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在宗泽感召下,汴京失陷后各拥兵为王、占山为寇的“盗贼”百余万人,皆心悦诚服,归于宗泽麾下,聚兵于汴京四周,遥相呼援响应。

宗泽募兵储粮,召诸将准备渡过黄河进取,诸将皆掩泣听命。

如此大好情势下,宗泽再三上书高宗赵构返京,均没有答复。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六月,宗泽命令王彦所部兵向汴京方向集结,屯守滑州。

王彦,字子才,上党人。此人文武全才,曾入京武考,在宋徽宗面前献过武艺,后随大将种师道两次深入西夏,立有战功。金人陷汴京后,王彦慨然弃家赴国难,为河北招讨使张所擢用为都统制官,率部下岳飞、白安民等11将共约7 000人渡河,大败金军。

金军大惊,以为是宋朝主力前来,发兵数万人,把王彦的部队层层包围。

面对金人大军,王彦心惧,自知所部才7 000人,难以与五六万人金军抗衡,闭垒不出。

岳飞胆大,他不听王彦号令,率自己手下数百人独出与金兵鏖战,混战之间,夺得金朝大纛,在马上四下挥舞,诸军争奋,收复新乡(县)。

转天,岳飞又率兵与金军激战于侯兆川,大英雄身被十余创,血战不退,士皆死战,再次击败金军。

由于本部粮草用尽,岳飞率所部返归王彦营垒求粮,王彦深恨岳飞不听节度,没有答应。于是,岳飞掉转头,率领这些肚中无粮的饥兵更加深入金人占领区,在太行山与金军进行殊死战,生擒金将拓跋耶乌(辽朝降金的将领)。

不数日,岳飞又与大股金军相遇,大英雄单骑持丈八铁枪(正史所载,与张飞的“传奇”不同),拍马而前,杀金将黑风大王于马下,金人惶惧退败。

数胜之后,岳飞知道回归王彦不会有好果子吃,便前往汴京投靠先前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宗泽。宗泽立刻以岳飞为留守司统制。

由于岳飞在外牵制了大股金军注意力,王彦趁机连夜突围,诸将散归,最终得在共城西山结营,此时,兵员已经不满1000人。经营据点的同时,王彦派出数人持密信到各地,交结两河一带汉族豪杰,伺机再举。

当时,金人悬以重赏购求王彦首级。王彦本人深入敌境,心中忧恐部下生变,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换几个地方。其手下将士心酸,相聚商量后,一起在脸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向主将表达他们誓死无贰心。

王彦非常感动,他抚爱士卒,与部下同甘共苦。很快,两河豪杰响应,一时间归附者十余万人。这些人随即也都在脸上刺字,所以,王彦所部,其后统称为“八字军”。

往士兵脸上刺字,本是唐末五代军阀怕军士开小差想出的毒招,日后渐成俗例。宋军士兵一般在颈间刺字。但皆为军规被迫。至此,汉族兵民自己主动刺字,实是发自内心的忠义表现。

金军统帅面对这支突然冒出的抗金力量,深以为患,集召各部首领商议,准备发数万劲兵合攻王彦。被委任为前锋的金将听令后,竟然“咕咚”一声跪地,泣求道:“王统制兵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如此情景,是金军师营中数年皆未出现过的罕有之事。

商量过后,金军大将们也知王彦军队不可轻视,便决定派出劲骑四出,攻袭王彦的粮车。结果,王彦早就勒兵待之,各个击破,反杀掉不少金兵。

宗泽闻之大喜,但也认为王彦孤军不可独进,便召他入汴京议事。王彦行前,悉招诸寨指挥入大帐,授以方略,让他们等待合兵北伐的命令。然后,他率万余人拔营,向汴京方向奔赴。金人以重兵蹑其后而不敢进攻。显然是被王彦的“八字军”打怕。

到达汴京后,宗泽命他在附近驻兵,于是王彦屯军于滑州的沙店。

大好形势下,宗泽上书高宗赵构,表示自己已经连兵百万众,准备分路并进,收复山河,泣求高宗还京,以图中兴大业。

高宗怯懦加私心,他根本没有返回中原的打算。不久,黄、汪二人又派郭仲荀为东京副留守以“伺察”宗泽,不停在高宗赵构耳边说宗泽有反心。

忧虑成疾,老将宗泽急火攻心,八月间,他忽发重疾。

众将问疾,宗泽强打精神,奋然道:“我以二帝蒙尘,愤愤至此。汝等如能歼敌,则我死亦无恨!”

众将闻言,皆感慨流涕,齐声回答:“敢不尽力!”

临死,老英雄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宗泽三声大叫:“过河!过河!过河!”

