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见运河岸路狭窄,不利于骑兵驰骋,便鸣金收兵。不料,刘锜又指挥宋军冲锋,大败金军,在混战中杀掉金朝统军高景山(正是先前出使宋朝的那位爷)。由于刘锜忽患重疾,宋军很快撤回镇江,刘锜只以其侄刘汜率1500人屯护瓜洲渡。
金国大军一时间皆于长江北岸集结,一眼望不到边。
完颜亮所率数十万金军的此次南侵,大有“人民的队伍”风采,同以前金军入寇截然不同,金军此次行军军纪严明,不烧不杀不淫不抢。每攻下南宋州县,金军马上谕民安众,声称“大金皇帝仁德,不须惧怕,各安其业”。即使有金兵不慎遗丢火把烧毁民房两三间,也被完颜亮亲自下诏斩首,并揭榜于军,重申“三大纪律十项注意”。
在庐州,完颜亮见到未及逃跑的当地汉人居民,亲自慰谕:“我已下令军人不可乱杀,如有哪个兵士杀南民,就会立即杀掉他。”亲切接见后,金帝还赏赐这近百名百姓每人10两银子,酒食打发。
所以,乍看此次而来的金国大军,完全是吊民伐罪的仁义之师,特别是完颜亮自率的一路,足称得上是秋毫无犯。每次交战之前,金军也以天朝天军自居,不偷袭,不诈取,战前以箭向宋军军营射发“招降书”,做足春秋礼数。
为了稳住军心,宋廷派出知枢密院事叶义问至镇江,成立临时军事指挥中心,又派中书舍人兼参谋军事虞允文探视刘锜并询问败军情状。
叶义问乃文臣,既不知兵,本性又怯懦,他一到镇江就到处抓乡民役使,掘沙为沟,中间栽木枝为鹿角,准备抵抗金军攻上滩头。役夫乡民被逼干苦力,也笑话这位叶公:“叶枢密的见识还不如吾辈农人,一夜潮生,沙沟皆平,树枝也会被水流冲荡全无,这种防御管屁用!”
不久,刘锜的侄子刘汜因骄惰导致军败,叶义问吓得直想马上找山路逃回浙东。诸将气愤喧哗,他才不得已赶往建康。
中书舍人虞允文前往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犒军,离目的地还有十余里,就看见宋军将士三三两两散坐道旁,无精打采,全无军纪。
虞舍人下马临问,军人们皆聚集过来,说:“王节使(王权)在淮西发军令,命我们弃马渡江。我们都是骑兵出身,现在没有了军马,不能打仗,我们都不晓步战。”
虞允文点算王权溃兵,在采石一地仅有1.8万人,数百匹军马。再远望江北金兵大营,一望无涯,不见其后。
虞允文的随从劝他还建康,说:“事势如此,皆为王权等人所坏,您被派至此地是犒军,不是派来督战,何必为别人担当败责。”
虞允文虽书生,胆气奇豪。他马上设立军帐,把宋朝溃军的几位将校张振、王琪、时俊等人召入,激励说:“金兵如果济江,汝辈逃又能逃到哪里!今前控大江,我军有地势之优,不如死中求生,面水一战!朝廷养汝辈三十年,难道不能一战报国吗?”
军将们表示:“大伙都想打上一场硬仗,但谁来当总指挥?”
虞允文:“正是王权指挥失误,才陷汝辈如此败境,朝廷已经派李显忠接替王权。”
众人皆知李显忠的大名,齐声说:“朝廷选对了人!”
虞允文又说:“现在李显忠还未到达,大敌当前,我当身先进死,与诸军戮力决一战。朝廷出内帑金帛九百万缗,又有节度、承宣、观察使告身(空白委任状)在我身上,只要军将士卒有功,马上赏银授官!”
众人闻言皆拜:“今即有主事,我们愿为虞舍人一战!”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人,7岁即能写文章,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进士及第。这位进士姿貌雄伟,身高六尺四寸,慷慨磊落有大志。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他作为宋朝贺正使出使金国。双方互使,一般都有宴乐射箭的招待节目。金人接待一方给虞允文弓箭,要他“露一手”,实则想看笑话。虞学士看似彬彬之士,硬弓随挽,一发破的,使当时诸座皆惊。在金国其间,虞允文仔细观察,发现金国四处皆运粮造舟,就已经明白完颜亮肯定要南侵。回国后,他立即向高宗汇报,提醒朝廷备战。
大战在即,完颜亮自和州至采石,途中谒西楚霸王祠,感叹道:“如此英雄,不得天下,诚可惜也!”布置妥当后,他又临江筑坛,刑马祭天,以猪羊投江祷胜。然后,他对金将富里珲说“舟楫皆备,可以渡江了”。
富里珲一脸难色,“臣观宋军舟船甚大,我军舟小又慢,恐怕过不去。”
见这么一个老将如此怯懦,完颜亮大怒:“你从前跟随梁王完颜宗弼(金兀术)追赵构入海,难道当时有大船吗?明天一早,你与都督完颜昂第一批渡江!”
