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世界如锦心如梭·毕淑敏文化地理散文_金字塔的祖先

毕淑敏
随笔杂谈
总共11章(已完结

世界如锦心如梭·毕淑敏文化地理散文 精彩片段:

金字塔的祖先

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虽身材略有不同,长相基本是一个轮廓。它们在风沙中蹲踞着,把无数谜团撒向人间。

2000年6月9日《参考消息》转载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第18期报道称,俄罗斯科学家于1999年8月至10月间,在西藏冈仁波齐峰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

我十六岁半到西藏阿里当兵,二十八岁转业回京,十一年在阿里军分区度过。冈底斯山脉的峰峦,伴随着我的青春年华。崇山峻岭中居然隐藏着无数金字塔?我们日夜巡逻,嚼冰咽雪,匍匐旷野,原来都是在金字塔础石之上?无数次眺望雪山银顶,以为那是通往宇宙的天梯,其实不过是人工堆垒的尖峰?

如果这是真的,只有两个解释。一是人类历史有无法想象的辉煌,现刻只是漫长跋涉中的一节碎环。再不就是外星人曾经造访地球,留下足以昭示丰功伟绩的铁证,等待地球人的顿悟……

冈仁波齐峰天生丽质,具有近乎完美的外形。它敦实挺拔,以几乎无可挑剔的线条,组成一个标准的四棱浑圆体,抵向苍穹。山顶冰雪覆盖,分布着众多冰川。南坡冰川多于北坡(这有点奇怪。想象中,应该是北面的冰川更多才对。但冈仁波齐就是这个样子)。巨大的岩石沟槽和下垂的冰带,组成了一个“卍”字符。远古时代,气候比现在寒冷,冈仁波齐一定覆盖着更为繁厚的冰雪,冰川更为粗犷。它白发苍苍气宇轩昂的神圣凛冽之气,当比今日更为森严浩大。

俄罗斯科学家们的发现,并未得到证实。冈仁波齐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形地貌。茫茫地球上,遗留至今的最伟大最古老的人工建筑,是金字塔。金字塔以无可辩驳的神秘和宏大,位居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埃及现有金字塔九十六座,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7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二百三十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测算,十万人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墨西哥有玛雅人的太阳金字塔,修建时间为公元250年。它坐东朝西,基址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6米,共有五层,体积达100万立方米。旁边屹立着月亮金字塔,建筑风格和太阳金字塔一样,只是规模稍小,晚两百年建成。

秘鲁也发现了金字塔,在时间上,是埃及金字塔的孪生姐妹,其辉煌毫不逊色于古埃及金字塔。

欧洲也发现了金字塔群。2006年10月,科学家塞米尔在波斯尼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发现了欧洲的第一个金字塔群。主塔高约220米,比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还高出约三分之一。石块被切割成立方体,被人工打磨过。它是由两千多年前在当地生活的古伊里利亚人建造的,大约修建于公元前600年左右。

我在危地马拉蒂卡尔热带森林中,也看到过很多座古老的金字塔。那时还允许攀爬,我气喘吁吁登到一座70多米的金字塔塔顶(相当于二十层楼),朝四下里一望,丛林中还潜藏着数不清的金字塔,历史都在一千年以上。感觉不仅仅是震撼,而是惊骇。

我还乘坐十一个小时的汽车,探访过伊朗有七千年历史的依兰金字塔。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古老残破。唯一不变的是金字塔的形状,端正明晰,绝不含糊。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资料也很有限,但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金字塔,乃不争之事实。

这些庞然大物,曾耗费无数人力和财富。那时劳动生产力低下加上工具落后,先人们为什么殚精竭虑耗时弥久地建造这个耸立在天地间的石制几何形象?它蕴含着怎样的象征和寄托?金字塔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祭祀祖先用的,有人说是和天文、历法有关,有人说是祭天祭太阳的神坛,有人说是法老或国王的陵墓……不管怎么说,金字塔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要到必须以倾国倾城之力来筑造。

作品简介:

毕淑敏第一本文化地理散文。格陵兰的冰山宽广而晶莹,挪威的瀑布自由而奔放;瑞士的巧克力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埃及的莎草纸凝固着一段逝去的时光;马萨达见证了犹太人宁死不屈的反抗,尼泊尔帕斯帕提纳神庙承载了印度教徒对死亡的思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世界斑斓如锦,而人心,恰如那把梭,串起了它的经线和纬线。不妨跟着毕淑敏来一次鲜活的人文地理阅读,去触摸古人留下的文明密码。

作者:毕淑敏

标签:毕淑敏世界如锦心如梭随笔旅行游记文化地理

世界如锦心如梭·毕淑敏文化地理散文》最热门章节:
1玛雅人和中国人是同一祖先吗2印第安人的龙舌兰3金字塔的祖先4在加德满都直面生死5马萨达永不再陷落6埃及莎草纸7瑞士—巧克力王国8在格陵兰遇见冰山9挪威峡湾—瀑布的天堂10海上最古老的职业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