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临安降:残阳如血浴江南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八月,忽必烈派出伯颜率军增援阿术。本来,忽必烈把伯颜和汉人史天泽同拜为中书左丞相,统领荆湖行省。史天泽汉人,深知韬晦之策,又怕元军“号令不一”,上表请示忽必烈应该专任伯颜。于是,忽必烈下诏以伯颜“领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所属并听节制”。

陛辞时,忽必烈对伯颜说:“古之善取江南者,惟曹彬一人。汝不嗜杀,是吾曹彬也。”这位“不嗜杀”的伯颜,不仅率军灭掉了南宋,也使血雨腥风笼罩了江南地区,终究没有做成“曹彬”。

其实,元据襄阳后,忽必烈当时有暂停休兵之意。阿里海涯进言:“荆、襄自古用武之地,汉水上流已为大元所有,顺流长驱,必可平灭宋国。”阿术也上奏:“臣率军掠地攻城于江淮之间,观宋兵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今若不取,是违天时也。”由此,忽必烈才下定决心,复遣伯颜提10万生力军大举南侵。

元帅伯颜军事天分很高。1273年10月,元军在襄阳会师后,他把元军分为两道:伯颜本人与阿术从襄阳入汉水济江,命南宋降将吕文焕统水军为先锋;博罗懽从东道直趋扬州,以南宋降将刘整统骑兵为先锋。所以,二道先锋,皆是熟知地理地形的汉人卖国贼。

伯颜把自统大军分为三路:派唆都领一军由枣阳趋司空山;派翟招讨将一军自老鸦山趋荆南;而伯颜与阿术两人率一部主力统领张弘范等军水陆并进,直杀郢州。

元军势盛,旌旗延袤,前后数百里。

当时,屯兵郢州拒元的是宋将张世杰。郢州在汉水北,新郢城在汉水南,二城之势,颇似襄阳与樊城。二城城墙皆以石砌,牢固坚实。同时,宋军又在水中树立木桩,遍亘铁锁,战舰密布,两岸弩炮林立,严阵以待。

元军袭城,自然不能得手。张弘范以乡曲、同族之义劝降,均为张世杰严拒。

元军踌躇不前之际,倒是一个被元军抓来充当役夫的汉人献计:“宋军沾汉九郡的精锐部队和防具,均集中在二郢之地,如果由水路进攻,骑兵不能护岸,很可能被宋军打败。不如舍郢州不取,先夺下流的黄家湾堡。此堡西面有一大沟,南通藤湖,可从其中拖船入湖,再行三里水路,即可使舟师入江。”

吕文焕是刚刚降附的汉将,听后深以为是。元朝诸将以勇武斗胜为先,嚷嚷不服:“郢城乃咽喉要地,如不攻取,日后我大军还归,岂不成为心腹大患!”

吵嚷多时,最后还是伯颜拍板:“用兵缓急,我深知晓。大军倾力而出,岂只为争一城一州之地!”他下令诸军舍郢州不攻,顺流而下,派一支军队直扑黄家湾堡,果然一战即攻拔。

此举聪明,倘若元军在郢州坚城下持久消耗,帅老兵疲,很难保日后会有大作为。

伯颜行军有法,大军开拔,他仅与阿术率百余骑殿后。南宋郢州副都统赵文义率精骑2000人追击,殊不料反遭早有准备的元军迎击。力战多时,宋军被杀500余人,赵文义在交战中也被擒,为伯颜亲手杀掉。可见,宋军的战斗力,真是十仅当一。当然,此种记载也是《元史•伯颜传》里为伯颜脸上贴金,似乎是100名元兵能敌宋军2000人,凸显伯颜“神勇”。真实情况是,伯颜佯以少数兵力殿后,埋伏大队人马,突然掉头迎击宋军,出其不意,故而大胜。

此后,元军旗开得胜,连下沙洋和新城(二地均在今湖北钟祥以南)。

刚到沙洋,伯颜派降卒持黄榜入沙洋堡,向宋朝守将王虎臣、王大用招降。

二王忠勇,斩俘焚榜。伯颜大怒,趁着大风天,向沙洋猛掷“金沙砲”,即一种使用火药弹的抛石机,焚毁了沙洋的防御工事。元军登城击杀,王虎臣、王大用苦战被擒,士卒多战死,城陷。而后,元军屠城,在沙洋堡大开杀戒,鸡犬不留。

接着,元军立刻南行五里,直杀新城。汉奸吕文焕一马当先,派元兵把上万血淋淋的人头堆在城堡前,遣人喊话向宋朝守将边居谊喊降。边居谊表示:“我想和吕参政(吕文焕)面谈。”吕文焕以为边将军要向自己投降,兴奋得驰马奔至垒下,结果伏弩齐发,一支大箭正中吕文焕右臂,其座下马也被登时射死。如非元军力救,吕文焕几不得免。

也甭说,汉奸吕文焕堆人头搞心理战的计谋真管用,新城堡远不如沙洋坚厚,不少宋军将校纷纷缒城降元。边居谊一面拦截逃跑兵士,一面指挥守城。

气急败坏之下,吕文焕指挥元兵攻城,边居谊亲自在城上掷火迎敌,毕竟寡不敌众,元兵蚁附登城,新城堡被陷。见事不成,边居谊拔剑自刎,当时不死,猛将军嗔目高呼,赴火自杀。其属下3000余人力战至最后一刻,皆为国殉难。

