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大殓时,光宗看见棺内的黄美人舌头吐出大半截、眼睛鼓出眶外的惨状,“嗷”得一声昏死过去,自此,他的病体增剧,不能视朝,政事多决于李后。

这位李皇后,可以说是宋朝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女人,骄奢横妒,大封自己李家三代为王爵,李氏家庙的卫兵竟多过赵氏皇家的太庙。她滥赏亲族,上至亲眷,下至门客,近200人得获“推恩”荫赏。如此跋扈的后族,是南宋高宗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由于光宗皇帝许久不朝拜太上皇孝宗,大臣们都非常疑骇。在宰执、台谏官员等大臣劝说下,光宗皇帝有几次想去与老父会面,均为李皇后所拦阻。

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九月重阳节,文武百官齐至,皆盼望光宗皇帝亲自领队率众臣拜见孝宗。

临行,李皇后忽然出现,把光宗皇帝拉回内宫,说:“天气太冷,陛下还是回宫饮酒。”

百官悚然,莫有敢言者,只有中书舍人陈傅良牵着光宗皇帝的衣裾请他不要回宫,被李皇后怒声呵斥:“这里是什么地方,你这个秀才不要脑袋了!”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春,太上皇孝宗皇帝病重。大臣叩请光宗亲往重华宫探病,皆遭拒绝。

六月,孝宗皇帝弥留之际,脑袋左右顾盼,很想临终前见上儿子一面。大不孝的儿子光宗皇帝仍然与李后内殿饮酒,根本不问父皇死活。

最后,大臣彭龟年等人叩头出血泣谏,光宗夫妇才允许儿子嘉王去重华宫探视孝宗。

眼见孙儿来到御榻,太上皇孝宗皇帝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当夜,孝宗皇帝病逝,时年68岁。

这个连庙号都是“孝”字的皇帝,却生出中国皇朝史上最不孝的儿子。

更出格的是,孝宗皇帝去世后,身为儿子的光宗连丧礼都拒绝出面,这在礼制大盛的宋朝,确实是亘古未有的悖伦大事。

幸亏关键时刻宰执大臣留正、赵汝愚等人请出孝宗嫡母吴太后(此时为太皇太后,是宋高宗的皇后),让这位见多识广的老太太主持丧仪。

宰执大臣们上奏,请光宗皇帝同意其子嘉王“早正储位”,连上两次,光宗只在奉折上敷衍性地批了两个字“甚好”。

李皇后心疑,担心大臣们架空自己老公,就以光宗名义出御札,有“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之语,试探朝臣们的反应。

见情势危急,国不可一日无主,赵汝愚等人就想以太皇太后的名义颁旨使光宗皇帝禅位于其子嘉王。老臣留正怕嘉王在没有光宗御诏的情况下继位名不正言不顺,便在早朝时自己假装摔一跤,然后上表乞致仕,离开了这个政治漩涡。

宰执大臣留正关键时刻溜号,大臣们人心益摇。光宗皇帝上朝,摇摇晃晃神神经经,没走几步就摔个大马趴起不来,更让赵汝愚等人心中危惧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大臣徐谊出主意,让赵汝愚联络当时任“知阁门事”的韩侂胄出面,入内宫说动太皇太后吴氏。吴氏的亲妹是韩侂胄之母,所以是以甥劝姨,事情就很好办。

但是,吴老太太特别懂礼,拒绝参与国事,韩侂胄去了两次都没见上大姨。

逡巡欲退之时,一个名叫关礼的宦官留韩爷寒喧。趁此机会,韩侂胄把赵汝愚等人要使光宗内禅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个清楚。关礼是个好太监,让韩侂胄稍等,他自己进入宫内,见到吴太皇太后就跪下大哭,奏称留正离去后,赵汝愚也要出京避祸。

吴老太太大惊:“怎么赵知院(赵汝愚当时任知枢密院)也要去?”关礼回答:“今定大计而不获许,其势不得不去!赵知院一去,朝中无人,天下事何可为?”

