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了笑不说话,倒是后来出来的陈楚生有些不太好意思,坦诚说道:“我比小葛班长灵活,他比我手稳。”
我说:“没什么,玩两下而已,大家各有长短。”
我们谁也没说输赢的结果,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楚生再没有跟我闹过什么矛盾,也不再跟我挑事。而且我们俩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许多。
拼刺训练,在我看来,仅仅只是提升士气、缓解训练枯燥的一个方法。不能说拼刺刀不重要,但是冷兵器作战已经不是主流的战争方式。
志愿军也已经不再是我们当初1950年10月底刚刚入朝的那个样子,从单兵装备到师团火力,都上了好几个台阶。尤其是一些部队全面换装了苏械,有的部队则将缴获的美械集中起来,给主力部队换装。
以前和敌人拼刺刀,那是我们的装备太差,冲锋枪数量少,火炮数量更少。而现在,主力部队的一个步兵班可以装备两挺冲锋枪,大多数的时候并不需要战士们再去拼刺刀。
再说,被我们称作‘飞雷’的苏制反坦克手榴弹,威力极大,一炸一大片,不比刺刀厉害?
刺刀见红的战斗精神,是我们这支军队不可缺少的精神。但是能用火力解决的事情,我也绝不会再让战士们端着刺刀和敌人的机枪拼命。
我要求三班的每一个战士,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都要敢于拼刺刀,也要会拼刺刀。但是同时,我也告诉他们,不要当傻子,能不拼刺刀,能用枪和手榴弹解决的敌人,坚决不许拼刺刀!
不拼刺刀,那重点训练什么呢?
这个答案最初的时候让很多人都不明所以,训练匍匐前进!
于是,新兵连的训练场上,出现了颇具对比性的一幕。
训练场一角的小山上,二排声势浩大的训练进攻,各种战术协同和班组跃进。
而在小山头的不远处,三班的战士们却趴在地上不停地匍匐前进。
匍匐前进,是最基本的战术动作。
不管哪个国家的陆军,都要训练匍匐前进。
其中,匍匐前进又分为高姿匍匐和低姿匍匐。
高姿匍匐是跪着往前爬,一般是在浅壕中移动的时候能够用到。
而我让三班的新兵们每天增加训练力度的,是低姿匍匐。
除了新兵连正常的那些训练科目,我要求三班的每一个人每天要低姿匍匐练习至少2公里。
训练场上的铁丝网区域长度是标准的50米,一个来回就是100米,所以三班的每个新兵,每天都要比别的班多爬20圈!
2公里,如果是走路或者跑步,那么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但是这可是低姿匍匐,想要完成可没那么容易。
不仅低姿,我甚至还给三班制定了自己的标准。
我要求每个人低姿匍匐的通过标准,要比新兵连训练场标准的铁丝网再低三公分!而且通过的时候,坚决不许碰到铁丝网!
不要小看这三公分,最开始的时候,三班的这几个新兵们被折腾得苦不堪言。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低姿匍匐通过铁丝网是需要一定训练和技巧的。即便是标准高度的铁丝网,在通过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碰到,更别说再低三公分的了。
而且,低姿匍匐主要是靠手肘和膝盖,在坚硬的地面上使力。爬上几十米上百米可能不觉得什么,但是多爬几圈,手肘和膝盖的地方都会被磨得生疼!
一天加两公里,没过几天,三班人的膝盖和手肘位置,就都打了好几层补丁。蒋胜志胳膊肘的棉衣甚至被磨穿,搞得血肉模糊的。
但这还不算完,在三班的新兵们可以不碰铁丝网通过之后,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不要求你们速度快,这个训练科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快速通过。但是我要求你们必须要做到毫无声息!”
毫无声息,这才是这个项目训练的重点。
要知道,一个步兵战士,身上都携带着很多东西,步枪、子丨弹丨、手榴弹、水壶、武装带等等等等。如果是爆破手,还要携带爆破筒或者丨炸丨药包。这些东西在运动的时候,会相互碰撞和摩擦。
即便是轻声走路,都很难保证不发出任何声响,而我的要求却是低姿匍匐通过铁丝网,并且不发出任何声响!
我提出这几个要求的时候,三班的这几个新兵哀嚎连天,就连邓杨和陈楚生这两个老兵都觉得难以完成。
于是,我在三班9名战士的面前,亲身做了两次示范。
四肢完全贴紧地面,将步枪抓在手里,枪口微微向上抬,侧着脑袋,两个膝盖和两个手肘同时用力,很轻巧地就从几十米的铁丝网下面通过。在这当中,尽管我是全副武装,甚至还背了两个水壶和两条子丨弹丨带,但是却一点多余的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这个姿势和普通的低姿侧身匍匐是不一样的,比侧身匍匐慢,但是姿势要比寻常的低姿侧身匍匐还要低很多。从侧面看上去,我整个身体已经全部贴紧地面,就好像是一只灵活的壁虎一样。
三班的新兵们看得啧啧称奇,但我自己却知道,入朝的这些战斗部队,但凡是跟敌人打过几个月以上的,都能抓出大把大把可以完成的老兵。
和‘进攻的时候不能喊’一样,这并不是什么神乎其神的绝技,只是针对不同敌人的不同战术而已。
我并没有直接跟三班的新兵们讲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让他们必须做到,并且将这种低姿匍匐形成肌肉记忆,刻到骨头里去!
示范了两遍,然后又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我就开始让新兵们试着练。
这低姿匍匐是需要技巧的,新兵们一开始自然是失误百出。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很耐心地给新兵们讲解注意事项。可奇了怪的是,不管我说多少次,这些新兵总是记不住,训练效果很不理想。
比如说,我刚给陈嘉说,爬的时候不能撅屁股,隔不了几分钟,他的屁股就要碰到铁丝网;我这边给邓杨说,要更多依赖膝盖和手肘的力量,他转眼间就能忘了。
仅仅两天之后,我就没了耐心。
没耐心的表现,就是开始骂人。
“陈嘉,你他娘屁股撅那么高,咋啦?裆下面有蛇咬你?”
“蒋胜志,脑袋他妈侧过去,你以为你那张烂脸长得很俊?”
有时候,骂不管用,我还会踹两脚。
几个新兵渐渐开始对我怕得要死,我在跟前的时候,他们便有些噤若寒蝉。就连邓杨和陈楚生这两个老兵,我也丝毫不给他们面子,该骂一样骂!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在训练中变得更加认真。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一点点小的失误,就要被班长骂!
并且,三班这个小集体开始变得异常团结。他们在训练的时候总是比其他班排更加积极,而且每次训练完了之后三班的所有人都会聚在一起相互点评。谁做得好,谁哪里出了错,下次应该怎样改正,这样才能不挨班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