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八十老翁,文笔华章之余,观其在韩太师面前强撑老腹、尽饮一觚之献媚之态,尤可矜哀。势利随俗,人所难免。当然,中国的政治生态几千年来皆如此,如果一个人得势,自是四方迎合,人口皆誉,山林泉石之乐,也是高雅兴致修养的体现。如果在政治上失势,抑或被政敌扳倒,即使把“公家”的东西放在“公家”的招待所,也定会成为生活“奢靡”的大罪证,仇家会把“公家”的地皮和别墅都记价算在失势者的头上。

韩侂胄,其实并无罪大恶极之事,他的北伐兴兵,也是辛弃疾、陆游等人劝之,想立功名而意起。

但人只要失败,万恶归于一身,敌人撰写的“墓志铭”,定然竭尽歪曲之能事,而生前“好友”们,无奈之余只能袖手叹息(这还算好的,多数“朋友”会毅然投入敌方阵营,使劲朝老友泼污以示界限分明)。

“两朝内禅”的真假戏

宋高宗在金帝完颜亮侵宋失败后,审时度势,禅位于并非自己亲生儿子的宋孝宗,退养德寿,精明至极。

他确实也是所托得人,宋孝宗在“太上皇”的阴影下为帝25年,始终孝顺,父子之间,情义无双。当然,从政治能力方面讲,宋孝宗也属中等天分,“志大而量不弘,气胜而用不密”,符离之败,挫折之下再无振作,非真正大有为帝王。

究其实也,仍是宋朝对武将的“猜防”祖训使然,“鉴陈桥(兵变)之事,惩五代之前车,有功者必抑,有权者必夺”。即使宋高宗仓惶南渡、国将不国之时,仍然畏武将如仇,致使文墨笔吏出身的秦桧大行阴计,排挤贤能,枉害虎将。如果老秦不死,说不定又是萧洐、杨坚的宋朝翻版。

秦桧最大的流毒,还在于对宋朝人才的戕害,邪臣之恶,莫大于设刑网以摧士气。

宋金隆兴和议后,双方和平状态,保持了大约有40年之久。为此,金世宗获得“小尧舜”的美名,宋孝宗也被当时后世腐儒赞为“仁恕”之主。

大儒王夫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宋金两国相踵亡于蒙古,其实最早的祸因正是肇于两国当时的和平“善举”。

金世宗史称为明主,但其实也是篡弑之君,因此,他心中所想,肯定认为自己能为众人推立为帝已属天幸,所以,他对南宋的“退忍”和一切“和平”努力,其实出于无奈。至于他“息祸养民”一说,只是腐儒和马屁精的谀词。“汝欲息,而有不汝息者旁起而窥之”。野蛮民族只要喘定了开始想向“文明”迈进,他就会忘掉身边又会有像“昔日之我”的更野蛮民族蠢蠢欲动,“一息之余,波流日靡,大不可息之祸,亘百余年而不息!”

由此,我们从历史的经验中认识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旦金戈铁马的女真人习惯了风花雪月,蒙古部族的嗷嗷叫声就由远而近,金朝、南宋,便在血火之中化为文明的碎片。

我们确实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南宋对金国不搞姑息议和那套投降伎俩,不断深入派军队攻伐中原,这样的话,不仅可以练兵鼓舞士气,更可以宣威北方,使女真以外的后起少数民族闻之惊惕,对宋朝心存畏惧之心。反过来讲,宋金争斗不歇,金国一方也会持志不懈,日习于战,不会逐渐消沦其昔日的勇武好斗初志。即使是金人兵强占据优势,每年都乘秋高马肥之际逼临江淮,“宋亦知警而谋自壮之略,尚不至蒙古之师一临,而疾入于海以亡”。

可以看见的是,金兀术昔日南侵最大的“结果”,就是使南宋涌现了岳飞、韩世忠、刘锜这样的方面忠勇大将,福兮祸兮,实相倚依。因此,于金国而言,恰似当年南北朝时代的北魏,待其息方新之锐气,通好南朝,安宴于洛阳享天下之际,六镇之祸正由此肇始。彬彬文治,最后的结果是拓跋氏赤族无遗之祸。

在血与火的时代,最怕的就是国家“乍然一息”。什么“以两国人民和平意愿出发”,“什么一衣带水、自古友好邻邦”,忘兵忘战,平民溺于安乐享受,一切忽然之祸,正是种于“缘饰文雅”之时。

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奸帝赵构安死于宫,寿至81岁,坏人长命,天理何在!

