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一路破关杀人,直至汴京开打,宋廷上下还侥幸和约能成,金兵再退。
初九日,金兵猛攻善利门和通津门,在护城河上叠桥取道,被姚友仲用床子九牛弩和石炮击杀不少。
叠桥,在当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攻城战术。首先,用木筏浮于水面,上面铺干柴和苇席,一层一层铺上土,“增复如初,矢石火炮不能入”。此种手段,均是金人逼迫汉人工匠建造。
叠桥不成,金军架设火梯和云梯,其中高大者可高于城墙,梯脚皆用车轴推行,十分灵活。
招术用尽,由于宋朝守军英勇,人立如山,箭下如雨,金军无可奈何。
闰十一月中旬,宋钦宗又亲自巡城,他不顾大雪苦寒,皇帝驰马戎服,露手揎腕,激励士兵守城。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四天,金军攻城愈急。
即使如此,宋使金使仍在交战中相互往来,穿梭复命,百姓莫测其故,不知朝廷到底是战还是和。
宋将姚友仲等人上奏,要求朝廷尽快下决心马上列出条件议和,以为缓兵之计,均不报。其实,金军初来之时,姚友仲就与诸将商议,乘金兵远来疲敝,突发6万精兵出击,出其不意,必能击溃来犯敌人。但当时的宰相唐恪主和议,不让宋军主动出击,丧失绝好机会。
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雪,酷寒。城南有红光横亘,其色如血,至晓不消。金兵乘大寒天气,猛攻通津门、宣化门。最最关键时刻,宋朝使出最后“绝招”,派出“大气功师”郭京作法,“领正元甲兵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大开宣化门迎敌”,很快被金军一扫而尽。
金军安排云梯登城,迎敌官军至此再无战心,虽然排布如云,无一人用命,皆下城遁避,守御官吏相继奔走。
金兵又施火攻,相踵而上。城下,金军铁鹞子方阵开始步攻,鼓噪而行,上下呼应,汴京终于城溃。
宋军士卒下城,投戈散地,四城数十万众弃城而下(只有北城多坚守了一天)。
城内居民惊扰,号呼奔走。溃败的宋国将士不少人怨气冲天,乘乱劫杀,一路上死人无数,连宋将姚友仲也被乱兵所害,将士、使臣、宦官被害者不可胜数。
傍晚时分,金人四处纵火,四个城门尽被烧毁,火借风势,成片的王公大宅和居民住宅被烧毁,城内劫掠杀掳,火光亘天,达旦不灭。
当夜,金兵因为天黑,并未进入城中,杀掠抢劫的“主力”皆是宋朝溃兵。
闰十一月二十六日,东京百姓害怕被城外金军冲入屠戮,一时间30万人奔赴宣德门请甲自卫。宋钦宗仓皇凭城,慰喻百姓。四顾惶恐之际,他头上帽子都掉落下来。百姓怕皇上出走,涕泣挽留:“陛下一出,则生民尽遭涂炭。”宋钦宗也哭,高呼“寡人在此!”士庶号恸。
其实,此时钦宗皇帝若逃,还是有机会。但钦宗怯懦无断,只得告谕百姓说宋金讲和。
京城百姓听说两国讲和,刚刚喘口气。不久,外城的金兵相继下城,在城中大掳大掠。又有凶险小人和地痞流氓做导引,在坊巷放火劫掠,由此,汴京大难开始来临。
城内外居民出出进进,总逃不出一个死字,光掉入护城河淹死的人就有数万。于是,绝望之下,京城内居民整家整家出现自缢、跳井、投火的惨状。
二十七日,金人通知钦宗皇帝不要逃跑,恐嚇说“五百里内围皆吾兵矣”,让宋朝先派宰相出来议事,还要钦宗自己出郊面议“大事”。
二十八日,宋朝派宰相及亲王出城向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道歉谢罪。
城内,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趁火打劫,蔡河、汴河浮尸无数,许多尸体身上几乎没有多少肉,因为城中缺粮,市井公然以人肉当作货物来卖。
缺德的宋朝奸民和败兵勾结外城金人,有的甚至自己剃发打扮成金兵模样(金人与清人一样,皆是剃发打扮),专门冲入皇亲大族家劫掠,烧杀抢劫,无所不为。至夜,被洗劫的居民数万相聚于相国寺,啼号饥寒,一天左右就冻饿而死近万人。
闰十一月三十日,由于害怕金朝索要宋徽宗皇帝后在城外立之为帝,宋钦宗“毅然”亲自出城面见金国元帅。
内城百姓通夕不寐,关心钦宗皇上的安危。
十二月初二,宋钦宗与金酋谈好条件,被允许回城。百姓们见雪中御路污烂不堪,运土填路,顷刻而就。遥见钦宗皇帝黄盖,大家欢呼喧腾,一路传报。
钦宗本人感泣,士庶皆叹惋流泪。先前,金人将破城,宋钦宗怕父皇趁机逃出另立山头,早已派人把徽宗逼迁入大内。至此,父子二人,皆为笼中之鸟,任谁也飞不出。
金军方面,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当然另有打算。