富里珲唯唯,完颜昂心中“悲惧”,当夜差点舍军逃走。
转天一大早,金军布阵已毕,大风吹起。金帝完颜亮自执小红旗,指挥金军战船从杨林口出发,一艘接一艘,尾尾相衔。
渡江之初,完颜亮没料到对岸有宋军步兵。战前,他问过军中老将:“当年梁王宗弼如何渡江?”有人回答说:“梁王自马家渡过江,江南虽有宋军,望见我军即奔溃,我军舟船着岸,宋军已经跑得空无一人。”
完颜亮闻言高兴,自语道:“我渡江也应该类似。”
结果,完颜亮的金军水军行至江中,忽然看见岸边冒出不少宋军士兵。金人大惊失色,但又欲退不能。
由于风大,金船70多艘已经被吹至岸边,金兵从船上跳下,直杀宋军营阵。乍一交手,宋军因心怯还有些不支。
虞允文身在最前线往来巡视,见将军时俊正观察战况,他抚其背激励道:“将军你以勇敢名闻四方,现在却立于阵后,怎么像个无胆的女人!”
时俊回头,一看虞学士在自己身后,热血沸腾,立刻跳出工事,手舞双刀,奋不顾身杀向金军。
混战之中,宋军越战越勇,被风吹至江边的金船上的金兵很快都被杀死。更有利宋军的是,金军满载士兵的大战船因太重,底阔如箱,又不熟悉采石当地水文情况,都呆停于江中,前后左右行不得。
关键时刻,虞允文派出海鳅小船,在布满江面的金军巨舟之间来回冲荡。金军水师每船只有十几名弓箭手,本来就无水上作战准备,不少人还晕船,零星射出数箭,连宋军毫毛都伤不着。
即使如此,海鳅小船上的宋兵凭弓箭和刀枪也伤不到大船上的金军,而统领宋军大战船的蔡、韩二将畏战,始终龟缩在港内不出。
正当金军兵将扒着船舷呆望之际,忽见小船上的宋兵搬出一堆上圆下尖的东西,放在船内支稳后,用火点着,只听得“呯呯呯”乱声响外,忽然声如雷霆,怪东西自下蹦起,纷纷落在金军大船上,轰然爆裂,在引起大火的同时,圆形物内又有大量白石灰,金军纷纷迷眼不能视物,想救火都来不及。
这种秘密武器,宋军称为“霹雳砲”,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把火药用于战争的武器。当然,从今天看来,“霹雳砲”不过是高级一些的特大号“二踢脚”,底端装射用的粉状火药,顶部置入石灰和爆药,点燃引信后,大“二踢脚”升高,烧炸后开裂,引燃金军大船。
以现在人的眼光看这些东西,会觉得这些粗制滥造的“秘密武器”简直就是儿戏。但在800多年前,这些原始火箭的威力大得惊人,不仅烧毁了无数艘金朝军船,金国军将也被这些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吓破了胆。
如此一来,后果自不必说,金军大败,船上人大多被烧死或掉入江中淹死,败回上岸的,又被怒极的完颜亮下令悉数杀之。
此时,金军仍旧有不少战船在北岸,犹豫不决之际,宋朝有淮西溃卒300多人乘船自蒋州撤退到此,虞允文忙派人截住他们,授以旗鼓,让他们溯江而上,迷惑金兵,使之以为宋援军来到。
完颜亮心慌,真以为宋军增援水军赶到,忙下令撤军,退回和州。然后,金军又奔往扬州,准备选择瓜洲(今扬州南运河入长江口一带)渡江。其实,此次采石大捷,完全是虞允文指挥得当,用计用谋,在众寡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取得水上大胜。
这次水战,宋军水军主力战舰一直龟缩未出。所以,战后,虞允文把水军指挥韩、蔡二将各处以鞭刑一百。
听闻金帝完颜亮率军趋淮而去,虞允文对已经率兵赶至采石的大将李显忠说:“京口我军人少,我准备前往,能否分兵与我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