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_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六章 苏联战场大转折

倪乐雄
世界历史
总共23章(已完结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 精彩片段:

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六章 苏联战场大转折

1.克里米亚战役

1942年春,苏、德双方统帅部都在积极策划下一步的作战。希特勒仍然把注意力盯在高加索的石油上,因为专家们对德国石油储备严重缺乏的判断,使他倍感焦虑,他对手下将领说:“如果我不能得到迈克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就应结束这场战争。”事实上,德国要是夺得高加索的石油,不仅可解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将使苏联的战争机器瘫痪,所以斯大林也对部下说过,为了把战争继续下去,我必须保持高加索油田。最后,希特勒决定1942年夏季的作战目标为占领高加索油田,同时在列宁格勒和克里米亚两个方向上展开攻势。

1943年3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会议上,斯大林判断德军进攻方向仍是莫斯科,决定把战略预备队配制在布良斯克方向上。同时在西南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的要求下,在乌克兰方面实施进攻。5月12日,苏军四个集团军从沃尔昌斯克和巴尔文克沃突出部向哈尔科夫地区德军进攻,并很快突破了德军阵地,向纵深顺利发展。铁木辛哥并没有察觉德军已在这一地区集结重兵,准备向高加索进军。5月17日,形势突变,德军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从斯拉维扬地区出动,保罗斯第6军团在哈尔科夫以南渡过北顿涅茨河,从南、北两个方向,向铁木辛哥部队的突出部根部切入。5月19日,苏军下令撤退,但时机已经错过,退路已被德军封闭。到5月29日会战结束时,苏军除2万多人突围外,参加进攻的第5、第6、第7、第9集团军全军覆没,被俘达20万人,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和另两位集团军司令员战死。苏军损失火炮2026门、坦克1246辆。由于苏军判断不准,贸然进攻,导致西南方面军主力被歼,让德军轻易地打开南翼大门,重获战场主动权。

为消除进军高加索时南侧翼的威胁,1942年5月8日,希特勒命令曼斯坦因的第11军团发起克里米亚战役。曼斯坦因于5月15日攻克刻赤要塞,俘虏苏军17万人,控制了亚速海的出口。7月4日,德军以其高超的野外攻坚战术,克服地形险峻,攻下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要塞——塞瓦斯托波尔,苏军约10万人投降。不久,曼斯坦因的11军团大部调往列宁格勒地区。

2.斯大林格勒会战

按照希特勒1942年4月5日发布的第41号指令,进军高加索分四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德军第2军团和第4装甲军团向顿河上的沃罗涅日突破。第二阶段:第6军团从哈尔科夫以西出击,与第4装甲军团合作,歼灭顿河以西的苏军,第4装甲军团此时应沿顿河向南旋转,包围该地区的苏军。第三阶段:第4装甲军团和第6军团组成“B集团军群”,从东南方向直趋顿河下游,第1装甲军团和第17军团组成“A集团军群”,向东北推进,越过顿涅茨河下游,两个集团军群将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包围主力,打一场类似基辅会战型的歼灭战。第四阶段:在斯大林格勒至沃罗涅日的顿河沿岸,布置一道警戒线后,主力南下攻占高加索。

1942年6月28日,挟哈尔科夫胜利之威,霍斯第4装甲军团、魏克斯第2军团,从库尔斯克地区向沃罗涅日发起进攻,7月6日占领该城大部后,转向东南,沿顿河大河湾扫荡溃败的苏军。6月30日,保罗斯第6军团从比尔果罗德和弗尔加斯克之间迅速跃出,向东进攻。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从依兹门和库普洋斯克之间出动,强渡北顿涅茨河,到达本特科夫之后折向南方,锋芒直指进入高加索的咽喉罗斯托夫。

苏军驻守沃罗涅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指挥不当,没有及时用强大的第5坦克集团军冲击霍斯后方,霍斯已夺得战场主动权。这时,苏军作战已变得灵活,不再一味死守,而是作有计划的撤退,在顿河对岸重组防线。

7月10日,德军按原定计划将“南方集团军群”分成A、B两个集团军群:李斯特为“A集团军群”司令,目标为高加索的格罗兹尼、巴库油田,波克为“B集团军群”司令。7月13日,波克因行动迟缓被希特勒免职,魏克斯接过其指挥权。苏军此时也为指挥方便,将布良斯克方面军一分为二,建立沃罗涅日方面军,瓦杜丁任司令,罗柯索夫斯基任新成立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原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因指挥失当被撤职。

