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处心积虑一南北——一心侵宋的完颜亮

金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完全坐稳帝位的完颜亮接受群臣所上尊号:圣文神武皇帝。同年夏天,他颁行正隆官制,标志金朝汉化的鼎盛期到来。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完颜亮开始“废朝”,常数月不出。

这位爷不上朝当然不是因为身体不好,而是因为太好,肉类食物吃得又多,性欲旺盛,天天在女人肚皮上消磨青春荷尔蒙。

这年阴历六月庚辰日,宋朝的钦宗皇帝在五国城含恨而死,他在金国的封号是“天水郡公”。钦宗赵桓之死,有被戮和病死两说,但他的这一死亡时间与完颜亮大规模杀戮宋、辽宗室降王时间还有几年,似乎是病死。日后,金世宗诏暴完颜亮“罪恶”的诏书,指斥他杀害赵桓等人。无论是他杀还是病死,这位钦宗皇帝均不是安死床箦的善终。当然,赵桓之死,金人秘之,南宋并不知晓。

贬居永州的张浚仍旧不忘朝廷和国事,认定金人肯定近期要南侵,便上疏“预警”。

书奏,不报。不久,张浚又上书,强烈要求朝廷要加强边备。

这下可惹恼了宰执万俟禼和汤思退,他们与高宗认定金朝并无挑衅进侵之意,张浚完全是危言耸听。

宋高宗下诏严禁张浚在永州乱说乱动,斥他为“邀誉而论边事”,乃“腐儒无用之常谈”,目的在于“以冀复用”。可见,高宗君臣,掩耳盗铃如此。

不过,万俟禼“幸运”,转年即病死,没有看到张浚黑色预言成真的那一天。张浚还算好运,没有被严罚。这一年,东平进士梁勋上书,认为金人必定举兵南侵,朝廷应该预先防备。高宗赵构大怒,亲自下诏把梁勋远贬千里之外的州军,并严诏表示:“讲和之策,断自朕志,秦桧特能赞朕而已,岂以其存亡而渝定义耶!近者无知之辈,鼓倡浮言,以惑众听,至有伪撰诏命,抗章公车,妄议边事,朕甚骇之。自今有此,当重置宪典!”

由此,也道出了高宗赵构才是真正投降派幕后总头子的实情。

金正隆二年(1157年)春,完颜亮在武德殿,忽召吏部尚书李通、刑部尚书胡励、翰林直学士萧廉,很神秘又绘声绘色地对三人讲:“朕昨夜做梦到天廷,殿中之人皆矮小如婴儿。忽然,我听见天帝下旨,授朕天策上将(李世民曾有的封号),命我征伐某个国家。

朕受命而出,骑马出门,见周围鬼兵无数,朕向空中发一箭,众鬼兵皆大声应诺,服从号令。……惊醒之际,声犹在耳。朕忙派人去厩中看视所乘御马,浑身汗水。又取我箭袋,也发现少一支金箭。如此异梦,是否上天感应,让朕平定江南呢?”

三个人互视片刻,马上齐齐下拜称贺。

完颜亮仍旧故作神秘状,戒嘱三人不要把话外泄。

当其时,他侵宋的决心已定,只不过先找几个文臣来,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吏部尚书李通揣知完颜亮之意,接连引荐自己的好友张仲轲与马钦入朝为谏议大夫等职,盛谈南宋富庶多宝物,迎合完颜亮。昔日被金国俘虏的宋朝宦者梁珫也不是省油灯,每每在内殿向完颜亮提及高宗妃子刘氏有倾国美貌,引动皇帝南侵。完颜亮心有成算,派人拣选精洁衾褥,连刘妃日后的铺盖都提前预备好。

正隆三年开春,宋朝的“贺正旦使”孙道夫回国前。完颜亮召见,责斥南宋关押金国逃人,又责南宋在边境盗买鞍马备战,还特别指斥南宋自秦桧死后对金国态度不如以前恭敬。

上述指斥,百分百都是找茬挑刺,他开始为战争找铺垫。

一日,完颜亮召张仲轲、马钦以及校书郎田与信三个文臣论《汉书》,旁有值卫将校女真人迪实侍立。汉化的完颜亮,读书挺细,他捻起话头:“汉朝封疆,不过七八千里,今我国幅员万里,可谓是广大之国啊。”

张仲轲人精一个,顺接完颜亮话头:“本朝疆土虽大,而天下一分为四,南有宋国,东有高丽,西有夏国,若能天下一统,才真正算得上是泱泱大国。”

完颜亮点头:“欲伐宋国,有何口实呢?”