吴老太太思忖再三,终于答应出面主持内禅之事。

关礼趋出,忙招韩侂胄:“明早太皇太后于寿皇梓宫前垂帘,谕告宰执大臣内禅之事。”

其实,光宗的这次“内禅”,既不同于高宗,也不同于孝宗,因为禅让的“主角”本人根本不知情,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宫廷政变”,所以,涉事诸人才这么心惊胆战,惶惶不安。

赵汝愚得知吴太后同意,马上布置御林军首领郭杳等人马上布置,命关礼等人秘密赶制嘉王登基用的皇袍。

转天一大早,趁禫祭(大丧除服)之时,赵汝愚率百官在孝宗梓宫前跪定,吴太后临丧垂帘。

赵汝愚出列,奏称:“皇帝有疾,未能执丧,臣等先乞立皇子嘉王为太子以系人心,皇帝批出有‘甚好’二字,后有“念欲退闲”之旨,请太皇太后处分。”

吴太后心中有数,顺口接言:“既有御笔,相公当奉行。”

于是,众臣以太皇太后名义颁旨,尊光宗为太上皇帝,李氏为太上皇后,嘉王赵扩继位为皇帝,是为宋宁宗。

嘉王赵扩闻讯,仓惶不知所为,连声推辞,并称“如此我恐怕要负上不孝之名”。

赵汝愚劝道:“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人人忧乱,万一变生,置太上皇何地!”

说着话,众官也不管赵扩同意不同意,扶入素幄之中,为他披上皇帝的龙袍,

至此,内禅之事,已成事实。

宋宁宗继位后,听从拥立大臣所言,马上把一直作为李皇后心腹的太监林亿年等数人外贬,罪名是“离间两宫”,指他们离间孝宗、光宗父子。

坏老娘们李皇后得悉内禅之事,却也无可奈何。转念一想,毕竟是自己亲儿子做皇帝,郁郁之间,她好歹有个心理安慰。

老娘们顿失权柄,身边又总有个疯老公皇帝乱吼乱叫,心情十分压抑,过了6年,阴毒的李皇后(太后)气久成病而死。两个月后,她的疯老公光宗皇帝也死。虽然对父皇不孝,光宗对母老虎老婆不可谓不忠,前后脚双双进入黄泉界,在来世又可终日受这个悍妒的女人“呵护”。

可笑的是,如此阴狠凶毒老娘们,死后谥号竟然是“慈懿”。

“庆元党禁”的窝里斗

宋宁宗继位后,推定策之功,以赵汝愚为右丞相,加殿前都指挥使郭杳为武康军节度使。至于“内禅”的另一个关键人物韩侂胄,仅仅获得一个“汝州防御史”的虚衔。

韩侂胄本是北宋名臣韩琦五世孙,其姨母是太皇太后吴氏,而宁宗皇帝的韩皇后,又是他的侄孙女。本来,自忖有定策大功,韩侂胄觉得自己肯定能获封个“节度使”什么的,可赵汝愚却对他说:“吾为宗臣,汝为外戚,岂可言功!要赏也应赏那些为国宣力的爪牙之臣。”

赵汝愚倒是没什么私心,先前还推掉兼参知政事的官,但毕竟他自己得为宰执,只给韩侂胄象征性一个虚官,后者自然悻悻不已。

赵汝愚的好友徐谊劝言:“韩侂胄异日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又有人劝赵丞相加封韩侂胄节度使以免怨生,皆为赵汝愚拒绝。

韩侂胄虽然没有获美官,但宁宗皇帝深知此人对自己有拥立大功,自然日见亲幸,双方相处的机会也愈来愈多。老臣留正回京城没多久,韩侂胄怕赵汝愚倚之成事,劝宁宗皇帝把他罢相,外放知建康府。

留正的被罢也是他活该,关键时刻,竟然装病撂挑子,让新皇帝耿耿于怀。

赵汝愚见留正被罢,恼怒之下,也无法让宁宗皇帝收回成命,只有把当时在潭州为官的好友朱熹调入中央给皇帝当“侍讲”,官虽不大,但是“帝师”,可朝夕进言。

朱熹文人品性,深忧韩侂胄等人,常在宁宗皇帝前讲韩爷的坏话,又暗约台谏官员弹劾。同时,他深劝赵汝愚厚赏韩侂胄之劳,不要让他预政。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3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3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