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美军顽强,而南朝鲜军容易溃败已经是一件很寻常的认识。只要从南朝鲜军和美军这里下手,一般第一时间南朝鲜军就会被击溃,就算美军继续坚守,也会面临侧翼暴露的危险。所以美军还是会在防线被突破之后,就选择向后撤离。

而且经过第四次战役之后的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军,对于志愿军的恐惧心里已经消失。在面对我军铺天盖地的进攻的时候,仍旧能够坚守,不再是以前那样因为害怕一哄而散。我们保护野战医院向前推进的时候,同时也收治了很多伤员。从这些伤员口中,我们听到了很多敌人根本不害怕的事情。

以前我军进攻的时候,总是抵近向敌人投掷大量的手榴弹。然后敌人就会因为害怕手榴弹雨而害怕,从而溃退。但是这一次,野战医院收治的很多伤员,却是在进攻时候投掷手榴弹,但是手榴弹又再一次被敌人给扔回来而受伤的。不仅仅是手榴弹,野战医院还有几个爆破组的战士,向敌人的工事里扔爆破筒,却又被敌人将爆破筒扔回来,结果被炸伤。

第三兵团在进攻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前期的进攻并不顺利。进攻部队遭到了敌人顽强的阻击,甚至第29师的进攻还一度遭到了美军的反击,好几处阵地一度失守。29师的部队立即组织反击之后,才重新夺回。

总的来说,声势浩大的第五次战役在最初阶段,虽然推进迅速,也确确实实打得敌人撤退。但是也暴露出来我们很难在包围敌人之后再完成歼灭的巨大问题!这一问题尤其出现在围歼美军部队的时候!

但这一次的进攻也并非没有闪光点,发生在雪马里的战斗情况,很快就在我们二线的各个部队之间传了起来。

1951年4月23日凌晨,朝鲜战场西线,三八线附近,临津江畔。

志愿军22日傍晚开始的进攻声势浩大,很快就扫清了整个临津江北岸的联合国军阵地。不过渡江战斗和平常战斗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对岸就有敌人防御严密的江滩阵地。

朝鲜多山地的地形,让车辆难以通行,步兵战斗和炮战是最基本的战斗形式。而在这种多山地的条件下,很多重装备都没法运输到位。

三八线附近的几条江,就成了一道道天然防线。只要打过仗的人,谁都知道半渡而击的道理。所以不管对于我们还是敌人来说,江河两岸就成了重点布防和布置重兵的地方。

临津江就是这样一条江,在三八线以北的地方,这条江都是从北向南流淌的。而到了三八线附近,临津江突然转向,变成了自东向西南,一直流入大海。

这一段的临津江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并且江水的南北两岸都是多山地形,所以联合国军对于这里也是比较重视的。

江南边的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军骑兵1师、陆军25步兵师、南朝鲜军1师、英军29旅,还有土耳其旅。这些联合国军部队沿着临津江的江滩和距离江滩不远的山上,修筑了大量的堑壕、明暗碉堡、铁丝网和雷区。从北岸看过去,对岸的山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工事群。

临津江原本并不算宽,在冬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这条江都是结冻的状态。想要过江,非常方便,甚至在最冷的几个月,可以直接开卡车从冰冻的江面上通过。

但是现在,已经是四月底,即将进入五月的夏季。平日的气温都有十几二十度,江水早就解了冻。联合国军倒是在临津江上搭设了几座浮桥,但是这些浮桥都牢牢掌握在他们手里。联合国军撤退和进攻的时候可以走浮桥,而一旦志愿军想要攻占浮桥,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将之炸毁。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扫除江北岸的联合国军之后,紧接着就要趁胜追击渡过临津江。所以,缺乏浮渡器材和专业架桥部队的志愿军,就只能就地取材。

一部分部队临时砍伐树木,但已经没有时间制作筏子。有的部队就直接利用手头上一切能够在水里漂浮起来的东西。

在渡江之前,志愿军第19兵团集中了近千门大小口径的火炮,趁着夜色猛轰临津江南岸的联合国军阵地。

为了保证渡江的顺利,19兵团算得上是拿出了所有能够被称之为炮的家伙事儿。就连步兵连配属的60毫米迫击炮都算在内,一齐对江对岸的目标进行炮击。要不是因为够不着,志愿军甚至想把手榴弹和丨炸丨药包直接扔到江对岸。

而联合国军遭到志愿军的猛烈炮击之后,也动用了大量的火炮进行反击。从场面上来看,联合国军能够动用的炮兵规模更加庞大,大口径榴弹炮的数量也更多。所以,联合国军的炮火最起码已经在声势上远远超过了志愿军部队。

不过,联合国军的炮兵是仓促反击,在一团混乱中根本就搞不清楚中国军队到底在哪里。而且志愿军这边的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都是分散配置,打完几轮炮之后,就会立马转移到备用阵地继续射击。于是,联合国军也只能以重炮到处乱打,不管打中还是打不中,总不能被动挨打不还手么。

而志愿军这边,在渡江战斗之前,就已经提前侦察并且标定好了联合国军的所有阵地和主要的火力配属。所以志愿军的炮火从一开始就非常有条不紊,并且目标明确。

在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的炮战之后,临津江以南的联合国军阵地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由于事先的情报工作准备上,我们要比敌人更加充分,所以在第一波的炮战中,就将敌人大部分的防御阵地摧毁。

敌人辛辛苦苦构筑的反步兵壕沟、铁丝网、地雷区、战壕、机枪工事,在志愿军猛烈的炮火准备中基本都被摧毁。

我军完成炮火准备,炮兵的火力覆盖开始向后延伸的时候。敌人的炮兵,还在对着江北岸进行猛烈炮击。夜色之下,白天湛蓝湛蓝的江水此刻也是一团漆黑,并且被炮火映照得忽明忽暗。

这个时候,19兵团3个军的十万将士,已经沿着几十公里长的临津江,展开了大规模的渡江战斗。

南方兵,会水的战士打头阵,直接携带着临时制作的梯子开始游泳过江。而第一梯队后面,是北方不会水的战士,三两成群,甚至一个人。他们利用砍伐的木头、部队里的木桶、甚至是门板,一点一点划水过江。

这样的过江方式在短时间里,就遍布了几十公里长的整个江面。也好在临津江并不宽,所以这样还能够渡江。如果放在国内,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或者是四川云贵湍急的江水,这样的方式根本不可能让大部队完成渡江。

几百米宽的江面并没有阻挡住志愿军的脚步,三十分钟不到,第一梯队的战士就将梯子架在了江南岸的江滩上。随后的一个小时,十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冒着联合国军的枪林弹雨,强行渡过了临津江。

由于渡江前炮火准备的充分,刚刚渡江的志愿军战士很快就摸到了联合国军的阵地跟前。

无法忘记的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3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正友无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无法忘记的战争第3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