她很肯定地代我解释了她所要知道的问题,使我放下了一颗紧张的心。

她也喘了口气,我看她也疲劳不堪了。于是她一手撑在书架上支持了半个身子又同我谈了些她那在中国传过教的朋友们的故事。未及说到“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她忽然又紧张地看了一下腕表。

作品简介: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

现在回头来看,《海外论坛》除了为五十年代的留学生留下声音之外,还不能否认,它是至今为止留学欧美中国知识分子所办的水准最高、文字最好的杂志之一。也因为办了这个杂志,才逼得唐德刚写了好些上乘文章。他说这些都是五十年代“尘埃”下的“流沙坠简”,我们却毋宁视为那是尘埃中不褪色的珠玉。

作者:唐德刚

标签:唐德刚五十年代的尘埃梅兰芳历史散文随笔文学

五十年代的尘埃》最热门章节:
1昨天的足迹2俄国的苍蝇和皮匠3露娜今年三十岁了4疯院来去5求婚6学跳舞7三妇人8我的女上司9梅兰芳传稿10代序 五十年代的尘埃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