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接近凌晨的时候悄然开始,敌人的两个明哨和一个暗哨被我们悄悄摸掉,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冬天的凌晨是人睡得最熟的时候,也是警惕性最差的时候。选择在凌晨展开进攻,就是趁着敌人警惕性最差的时候。
解决敌人的哨兵花了我们很大的力气,两个明哨不难对付,但是为了找到敌人隐藏在暗处的暗哨,我们等了很久。敌人的暗哨藏在一棵大树上,四个小时才换一班岗。冰天雪地的,四个小时已经很难熬了,时间再久的话,他们也害怕被冻死在哨位上。毕竟在树上一直被寒风吹着,人体失温很快。
不过我们更加有耐心,在他们暗哨换完岗两个半小时候,才开始行动。先上树解决掉了暗哨,然后将两个明哨抓了舌头。敌人哨兵也是硬点子,被我们抓到的时候甚至想拉响身上的手雷和我们同归于尽,但被臭不要脸的死死抓住了拿着手雷的手,然后赵德树一巴掌就把敌人哨兵给拍晕了过去。另一个哨兵倒是识趣,交代了我们需要知道的信息,然后也被敲晕了过去。
凌晨五点,正是寒意正浓时候,我们悄悄潜入到敌人藏身的山洞口。这里的山洞并不小,其实容纳十几个人绰绰有余,但是敌人很谨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分成了两个山洞藏身。
排长和一班守住较小的山洞洞口,然后带着我们悄悄钻进了那个较大的山洞。山洞里漆黑一片,这帮特务害怕被我军发现也害怕被天上的美军飞机误认为是目标,所以并没有生火。臭不要脸的和崔岩拿着冲锋枪在最前面当排头兵,如果敌人发觉,那么两挺冲锋枪组成的密集火力,以及巨大弹容量的弹鼓可以将敌人死死压制住。苏制波波沙冲锋枪的火力,还是很值得信任的,尤其是七十一发的大弹鼓,足以在巷战和这样的洞穴中将任何敌人打成筛子。臭不要脸的和崔岩后面是我和师傅,而小吴、李抗日、李潇、赵德树和张茂才并没有进来,他们用机枪封锁洞口。山洞并不宽敞,容不下那么多人。
这个山洞里有六个敌人,都睡得很沉,我们在他们睡梦中就用刺刀结果了他们的性命。他们虽然没有在山洞里生火,但是每个人都有鸭绒睡袋和毛毯,这可让我们太羡慕了。不过现在,这些鸭绒睡袋和毛毯都已经属于我们。这些敌人手上沾满了我们战友的鲜血,而我们也并不打算留下活口。他们是特务,所以即便投降也并不是战俘,更不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甚至南朝鲜方面也不会承认他们的存在,因为特务在北边袭击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后勤人员,甚至还包括一些帮助我军的平民。
在第一个山洞中,我们很容易就解决了里面所有的敌人。我们成功之后向排长他们发出了信号,然后排长这才带着人准备进第二个山洞。但是正当他们准备进入第二个山洞的时候,南边却突然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其实那并不是打雷,而是爆炸,炮火和空袭的爆炸声音,距离挺远,几乎远到天边。
但是,我们却能很清楚的听到一阵阵如同打雷一般都声音。东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南边的天空却被染成了红色。这一幕我们不算陌生,这是敌人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情景。上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就是美军发起大规模反扑的时候,紧接着我们就被调往前沿阵地。
前段时间的战斗,我们和美军打得有胜有负,但兵力不足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秘密。我军主动脱离接触后,美军发起再一次进攻已经是铁定的事实。但谁也没想到,这连一周的时间都没到,美军就发起了新一轮的全线进攻。
我军已经主动和美军脱离接触,事实上如果美军不向北进攻,根本不可能和我们发生大规模的交火。可现在南边的天都打红了,明显是大量燃烧弹和炮火在开路。也就是说,美军不仅发起了进攻,而且和我军已经在激烈交火。
本来就算是美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我们也不害怕。志司已经下了层层阻击、运动防御的指示,对于美军再一次发起进攻本来就有预案和准备。但是,美军的进攻不早不晚,就发生在一班的战友就要钻进山洞的时候。
这一通打雷一般都炮响,直接将山洞里的五个敌人惊醒。山洞里的敌人似乎是想钻出来看个究竟,刚走到洞口就发现准备钻进洞里的一班战友。双方随即展开对射,一班一个战友距离洞口很近,突然发现敌人钻出来吓了一跳。敌人向他射击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躲避,但身边的另一个老兵眼疾手快,赶忙冲上去将他扑倒。
一阵枪响,战友倒是没事,可那个扑上去救人的老兵却后心中弹不省人事。
敌人的火力很凶猛,他们冲出山洞向一班射击。而一班的战友根本没想到敌人会被惊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没有继续伤亡,但是一时间竟然被压制。
这一幕被刚结束第一处山洞战斗的我们看到,赵德树当即抱着轻机枪立姿就开始射击。机枪的射击让敌人有些惊慌,他们在洞口丢下一具尸体后,缩回了山洞里。
之后一般也迅速反应过来,两个小组散开将山洞的洞口给围死了。但山洞里的敌人已经被惊动,并且拼命向外射击,我们几次企图攻入山洞但都没成功。
那个受伤的老兵没有大碍,子丨弹丨从后面打在了肩胛骨下面,伤得不轻,但是不致命。
敌人发现被我们包围之后,也曾尝试冲出山洞,但都被我们揍了回去。一时间,我们进不去,他们出不来,场面成了对峙。
南边看情况战斗打得如火如荼,我们担心连里会接到战斗任务,就决定速战速决。
两挺轻机枪和冲锋枪封锁山洞的洞口,另一个战友背着大铁皮罐子从洞口的死角摸了上去。山洞里的敌人似乎知道被机枪封锁对他们很不利,也是竭力想要突围出来,但都被赵德树的机枪压了回去。
臭不要脸的直接将手榴弹扔到山洞的洞口,我们这么多人要是还能让敌人跑出来,那这仗就不用再打了。
很快,背着大铁皮罐子的战友摸到了距离山洞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这具喷火器是连里在442高地战的收尾战斗中,从敌人卡车里缴获来的。三次战役后,南朝鲜军从美军哪里接收了大批武器装备,其中就有这种M2型喷火器。
喷火器这种武器,要往上数的话,历史很悠久。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火攻。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不同时期的历史文明也都有过使用喷射火油的武器存在。有大型守城和攻城用的,也有海战用的,大都是比较大型的机械装置,很笨重。
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单兵喷火器诞生于一战前后,德国人在武器研发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和奇思妙想。用压缩气体作为火油喷出的动力,可以将喷火装置的射程和威力成倍提高。但即便如此,喷火器仍然是一种近战武器,射程基本在二三十米这个距离,最远不过五六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