天性至孝的宋孝宗哀痛不已,差点给传位于自己的高宗赵构定庙号为“世祖”,后经臣下劝说,表示要“子为父屈”,赵构之父赵佶尚且称“宗”,做儿子的不可能称“祖”,最后定赵构庙号为“高宗”。

太上皇“崩”了,本该放开手脚大干的宋孝宗却萌生退意,两年后禅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惇,是为宋光宗。

宋孝宗禅位于子,大概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倦怠国事,想退养以安天年;其二是当时金世宗去世,其嫡孙完颜璟即位为帝(金章宗),依据宋金和议,金与宋是叔侄之国,60多岁的宋孝宗以后在与金国新帝的外交表奏上就要向毛头小伙子金章宗称“叔”,一向注重名分的孝宗皇帝当然不会像沙陀人石敬瑭那样不知廉耻。所以,他退位之后,也可免去向金朝小皇帝称“叔”之辱。

世上可叹的事情往往出人意表。孝宗皇帝乃天下纯孝之人,对不是自己亲爹的宋高宗奉养始终。而他自己亲儿子光宗皇帝,却是天下大不孝之人。此人,不仅荒淫好酒好色,又百分百怕老婆,伤尽天下孝子贤孙之心。

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女儿。李道在湖北时,与一个名叫皇甫坦的道士过从甚秘,时常交换房中秘方什么的,多次向老道赠以大量黄白之物。皇甫坦这种方士神通广大,后来得在宋高宗身边行走,就向高宗推荐说李道的女儿有“母天下”之命。高宗赵构高兴,就把李氏嫁给宋孝宗的儿子恭王(后来的宋光宗)为妻。

嫁入赵家后,李氏妒悍非常,宋高宗、宋孝宗父子大叹看走眼。高宗叹息“此女将家悍种,我为皇甫坦所误”。宋孝宗对这个凶悍的儿媳也曾训诫:“你再凶妒,我就废掉你皇太子妃的名位!”

由此,仇恨的种子,深深种植于这位自幼长于跋扈军头家中的女人心中。

宋光宗当皇帝后,李凤娘成了李皇后,自然不把“退休”的老公公放在眼里。宋光宗只有一个儿子嘉王赵扩,乃李氏所生。光宗夫妇急忙想立这个儿子为皇太子。孝宗皇帝心中却想立光宗的二哥赵愭的儿子为皇储。

李凤娘闻言大怒,气冲冲闯进太上皇老公公内宫,大叫大嚷:“我李氏是你们赵家明媒正娶进来的,嘉王又是我亲生儿子,为什么他不能当皇太子!”

如此凶悍的媳妇,别说在礼教甚严的宋朝,在上下五千年的皇朝中也很难找出第二个人来。

孝宗皇帝老头子气得浑身哆嗦,口不能言。李氏扭身出宫,直奔自己老公宋光宗处,拉着儿子嘉王向光宗大哭大叫,说太上皇有废掉光宗之意。孝宗、光宗父子之嫌隙,也由此开始加深。

后来,孝宗知道儿子体弱,派人精制了调养药丸给儿子光宗,李皇后竟说太上皇要毒死光宗,致使孝宗、光宗父子势如水火,做皇子的光宗,从此基本不入宫向父皇问安。

李凤娘的淫妒愈演愈烈。宋光宗一次大便后洗手,老淫棍低头见跪捧金盆的宫女很漂亮,本想推倒就干,忽然想起母老虎李皇后在旁边坐着,他强压欲火,干咳一声,望着宫女柔荑一样白晳纤修的美手赞道:“真是一双好手。”李皇后鼻子里哼了一声,心里“咯噔”一下,没有立刻发作。晚上,宋光宗进御膳,太监送上一个金漆描龙朱红食盒,说是皇后送给皇帝尝鲜的“新菜”。光宗皇帝心里高兴,忙俯身亲自打开盒盖,赫然见到食盒中整整齐齐摆放着两只雪白的人手,断腕处仍在不停浸渗着血丝。

光宗皇帝本来就有赵氏家族的隐性遗传精神病,由此惊吓勾起病根,精神恍惚,数日不能上朝。

没多久,趁光宗出城行郊礼,李皇后又派人把光宗皇帝宠爱的黄妃活活掐死,然后说是美人暴病而死。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3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3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