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本人无子存活,继位的赵禥是他的侄子(理宗同母弟赵与芮之子),是为宋度宗。史臣的记载很有意思,说这位宋度宗“资识内慧,7岁始言”,也就是说,把一个7岁才会说话的低智儿,说成是“内秀”的天才。
先前,宋理宗“家教”甚严,把一直当作“皇储”来养的大侄子折腾得够呛,度宗当太子时常常被唤入宫中,理宗问他当天所学。傻小子偶尔答对,则被“赐茶赐座”;常常答不对,则被皇伯父反复教谕,逼他死记硬背,几乎把青少年时代智商本来不高的宋度宗闹成精神病。
宋度宗继位时,虽然已经25岁,但孱弱无识,凡事皆以贾似道为主心骨,加贾似道太师,封魏国公。
老贾挺会整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度宗皇帝即位不久,他自己打报告辞去相位“撂挑子”,返回绍兴私第,同时,他唆使心腹大将、时任京湖制置使的吕文德谎奏蒙军来攻下沱,吓得度宗皇帝多次亲发“御笔”请贾爷回京议事。
由于贾似道对自己有拥立之功(吴潜曾反对理宗立度宗为皇储),度宗皇帝对老贾每朝必答拜,言必称之为“师臣”。满朝文武很会看脸色,皆呼贾似道为“周公”。
特别好玩的是,贾似道在朝上玩“辞职”,吓得度宗皇帝从龙座上弹身跳下给老贾下拜,得亏大臣谢万里赶忙挽起度宗,说:“自古无此君臣礼,陛下不可拜,似道不可复言去!”
贾似道见皇帝给自己跪下,仓猝间不知所为,下殿后向谢万里道歉:“如无谢公,似道几成千古罪人。”嘴上这么说,他由此益忌这位谢公,不久就把他排挤出朝。
其实,这位贾爷说起来,凭其漂亮姐姐在理宗宫中得宠,年青时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似乎听上去是个无行的轻狂衙内。其实,贾似道出身绝非贫贱无行之家,其父乃制置使贾涉,是军区司令兼政委级别的高官。贾涉之父贾伟,也是宋朝忠臣。特别是贾涉,为南宋朝廷坚守淮西,半生血战,居功甚伟,操劳病死之后,获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所以,贾似道是真正响当当的高士(加烈士)子弟。
贾似道年青时,恃宠不检,整日流连妓家。但青年荒唐,也不算太出格。淳佑元年,贾似道二十余岁即为湖广总领;淳佑五年,以学士身份为治江制置副使;又迁京湖制置使,调度赏罚,中规中矩,显示出他是很有才干的人才;淳佑十年,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移镇两淮,时才三十多。青年得志,一路陡开,虽然少不了姐姐宫中受宠的因素,但贾似道本人绝非草包,镇治一方,很有成效。
掌握中央大权后,贾似道见新帝易欺,总爱玩“乞退”的游戏。咸淳三年刚刚过完春节,老贾又上书“乞归养”,一方面表示自己不恋权,一方面又显现自己有大孝之心回家奉养老母。
宋度宗开始时一天四五次派侍从“传旨固留”,后来,竟然派中使一天内十多次到老贾府门,赐物赐钱无算。就这样,还怕贾太师跑了,一大帮内侍夜间在贾府宅外露宿,惟恐贾太师连夜回老家。
此次“乞退”的结果,老贾获赐西湖葛岭豪华别墅一座,五日才有一次乘湖船入朝,官吏拿着案牍到他家里让他签字办事。大小朝政,全为贾似道的幕僚廖莹中和堂吏翁应龙二人签决。
到了咸淳六年,贾似道“又称疾求去”,吓得宋度宗“涕泣留之”,最终,下诏让贾似道六日一朝,几乎把老贾当太上皇了。
大概宋度宗心中还觉不踏实,很快又下诏老贾“十日一朝”,并可以“入朝不拜”。每退朝,宋度宗一定要起立避席,目送之贾似道出殿庭,才敢坐下,真把老贾当成诸葛亮加姜太公的二合一圣人。
当其时也,南宋襄阳、樊城被蒙军围困,情势危急。主管军国大事的掌门人贾似道,日坐葛岭别墅中,大起楼阁亭榭,建“半闲堂”,广交道士,塑自己的座像于其中,祈福想长生不老。他还取宫人叶氏以及几个美色尼姑为妾,日肆淫乐,天天与一帮人赌博为乐。
这位自恋的贾大人,真不知其胸中何以如此安泰,把自己当成了可以“谈笑净胡沙”的谢安石。
半闲堂落成后,马上有一个帮闲文人献《唐多令》小词,巴结老贾。“天上谪星班,青牛初渡关,幻出蓬莱新院宇,花外竹,竹边山。轩冕傥来看,人生闲最难。算真闲,不到人间,一半神仙先占取。留一半,与公闲。”
老贾捧词大笑。
此外,贾似道一大癖好,乃斗蟋蟀。他常常与一群美貌妾侍趴在地上斗蛐蛐玩,童态可掬,以至于他身边的鬼鬼老友拍着他肩膀笑问:“此乃相国之军国重事耶?”