张仲轲:“臣听说宋人买马修备,招纳山东叛亡之人,以此为罪,正可攻伐!”

完颜亮脸色朗然,捻髯笑道:“前些时候梁珫对我说,宋国刘贵妃资质艳美绝人,伐取宋国,一举两得。”顿了顿,好像是自言自语:“江南闻我举兵,肯定慌忙窜逃远地吧。”说这话时,完颜亮若有所思。

马钦、田与信忙附和:“这些南蛮,即使远窜,又能逃到哪里!臣等皆知江南道路,人员虚实,到时定为陛下宣力!”

完颜亮扭头瞧了瞧值班的女真人迪实,问:“你敢打仗吗?”

迪实忙施礼:“受皇恩日久,死又何惧!”

完颜亮很满意,他让迪实落座,问这个军将对于南宋军事方面的判断:“你认为宋国敢出兵吗?如果对方出兵,你能冲锋陷阵吗?”

迪实女真人,又是武人,拍马奉承来得不是特别快,思虑良久,他回答:“为臣虽驽怯,也敢为陛下出死一战!”

完颜亮又问:“宋国若战,将于何地出兵?”

迪实答:“不过在淮上待我军,应该不敢深入。”

心得意满之余,完颜亮自言:“上天肯定助我成功。”顿了顿,他又说出心中更深的想法:“朕举兵灭宋后,过两三年,再讨平高丽和夏国。天下一统之后,论功行赏,广赐将士,大家到那时候肯定就不计辛劳了。”

君臣几个人“纸上谈兵”,把未来美好的前景已经勾勒成“蓝图”。

不过,金国臣子中,也有直言之臣。派往宋国的使臣魏子平入辞,完颜亮试探他的话头:“你觉得苏州和大名哪个地方好?”

魏子平当然知道皇帝心意,但他没有附和说什么江南富丽,反而力称大名好:“北地宫室、车马、衣服、饮食皆胜一筹,江南地方卑湿,气候溽热,当然不如上国之地。”

听魏子平这么一说,完颜亮不悦,心中怪这位臣子不解人意。

魏子平不解人意,金国“解人意”的臣子一大把。吏部尚书李通、左宣徽使敬嗣晖皆是阿谀之臣。不久,完颜亮召这两人及翰林学士翟永固、韩汝嘉四人入殿,与他们商议要大修汴京,想从燕京再迁都,以此方便南侵。

李、敬二人立刻叫好,大称天时地利人和要大一统。

翟、韩二学士耿直,劝谏说:“燕京兴营不久,帑藏已乏,民力未苏,岂可再耗费巨亿营建汴京?宋金通好已久,宋年年按时进献岁贡,如果我国兴兵,恐怕师出无名。”

听惯了依从附和之语,完颜亮登时大怒,厉声大喝:“此事非你们所知!”挥袖斥二人出殿。

没过几个月,汴京北宋时的旧皇宫发生火灾,完颜亮正好借这个机会,派左丞相张浩、参知政事敬嗣晖(老敬因阿谀而升官)前往汴京重新大修宫室。

张浩渤海大族出身,为人谨慎,谏劝中都甫成,财力困乏,应缓营汴京。完颜亮不听。临行,完颜亮又向他询问征伐宋国的利害关系,张浩不敢正面抵触皇帝,婉言道:“臣观天意,赵氏必不长久,可待其自灭。”

完颜亮闻之愕然:“何以知之?”

张浩言:“赵构天子,以疏属为皇储,他日必祸起萧墙,自可不烦用兵,其国自亡。”

完颜亮嘉其言而不能从。平素这位皇帝动辄以“天”说事,但其实他是个现实主义者,深知“天”是不会凭空帮他灭掉宋国的,只有血与火的征伐才可做到。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3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3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