伯颜闻知后,心壮其勇,亲至边将军被烧焦的尸体前观瞻。可见,义士豪胆,连敌酋也不得不佩服。

伯颜元军降复州(湖北沔阳)后,在蔡店(武汉汉阳)以西大会诸将,刻期准备渡江。

当时,宋军老将夏贵率战舰万余艘分据长江各处要口,都统制王达屯守阳逻堡(今武汉汉阳以东),京湖宣抚使朱禩孙率机动军扼制中流,元军一时遇遏不得进。

阿术手下的宋军降将马福向新主子献计,表示说应该从沦河(今府河)走湖中,可从阳逻堡西沙芜口(今武汉汉阳东北)入长江。

伯颜听计,派侦骑窥探,发现宋将夏贵早已分精兵在沙芜口守候。灵机一动,伯颜先指兵进围汉阳,对外放言,佯称要攻取汉阳渡江,夏贵不知是声东击西之计,连忙移兵援汉阳。由此,沙芜口兵力空虚,被元军一举攻下。元军水陆兵力大集,战舰近万,一齐驶至,并以数千艘泊于沦河湾口,陆兵共约蒙汉兵30万人,屯兵江北。

至此,元军下一个目标就是阳逻堡。当然,伯颜仍旧先遣人招降。宋朝守将王达大义凛然,对手下将说:“我辈世受厚恩,当戮力为国死战,安有叛逆归降之理!今日我大宋天下,犹如赌博孤注,输赢在此一掷!”

元军集精舰“白鹞子”千艘,猛攻阳逻堡三日,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眼见阳逻堡城坚壁厚,强攻不可能得手,伯颜便派人以3000骑连夜乘舟直趋上流为捣虚之计,突袭南岸。

阿术表示赞同:“攻城,下策也。如分一半军船循岸西上,泊青山矶(今武汉东北方长江南岸)下,伺机而动,可以击破宋军。”

计定,伯颜派阿里海涯与张弘范率军进逼阳逻堡。夏贵闻讯,马上率军赴援。阿术本人率一支精锐,溯流四十里至青山矶。是夜大雪如鹅毛,元军行踪诡秘,未被宋军侦觉。黎明时分,阿术在舟上下令诸军先下水上岸,战马随后而行。元军前锋史格刚刚上岸,就遭到宋军都统程鹏飞的迎击,一下子被杀掉300多人。

阿术见势危急,立刻麾兵继战,双方大战,程鹏飞寡不敌众,稍稍后撤。

元军凭借近岸的数处沙洲,纷纷攀岸,人越集越多。不久,战马也涉水上岸。元军上马后,战斗力更强,宋将程鹏飞身中七创,不支败走。

阿术乘势猛击,得守船千余艘,并于江中架起浮桥,元军成列得渡。

伯颜闻讯大喜,立即指挥诸将猛攻阳逻堡。赴援的宋将夏贵听说元军已经渡江,大惊失色,急引手下军船三百艘率先遁逃,沿流东下,败还庐州。

孤立之下,阳逻堡终被元军夹攻而破,宋将王达及手下8 000人皆勇战而死。

本来,元军诸将想先取蕲州、黄州,阿术老将稳重,表示:“若赴下游,退无所据。不如上取鄂州、汉阳,虽迟旬日,可以万全。”

伯颜听劝,率军直扑鄂州,又施以火攻,烧毁宋军舰只三千余艘,烟焰涨天,城中大恐。

宋朝的朱禩孙本来率军正在援鄂州的道上,听说阳逻城已经被攻陷,吓得连夜奔逃回江陵。

没等鄂州守军反应,汉阳的宋军主将王仪怂人一个,首先开城投降。如此,恃依汉阳以为屏蔽的鄂州顿成一座孤城。

大汉奸吕文焕在鄂州城下列兵,耀武扬威,向城上高喊:“汝国所恃,江、淮而已。今我大元军驰骋江、淮如平地,汝辈不降何待!”

守城主将张晏然“识时务”,估摸着自己守不住鄂城,遂开门迎降。

先前与元军死斗的程鹏飞无奈,也以其部向元军投降。

除元军势盛外,宋军守将投降另外一个关键因素还在于吕文焕这样的汉奸“榜样”,昔日如此“忠勇”的宋朝能将都向元军投降,自己才德均不如他,投降也罢。

武将皆降,鄂州惟有文人幕僚张山翁不屈,坚决不降。诸元将纷纷要杀此人,伯颜叹道:“此义士也”,释而不杀。

于是,伯颜任宋降将程鹏飞为荆湖宣抚使,把宋军降卒分隶诸将,从寿昌运取40万斛充为军饷。又命阿里海涯率4万元军留守鄂州这一战略要地,伯颜与阿术统大军东下,直趋南宋都城临安。

元将阿里海涯以“不好杀”著称,严禁元军暴掠当地民众,鄂州宋民总算喘口大气。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3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3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