除此嗜好外,老贾还是个文物爱好者和者,自建宏丽的多宝阁一座,一日一登玩,整日摩挲古玩宝器。昔日在蜀地兴建钓鱼城的功臣余玠最倒霉,老贾听闻余玠有条宝玉腰带已经随其入葬,就派人发其冢盗取,得后拂拭一新,成日把死人玉带系在自己腰上。
玩乐日久,贾似道有时几个月不上朝。
一次,宋度宗召见,问:“襄阳已经被围3年,怎么办呢?”
老贾一惊,对答道:“北兵已退,陛下何以得知此事?”
度宗皇帝大傻一个,说:“有一女嫔讲给我听。”
老贾愠怒,暗诘其人,然后找碴赐死。
先前有大臣言边事,老贾也都一一加以贬斥。从此,外边战事,再无人敢言。
贾似道以太平宰相自居,周围一帮无赖文人终日簇拥,吃酒品茶打秋风,并纷纷呈上谀词,其中一首《声声慢》尤为老贾所喜:“捷书连昼,甘雨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贾似道逃黄州时所谓的萍草湖“大捷”正值三月三)。平生事,想只和天语,不遣人知。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贾似道词文半通,见此词把自己比为圣尧,比为周公,比为佛力护佑的宰辅,满心欢喜。但他并不知晓“老莱子彩衣娱亲”(寓其孝顺老母)的典故,假装谦虚,对门客说:“此词固佳,但失之太俳,安有身穿彩衣的周公?”外间人闻之而笑。
大狡巨奸之心,无史弥远阴险凶戾之情。在其晚年当政时,为收买士人之心,他还想出“置士籍”这样的“文治”,把读书人的乡里、姓名、年纪、三代、妻室等严加勘察,查验他们的身份科举条例无碍,方许纳卷赶考,显示出贾似道近乎愚憨的小智。当时边事危急,朝臣束手无策,竟然还有心思想法琢磨科举,悖谬荒唐。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春,贾似道之母胡氏病死,朝廷下诏:“以天子卤簿葬之,起坟拟山陵。”这在以“礼制”闻名的宋代,真乃骇人听闻之事。
文武百官皆孝服赴吊,呆立大雨中,无人敢擅自退场,可以说上上下下对贾似道敬畏到了极点。
贾母既葬,皇帝赶忙下诏起复贾似道,让他还朝住持政务。
如果贾似道趁母死之际真的留于家乡守孝,或许还能逃避日后的政治责任。但权力的滋味,一经品尝,就绝不可轻易遗忘,度宗君臣迫切的目光,葛岭多宝阁中炫人眼目的宝藏,西湖间柔和轻风中盛大的排场,以及仙堂秘阁中四方佳丽的曼妙眼波,不能不让贾平章魂牵梦绕,于是他鬼催一样猪癫疯似地从无锡奔返杭州。这一去,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