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金熙宗并非庸主,借改制之机,把粘罕调回京城任太保这样的高级文衔,从而卸掉他实际的军事指挥权,又任完颜宗幹为太傅,完颜宗磐(金太宗长子)为太师,让这三人互相牵制。

公元1137年(即刘豫三路南侵失败的转年),金熙宗在宗磐一派支持下,先拿粘罕手下得力助手高庆裔开刀,以贪赃罪杀掉了老高。

粘罕很喜爱这个汉人哥们,哀求愿以自己官职赎老高死罪,“朝廷”不许。很快,粘罕自己也被逮捕,被政敌在狱中杀掉(《金史》中没有明载粘罕死因,“乞致仕,诏不许。天会十四年薨,年五十八。追封周宋国正”,可见并非明诛)。

破辽灭北宋的最得力鹰犬粘罕,最终竟然死于自己人之手,在黑臭潮湿的囚室里痛苦了结生命,也真是常人不能料及。

粘罕一死,刘豫自然岌岌可危。

此外,岳飞使反间计,遣间谍持蜡书送刘豫,相约同诛金兀术。

密信为金兀术截得,大惊,马上派人报告给金熙宗。

当然,金兀术的“大惊”,也是假惊,他肯定不会愚蠢到因岳飞一封信就要废掉“同盟国”皇帝的地步。正是先前眼红刘豫大批大批金宝美女猛送粘罕,他早就有废刘豫之心。

于是,金国诈称起军南侵追击高宗赵构,遣金兀术和挞懒前往汴京,乘间擒拿刘豫。

到达汴京后,金兀术不敢轻举妄动,先以议事为名,召刘麟出城。刘麟不疑有诈,上国元帅招呼,哪敢怠慢,他立马带二百人趋往。

刚刚进营门,这位伪齐的太子即被金兵逮住。于是,金军大军起行,直奔汴京。守门的伪齐军不敢阻拦,乖乖让金军入城。

刘老头正在讲武殿射箭消遣,金兀术率两骑驰入,惊愕之间,他已被金兀术执住。露刃夹之而行,把他关押在金明池。

转天,金兀术集伪齐百官,以铁骑数千包围皇宫,宣布废掉刘豫,在汴京置行台尚书省,由伪齐官员张孝纯暂任行台左丞相(张孝纯在靖康年曾为宋朝死守太原,后城破被俘,降金,又入伪齐为官,未能成为宋朝“孝纯”之臣),以金将胡沙虎为汴京留守。

过了8年皇帝瘾,刘豫这个“皇帝”被金人废为“蜀王”,迁至临潢府软禁(今内蒙巴林旗)。老刘苟延残喘,又活了9年才死。

金人此次入汴,从伪齐府库中搜刮得金120余万两,银1600余万两,米90余万斛,绢270万匹,钱近一亿缗。

刘豫被拘于上林苑,还向看守他的金将挞懒(完颜昌)哀乞:“我父子无负大金,乞元帅哀怜!”

挞懒好气又好笑,指着老刘脑门数落他:“刘蜀王,刘蜀王,你还不知罪过!赵氏少主出京时(指宋钦宗),汴京百姓燃顶炼首,持香拜送,嚎泣声远达数十里。今日废了你,京城内无一人为你忧愁。如此为人,还不知自己罪过吗?”

挞懒当初在援立刘豫时起过重要作用,老刘也曾孝敬过挞懒无数财宝金银。但是,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挞懒在泰州缩头湖被宋军大败,北归途中路过东平,已经是“大齐皇帝”的刘豫就没有出城与之见面,遣使对挞懒说:“现在我已经称帝为尊,即使见面,再难行拜见之礼。”

刘豫当时之所以如此傲慢,是因为他已经牢牢抱住了粘罕(完颜宗翰)的粗腿,不必再向挞懒装孙子。见老刘如此势利,挞懒恨恨而去。

这回挞懒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自然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至此,金宋对峙,已成定局。

此外,绍兴年间宋朝诸将之所以成功,正在于利用了大江、黄河南北招降的昔日“群盗”。这些人在走刘豫、败金军、定苗刘之乱中,皆立下汗马功劳。正这样出身“盗贼”的军人,他们战斗力极强。如果是以江南宋朝昔日的“厢军”迎战,肯定是肥羊投饿虎,宋朝早已完蛋。

归结最后,其实也要归功于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统驳有方,一败再败三败之,打得群盗俯首贴耳,甘为其用。

如无这些忠勇将士,高宗赵构运气再好,也只能去五国城与父兄“团聚”。

左右逢源终得利——西夏乾顺

西夏王秉常当年在梁太后家族挤压下忧愤而卒,其子乾顺袭位时年仅3岁,夏国大权,主要掌握在梁太后与其弟梁乞逋手中。

此外,西夏皇族两位要人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也是夏国两大重要的政治力量。梁迄逋由于梁家一门二后(梁太皇太后以及乾顺生母梁太后),自然是权势重大,在国中恣意横行,诸族豪酋凡有小事得罪他,均逃不出被杀灭族的下场。

