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们可以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但做不到在这么近距离上大范围的排除雷场。

为了迷惑敌人和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我们在自己的阵地正面搞了不少增加防御的动作。

比如我们的阵地上布置了一些铁丝网之类的障碍物。

尽管到了第二天就被美军的炮火清除干净。

再比如我们在自己的阵地上布置了一些雷区,当然,这些地雷是从美军的雷区里挖出来的。

老话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我们阵地正面加强防御,是明修栈道。

而现在我们潜伏的位置,就算是陈仓。

傍晚时分,山谷里起了大风。

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便簌簌落了下来。

这场雨是我们等了近半个月的机会!

雨点啪啪啪落下来的时候,正在潜伏的我们,这才心里一松。

天时来了!

一开始只是豆大的雨点,很快,这些雨点连成一片。

转瞬间,大雨如瓢泼一般。

地上几乎是在顷刻间,就积上了一个个小水池。

干涸的土地,变成了泥塘。

伴随着骤雨,天上闪过几道白光,紧接着雷霆万钧。

电闪雷鸣之下,天也彻底黑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我军阵地后方五六公里之外的一片丘陵山区。

一大群穿着志愿军军装的人正在忙碌着。

他们从坑道和树林中,推出来一个个罩着帆布的大家伙。

这些大家伙被推进射击阵位,然后被揭开炮衣,露出粗壮的炮管。

只是,和美军那样一个独立炮兵营单独占据一整片地区作为炮兵阵地不同。

志愿军的炮兵大都分散着,看起来一个阵地上可能只有一两门火炮。

可是,在广大的一片区域内,突然间便冒出来了数十个这样的阵地。

骤雨便是信号,炮兵进入阵地!

每一门大炮都要有好几个战士操作,炮管被慢慢抬起,斜斜地对准南边的天空。

由于是分散炮位,所以每一门大炮的射击诸元都是单独计算的。

很快,进攻时间被彻底确认下来。

和以往我们经历过的大多数战斗都不一样,这一次战斗,一开始并没有准确的进攻发起时间!

炮兵等雨,我们等待炮兵!

傍晚七点三十八分,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突然,在广大的区域内,志愿军的炮兵阵地,几十门各型火炮,同时开火!

此时此刻,在前沿潜伏的我们此时还在大雨中等待着。

但在片刻之后,无数炮弹,落在了我们的前方!

听说这一次,掩护我们进行进攻的,足足有一整个炮兵团!

战斗,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帷幕。

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炮袭,其实当中藏着玄机。

105毫米的榴弹炮和122毫米的榴弹炮,对我们已经标定的敌人的碉堡和暗堡,进行了重点照顾。

稍小口径的76.2毫米野炮打在我们眼前,那里是美军阵地前沿最后一小片雷区。

这一次,不用工兵再冒着敌人的炮火排雷,更不用工兵再用自己的身体滚雷。

这一次,我们用炮火排雷。

徐进弹幕开始向前延伸,沿途的地雷都被炮火引爆,一条大路展现出来。

延伸向后的炮火,逐渐和大口径榴弹炮的弹幕汇合在一起。

眼前的美军阵地,连同阵地前三五十米内的防御雷区,都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短时间内,我们炮兵的火力密度达到了一个巅峰。

甚至比起平日里美军的炮火,也丝毫不逊色!

当炮火以徐进弹幕开始敌人纵深延伸的时候,一声尖锐的哨声响起。

这个时候,我们动了!

徐进弹幕像耙犁似的,开始向敌人阵地的纵深犁去。

沿途一切障碍,都被摧枯拉朽。

火光之下,浅壕被炸成丑陋的弹坑,沙袋被高高掀起,雷场变成通途,暗堡轰然塌陷。

就连以前我们认为最难啃的骨头的钢筋混凝土碉堡,也在好几发122毫米榴弹炮的同时猛烈轰击下,变成废墟。

尖锐的哨声响起。

进攻开始!

最前面的数十道身影,一跃而起,在未尽的硝烟中,向着敌人阵地的前沿冲了上去!

在他们的后面,是更多的身影。

以班为单位,以战斗小组为单位,发起进攻!

大雨磅礴,哗啦啦地雨声完全盖住了纷乱的脚步。

刚刚被炮火翻过的土地,迅速变得泥泞。

胶鞋踩在泥地上,很湿滑,跑两步就要滑倒摔一跤。

而且很快,鞋子就变得很沉重,上面裹满了泥巴。

炮火将黑夜染红,爆炸声中还夹杂着炮弹划破空气的尖啸声。

同一时间,在我们的侧翼,友军部队也对英军阵地突然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英军的战斗手册中,步兵的进攻线要在炮火覆盖线的二百米之外。这样的距离,才能够保证己方步兵不会被炮火误伤。

而美军最精锐的部队可以将这个距离缩短到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不要小看这五十多米,它大大提升了步兵发起进攻的速度。

在攻坚战斗中,速度就是生命!

进攻距离越短,步兵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时间就越短,伤亡也就越小!

一百五十米的距离,步兵发起冲锋,仅仅只需要半分钟的时间。

而对于我们来说,半分钟的时间也太过于长久,必须再一次进行压缩!

毕竟美军的机枪可不是吃干饭的!

对面的美军一个步兵班就有两支勃朗宁自动步枪,步兵排有7。62毫米重机枪和无后座炮,连级别还装备了大量的12。7毫米的重机枪。

半分钟的时间,在平时并不觉得什么。但是在攻坚这种硬仗中,每一秒带代表了无数可能!

进攻距离每多出十米,都要增加更多的伤亡!

攻坚作战,对全世界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

而没有装甲部队掩护,仅仅凭借步兵的攻坚,更是困难。

我们没有美军那样的装甲部队掩护进攻,便只能尽可能缩短发起进攻的距离!

我们埋伏在距离美军阵地前沿仅仅几十米的地方,刚才的炮火,几乎就是落在我们眼前。

哨声刚刚响起,魏喜春排长就带着担任突击队的二排,突进了敌人的阵地前沿。

多个三人小组,已经跃过了美军第一线的战壕。

平日里看起来并不算陡峭的山坡,这时候也显得很是陡峭。

湿滑的泥土难以着力,上两步就要滑下来半步。

但他们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向纵深突击。

机枪组将苏制转盘机枪架在美军战壕的边缘,向美军阵地上刚刚反应过来而仓皇应对的美军开火射击。

轻机枪靠前布置,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力。

一个光着膀子,刚刚从工事中着急忙慌钻出来的美国兵,还没来得及戴上头盔,脑袋上就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窟窿。

几个反应迅速的美国兵,企图开枪还击,但很快就被二排的轻机枪死死压制。

二排超过十个战斗小组,在两挺轻机枪的掩护下,很快就突破了外围阵地,开始向美军阵地的核心猛冲。

同时,一连也从另一个方向发起了进攻。

我带着三班,以及身后的整个一排,作为第二梯队,跟在二排的后面,冲上了美军坚守的山头。

我们要将二排撕扯开的缺口扩大,外围阵地上残存的敌人,以及那些藏在工事掩体中来不及出来的美军士兵,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无法忘记的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6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正友无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无法忘记的战争第6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