完颜宗翰本名粘没喝,汉语讹为“粘罕”,其父完颜撒改是金朝开国功臣,曾任“国相”,也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堂兄,所以,完颜宗翰于金太祖、金太宗来讲是他们的堂侄,属于皇室血亲。17岁时,完颜宗翰就于军中效力,数次大败辽军,是金太祖称帝的建谋者之一。此后,完颜宗翰随金太祖定燕地,与完颜宗望一起力谋伐宋。
完颜宗望本名斡离不,是金太祖的二儿子,故而又有“二太子”之称。贵为皇子,完颜宗望数领大军出征,把辽天祚帝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金、宋夹击灭辽后,宗望力谏金太祖不要把山西地割予宋朝,宋朝输送的岁币,大半都是交予宗望军分配。“伐宋之策,(完颜)宗望实启之。”
但是,观宋人笔记和史志,都对完颜宗望有好感,似乎这个瘦长个子的二太子是很谦和的一个人,“坏主意”都是完颜宗翰(粘罕)一个人出的,“粘罕应答琅琅,(二)太子唯唯而已”。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位爷当时可能已重病在身,估计也是叔父金太宗继位,身为皇子的完颜宗望一直心里不爽,表情郁郁。转年迁掳徽钦二帝后,宗望于四月即病死。
十二月初三,宋钦宗回宫不久,即下诏命文武百官、僧道父老诣大金军前致谢。完颜宗翰、宗望两人觉得可笑,回报说“军中宿食不便,不烦远到”。转天,金人就派使人入京。检视库府,拘收文籍。大抢大搜之前,金人先派人摸清财产底细。
十二月初五,金军移文宋朝的开封府,大索金帛,并取宋朝河东、河北守臣家属为人质,表示说土地实际移交后会归还那些人的家属。
不久,金人来书,索取蔡京、童贯、王黼等二十个“奸臣”的家属以及李纲、蔡靖、折彦质等先前与金军交战大臣的家属。可叹的是,数位奸臣家属早已贬窜外地,反而逃出一劫,忠臣勇将的家属反而多在京师,城中的宋朝官吏惟命是听,按花名册逮人,一一交与金军。
十二月十一日,金人迫宋钦宗下诏:“金军兵已登城,敛兵不下,保安社稷,全活生灵,恩德至厚。今来京城,公私所有,本皆大金军前物,义当竭其所有,尽以犒军。”至此,可以见出金军放回宋钦宗的真正目的,让这位降帝当敛财主人,替他们收钱。
于是,京畿保甲,尽充差役,三衙使臣分地监督,开始从左藏库和京师上四库搬取金银玉帛,整大车整大车运往金营。在金人压力下,宋朝的有关部门“督责甚峻”,御史台、大理寺、开封府四处捕人,无论王公贵戚、将军家属,皆大刑伺候,按户按人头按级别交金纳银。
平时,宋朝官僚的效率很低,现在,有城外金军长刀大矛抵着,汉奸政府秩序井然,效率变得极高。
十二月十五日,康王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帅府”,有兵万人,分为五军而进,渡河后,驻军于大名。老将宗泽以区区两千人与金兵力战,破三十余寨,履兵渡河。不久,又有宋军勤王兵马赶至,兵势大振。宗泽建议入援京师。
金人胁迫钦宗皇帝,让他写手诏:“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勿动。”诸将皆信以为真,惟独宗泽不信:“敌人狡谲,正为使我军迟留,君父在京,应马上入援。”康王赵构心中自打小算盘,诸将也不敢进攻。于是,赵构遣宗泽先行,把他排挤出指挥中枢。
十二月二十二日,天降大雪,京城内人民冻死无数。宋钦宗下诏,允许军民斫伐万岁山(皇家园林,又名艮岳)树木为柴薪。由于人多,大伙胡砍乱伐,园林中台榭亭台皆被毁坏,轰塌之际,压死不少人,践踏至死百余人,相互殴击至死的又有数百人。
转天,金人又索取藏书经卷,特别是苏轼文集和《资治通鉴》等书,金人指名取索。
不仅把秘府藏书搬空,开封府还把城内的书店全部封门,然后把里面的书都运往金营。
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抢走一千多万匹绢帛之后,金人揭榜于市,再取一百万锭金和五百万锭银,要汴京的宋人“尽行输纳”,否则就杀头。
严命之下,一城骚动,路上都是搬运金银之人。士庶相顾,莫不慨叹。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正月初三,金军以金银成色不足为由,派人入城追索。
正月初十,金人二酋又招宋钦宗入兵营,说是要商议徵号问题。此次出宫,钦宗皇帝深知凶多吉少,对近臣孙傅表示:“我去可能不返,可召募死士二三百人,拥上皇及太子溃围南奔。”
世间最难后悔药,这阵子再想突围,插翅难飞。
此次金人把钦宗皇帝召至营中,只是把他当人质,以对东京进行最后的“挤榨”。果然,金军很快放出话来,只有把金银凑齐,才能放钦宗回城。于是,京城之内,挖地三尺。
为了吓唬汴京居民,金军还揭榜表示,如不把金银全部上交,当遣大军入城搜空。士民相顾失色,莫不疑惧。
熬到一月二十五日,天降大雪,与城破那日相仿,天气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