梁氏兄妹汉人血统,精神上都是不折不扣的蛮族嗜血恶魔,他们多次发动侵宋战争,与宋朝时战时和,收下不少地方不说,又从宋朝勒索了数量巨大的银帛。

权力是醉人的毒药,血缘亲情也会因权力变得疏隔甚至断绝。时间一久,梁太后与其弟梁乞逋因争权而关系恶化,在嵬名阿吴与仁多保忠等西夏皇族支持下,梁太后派人突然逮捕了自己的亲兄弟,并把他一家斩净杀绝,鸡犬不剩。

而后,梁太后带着少年乾顺时不时出战宋朝,连年攻城掠地。公元1098年(宋元符元年),平夏城之战,梁太后母子40万大军猛攻宋将郭成,大战十余天,最终不克败走,梁太后惭哭而遁。

转年,乾顺16岁,依礼应加冠亲政,梁太后恋权,不准儿子亲任国事。

当时辽国是夏国的宗主国,辽帝辽道宗特别厌恶梁太后,遣使进入夏国,用毒酒毒死了跋扈十多年的梁太后。

亲妈一死,夏崇宗乾顺心中很高兴,总算摆脱了母后的阴影,可以自己亲统国内政事。乾顺已经汉化得非常厉害,他一改元昊的“尚武”,乾顺主张“尚文”,并逐渐把夏国变成了一个实际的帝制国家,不断削弱地方豪酋和私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方面,夏国变攻为守,在依附辽朝的同时,与宋朝也恢复“友好睦邻”关系,在国内大行汉化,息兵求治,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夏人的尚武精神逐渐退化)。

宋徽宗继位后,在蔡京、童贯等人撺掇下,打破与夏国多年的“和平”状态,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主动发起进攻,夺取战略要地石堡寨。

由此,宋夏交恶,两国在边境地区大打出手。双方打了十多年,宋朝虽然把横山地区据为己有,却也损兵折将,消耗无数人力、物力、财力。乾顺最后也因国力不支,主动向宋朝请和。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夏罢兵。

横山地区在宋朝控制下,意即秦州(甘肃天水)成为了宋朝的“内地”,泾原路、熙河路完全打通,宋朝可以以宋夏之间广阔的河流为天然防线,驻防压力大大减轻。两方对峙的形势,陡然由昔日的西夏占优一变为宋朝占优。

当然,突然崛起的女真人已经是如日中天,打破了原本宋、辽、夏三国并存的政治局面,并成为武力最盛的第四方力量。

由于辽国是夏国的宗主国,乾顺开始时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实质上都站在辽国一边,并准备迎纳被金兵打得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辽国天祚帝。不久,金国元帅完颜宗望遣使送书,表示辽朝气数已尽,夏国如能“认清形势”,向金称臣并擒送天祚帝,金国就会把辽朝西北一带的土地割送夏国,即“直寨以北,阴山以南”的土地。

“国际”关系,一向以利益为主。乾顺思来想去,与大臣们商议多时,最终同意了金朝的提议,遣使与金国盟誓,拜金国为宗主国。

金人狡狯,公元1124年,他们夺取武州(今山西五寨)后,没把它交与夏国,反而交与宋朝。于是,宋夏之间战事又起,乾顺派兵攻取武州、朔州等地。转年,金人发动了侵宋战争。夏国趁宋人之危,袭取了天德诸州,把昔日大公公李宪在西北宋夏边境占据的堡寨尽数夺回。

强中自有强中手,金兀术(完颜宗弼)很有军事头脑,他知道夏国新占的土地是控制东西路交通的战略关键,便趁夏军不备,从夏国手中夺走了天德、云内诸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乾顺越想越气,发大兵临金朝国境,并遣使质问金朝不守信诺。由于当时金国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灭亡宋朝,不想多出一个“敌人”,便把陕西北部的大片境土全部割让给夏国,用以抵补天德、云内等地,并约定与夏国以黄河为界(金人让步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蒙古部落对它边境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元朝汉人著《辽史》、《金史》,把蒙古侵扰金国的部分几乎全部删除)。

这块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让乾顺喜出望外。其后,他连连发兵,攻占了宋朝的定边军(今陕西吴旗)及属下堡寨、德靖寨(今陕西榆县附近)、西宁州(今青海西宁)以及府州。不久,乾顺遣使上供大笔金银珠宝给金国,高兴之余,金朝皇帝又把乐州(青海乐都)、积石州(青海贵德)、廓州(青海化隆)等“河外诸州”都“赏”给乾顺。至此,夏国面积达至其建国史上的巅峰。

公元1139年,乾顺病殂,时年57岁,这位夏国王,当了54年国主,左右逢源,以守为攻,乱世撞大运,竟成为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君王。

乾顺死后,其子仁孝即位,时年16岁,是为夏仁宗。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2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2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