宗泽卒年70岁。汴京兵民闻讯,号恸满路。

宗泽死后,其子宗颖素得将士心,汴京兵民纷纷上书请宗颖代其父任。高宗君臣当然不答应,派杜充前来任东京留守。

这位杜充“酷而无谋”,到任后,他尽反宗泽措置,豪杰不为用,群聚城下,转为寇盗。

“八字军”首领王彦得知宗泽病逝,立刻以手下众军付予东京留守司,只率数名亲兵趋行在(扬州,皇帝临时驻地称“行在”),进见黄潜善、汪伯彦,力陈己见,要高宗皇帝顺行众望,北还击贼。

汪、黄二人就恨外来将帅言兵言恢复,大怒,马上向高宗汇报,于是降旨免对(即皇上不亲自召见),以王彦为御营平寇统领。

王彦得知新任的顶头上司御营使是曾经降金的范琼,深以为耻,便称疾致仕,离朝而去。

宗泽死后,建炎二年(1128年)九月,金人攻陷冀州,守将李政死节。十月,金将讹里栐谖迓砩酱笃扑纬谑倚磐跽蚤弧U馕恍磐跏钦怨沟牡艿埽鼻ㄍ局谐思涮映觯涣胶右淮喝擞荡鳎识鹁缶痪俟ッ鹬蚤煌鲎撸恢眨兰莆冶保ㄊ芳乙话闳衔飧鲂磐醪皇钦娴模参廾骶荩�

年底,金军攻克延安府,宋朝通判魏彦明死节。完颜娄室破潼关,秦陇大恐。金军又陷濮州、相州、德州等地。宋臣杨粹中、赵不试、赵叔皎等死节。而后,宋朝的东平府、河中府皆告陷落。

金军元帅粘罕(完颜宗翰)攻陷袭庆府,有金兵欲掘孔子墓。粘罕粗人,问汉人通事(翻译)高庆裔:“孔子是什么人?”高通事回答:“是古代大圣人。”粘罕虽是大老粗,闻言也大怒:“好大的胆子,古代大圣人的墓也敢发掘!”立即下令斩杀挖墓的金兵。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将完颜娄室破晋宁军,宋臣徐徽言死节。八月,接替宗泽的东京留守杜充弃东京汴梁而逃。临行,大将岳飞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杜充卑鄙小人,惜命要紧,根本不听,匆匆逃回扬州。

转年三月,金人攻入汴京,代理留守上官悟出奔,在外为盗所杀。

至此,宋朝四京皆陷于金人之手,中原两河之地完全成为异壤。

杭州的“政变”闹剧——苗傅、刘正彦

中原涂炭,身在扬州的高宗赵构并不“介怀”。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他下诏让官员先奉元佑皇太后以及后宫、皇子等人到杭州,为自己起行做准备。同时,他正式任用黄潜善、汪伯彦两个奸贼为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并高兴地对二人说:“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

奸君奸臣,气味相投似胶漆。

金军的速度奇快。转年三月,完颜宗翰(粘罕)大军已直指扬州,转眼就攻至天长军(今安徽的天长)。当时,高宗皇帝正搂着几个美女在床上天地一家春。扈卫将忽然闯宫,报告说金军近在咫尺,吓得高宗肾惊脑骇,落下了阳萎的残疾(精神性外加器质性),赵构从此下身再也无用武之地,丧失了生育功能。

仓惶之间,赵构仅带数骑,逃过长江。日后有好事者渲染,神祠中泥马显灵渡赵构,即“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此种无稽之谈,宋朝的官私双方皆津津乐道,显示出高宗的“正统性”。其实,高宗过江,是狼狈不堪的逃跑剧。

金人铁蹄迅猛,扬州一片混乱,宋朝军民死伤无数。高宗赵构由于自己中间一条腿失去功能,深恨起一直在身边劝慰自己周遭“太平”的黄、汪二人,把二人罢相,转任朱胜非为右相,王渊为签书枢密院事(三军副总司令)并兼御营都统制(御林军司令)。

王渊,字几道,熙州人,善骑射,有智谋,早年击夏国、破方腊,均有战功。靖康之变后,是最早投附赵构的军官之一。后来,他任制置使,率宋军为赵构幸东南打前哨战,剿平了江南不少股乘乱而起的盗贼。但是,金军攻扬州,王渊主管海上江船,误了宋军渡江大事。

高宗赵构原本想逃至江北的镇江暂避金人,群臣亦以为然,惟独王渊力争,认为临安(今杭州)有“重江之险”,是日后南宋定京杭州的定策者之一。

扬州败后,王渊理应被责处,但因为他与康履等高宗宠信的宦官关系好,反而被升官,诸将怨愤。为了平息众怒,高宗收回对他“签书枢密院事”的任命,仍让他担任禁卫军都统制之职。

高宗驻跸杭州,以杭州为行宫,基本上决定在此呆下去。为了做样子,他下诏“罪己”,大赦天下,“放还士大夫被窜斥者,惟李纲不赦”,目的在于“罪(李)纲而谢金(人)也”。都什么时候了,被金人追着屁股撵杀,还念念不忘讨好金人,高宗君臣确实混蛋。

很快,杭州发生戏剧性一幕,于高宗赵构而言,险过剃头——此幕重头戏,以禁卫军军官苗傅、刘正彦为主角,史称“苗刘之变”。

苗傅,上党人。其伯父苗授在元丰年间曾为殿前都指挥使,应该说是武将世家。靖康乱起,苗傅与张俊、杨沂中等人首归康王赵构。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2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2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