7月17日,希特勒命令霍斯第4装甲军团掉头南下,协助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强渡顿河,丧失了与保罗斯第6军团一起兵不血刃拿下斯大林格勒的良机。第6军团现在孤掌难鸣,而克莱斯特本不用别人帮忙,霍斯的前来反占用了其行军道路,造成极大混乱。7月30日,希特勒思路又变,认为夺取高加索油田取决于斯大林格勒的占领,遂又令霍斯第4装甲军团调头北上,重新转入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就在霍斯军团来回瞎折腾之际,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战线迅速得到加强。8月9日,霍斯被阻于斯大林格勒东南方向,被迫取守势。而这时,北面的第6军团又发动了强大攻势,8月19日,肃清斯大林格勒外围,进逼该城市区。8月23日,德军从城市北面抵达伏尔加河畔,割断苏军62集团军同主力的联系,9月10日,崔可夫将军接任苏军62集团军司令员,负责死守该城。

20世纪初叶,斯大林格勒被称做沙皇城,是一个人口不过5万的小城,但作为石油、粮食、木材、羊毛、盐、鱼的交易中心已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更早的时候,这座位于卡莫克大草原与顿河交界的古城,也是对抗亚洲游牧部落骑士的欧洲防线的始点。1918年斯大林曾在此抵抗白匪高尔察克哥萨克骑兵的进攻,并获得胜利。当时叫察里津,为表纪念,更名为斯大林格勒,但今天,它的威胁却来自西面的日耳曼人。它扼伏尔加河之要津,这条古老的运河现在已成为战时南北运输的大动脉,高加索的汽油就靠它通过航运,源源供给各个战场的苏军。因此,斯大林格勒被形象地喻为“伏尔加河的钥匙”。

到1942年9月15日为止,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前线的态势是:从沃罗涅日到斯大林格勒,沿顿河河岸一字排开的是德军的第2军团、匈牙利第2军团、意大利第8军团、罗马尼亚第3军团、德军第6军团,在该城南面又紧挨着罗马尼亚第4军团。哈尔德和保罗斯都担心附庸国军队防守的左翼顿河防线上潜伏着危机,但希特勒不以为然,反认为哈尔德意志消沉,于9月24日将他免职,让资历低下的蔡茨勒出任参谋总长。苏军方面,从沃罗涅日到斯大林格勒沿顿河一线,展开的是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7月起,苏军已在中亚地区秘密组建战略预备队。9月初,斯大林委托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人筹划在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计划。当斯大林格勒城正酣战未休之际,这些已完成训练和装备良好的庞大战略预备军团,正源源开往顿河、伏尔加河前线,这一切都为德国情报部门所获知,但希特勒却根本不予相信。

9月15日到11月19日,德军为夺取斯大林格勒,夜以继日地猛攻,苏军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为固守伏尔加河左岸几小块阵地,拼死以战。每一条街、每一堵墙、每一幢房屋、每一层楼面,都反反复复地来回冲杀了无数个回合,仍然不见分晓。起初德军以步兵集团冲锋,不见效果,继而以大炮、飞机轰炸,将城市炸成废墟,这样反倒对防守的一方有利,凭借废墟,苏军进行了有效的抵抗。

作品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什么只经过了短短二十年的和平,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二战之后,世界并不太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性动荡此起彼伏,不时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纷乱的世界格局,我们该如何应对?

著名军事学者倪乐雄独辣点评、翔实论述,为你拨开世界的战争迷雾,让你看懂整个世界的风起云涌。

回首战争,珍爱和平!那些以武止戈的杰出将帅,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那些反侵略的无名士兵,他们的事业值得我们尊重;而那些战争背后的真相,更值得我们辨析。

作者:倪乐雄

标签:倪乐雄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历史世界大战军事外交战争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最热门章节:
1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二章 轴心国投降2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一章 亚太战场的大反攻3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章 德国法西斯的败亡4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九章 盟军肃清北非5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八章 魂归大西洋6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七章 血战太平洋7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六章 苏联战场大转折8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五章 亚太战场9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四章 入侵苏联10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三章 北非的激烈厮杀
更多『世界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