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理讲,郭药师与女真人有阶级仇、民族恨。降宋之后,宋徽宗亲自在京城接待他,礼遇甚厚,赐以甲第姬妾,数次在内宫宴饮。郭药师本人,很会演戏,宋徽宗让他捉辽朝天祚帝“以绝燕人之望”,老郭涕泣拒绝,表示不忍心追逐昔日“故主”。这一表演,宋徽宗“以之为忠”,更信任这位降将,解自己身上珠袍并两个大金盆一并赐予郭药师。
不久,宋廷拜其为太尉。郭药师凭借宋朝赏赐,筹兵至30万众。宋徽宗听说郭药师一军不改服色,仍旧左袵(汉人右袵),便派童贯大公公以巡边为名,阴察其去就。
童公公到达,郭药师纳头便拜,称之为父。大公公感动,说郭老您官位与我一样是太尉,干嘛行如此大礼。郭药师一脸忠贞:“您就是我再生老父,别的我一无所知。”
而后,郭药师又向童贯演示阵法,喜得大公公眉飞色舞,早已忘记徽宗皇帝让他见机行事把郭药师裹胁回京的诏旨。
待金大军至,郭药师手中虽有精兵数十万,立即敛手投降迎拜,并充当先锋向导,向东京杀来。而后,两次攻宋,郭药师均为金军得力鹰犬。
金军攻太原不下,宋朝军民在张孝纯带领下拼死防守。完颜宗翰边围城,边分出一支兵马仍旧东进。
宋朝忽闻金兵大至,上下乱成一团。徽宗皇帝首先想到的,一是跑,二是和。于是,他匆忙派大臣李邺万分火急往金营讲和。
这位李爷回来后,以自己亲眼所见,在朝堂上大讲金军的强盛:“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狼,下水如獭,其势如泰山”。夸完对方之后,他得出结论:“中国(宋朝)如累卵”,鲜明生动,比喻恰当,一下子获得“六如给事”之职,把开封军民气得够呛。
公元1125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又惊又吓得了半身不遂的宋徽宗把帝位内禅给太子赵桓,自称太上皇。宋钦宗继位,改元靖康。靖康之意,希望国家安定大吉。“太上皇”,当年也才44岁,盛壮之年,又惊又吓,这才不得已内禅退位。
转眼到了1126年。宋钦宗继位,心急火燎,严令宋将死守黄河一线。但是,宋将梁方平等人皆是十足酒囊饭袋,金人还未近前,皆望风而逃,大股大股的金军5天内竟全部安全渡过黄河天险。
在李纲等人的坚决要求下,宋钦宗下诏“亲征”。同时,宋徽宗一行却脚底抹油,往江南方向逃窜。
李纲虽是文臣,临危受命,在东京城外布防,最终致使金军死伤万余,也不能破城。完颜宗望等金军将帅知道不能攻入汴梁,就遣使讲和。
心中没底的宋钦宗看见和约就如同溺水之人看见一根稻草,马上抱住,照单全收:钦宗称金太宗为伯父,原燕云一带的汉人皆归金国,宋朝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予金国,并向金军纳金500万两、银5 000万两的军费。
不仅钦宗主和,朝中大臣多是怕死之人,宰相李邦彦坚决支持和议,中书侍郎王孝迪为了凑齐金银孝敬金军,在朝中一个劲儿吓唬臣僚,倘若不给金银不讲和,金军攻入东京后,“男子杀尽,妇女掳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在这种“大形势”下,宋钦宗派宰相张邦昌为计议使,并遣自己的异母弟弟康王赵构为人质,到金营议定和约。
此时,不仅李纲在京城四周严密布防,四边勤王兵马陆续而至,特别是西北名将种师道、姚平仲相继率劲卒赶至,他们皆主张不与金人讲和。
种、姚二人及其手下的西北精兵,一直与西夏交仗,故而作战经验丰富,比起京城禁兵,见过大场面和真敌人。
姚平仲首先布置奇袭,想夜中劫营,不料,城内的宋朝主和派故意把消息泄露给金人,偷营失败。金军统帅完颜宗望大怒,派人斥问宋朝为何失信。钦宗皇帝又怕,下诏罢免李纲和种师道的职务,谢罪之余,马上完成了三镇的交割条约签字仪式。
东京城内,民众沸腾,百姓冲进各处宫门,太学生陈东率数万人诣阙上书,要求重新复用李纲等人,并指斥“六贼”祸国,罪不容诛。
城外的金人得了三镇和无数金银,见来援宋军日渐增多,怕夜长梦多,见好就收,便收兵而去。
汴京被围一个多月,终于暂时逃过一劫。
趁京中百姓闹事,宋钦宗本人深恨父皇徽宗左右的一帮奸佞之臣(特别是好几个人一直想动摇自己的太子之位),便下诏先处理了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等人。不久,钦宗下诏远流蔡京,处决了蔡攸兄弟。
宋钦宗上述举动,一方面是平民愤;一方面是报私怨。
宋徽宗东南之行,逃跑路上,群臣从行的越来越多,大多是他当国时的宠臣。特别是蔡京和朱勔,二人在江南经营数年,根深蔓广,完全可以拥宋徽宗至江南自成一国。
宋钦宗很气愤,针锋相对,连下数道诏旨以抵销父亲徽宗皇帝在当地自颁的“圣旨”。各地官员望风乘旨,开始慢待宋徽宗这位“退休”皇帝。
徽宗皇帝本来在江南民间因多年“花石纲”就没给人留下好印象,一行人沿途又大肆侵扰百姓,处处怨声载道,民变一触即发。最让徽宗皇帝及其左右揪心的,是童贯带来的数万“胜捷军”,这些人基本都是西北人,他们大老远背井离家跑到江南,都不想再走,郁郁思乱。
徽宗皇帝当然知道从前江都的隋炀帝是因何而死,天天心惊肉跳,不得已,只得率众人向回转。
金兵撤围,宋钦宗更加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便逐一下诏,削除徽宗皇帝从前的旧人,并最终把童贯也解决掉。
徽宗皇帝回返途中,又想去河南府(洛阳)暂住,被钦宗一口回绝。钦宗再“仁懦”,也不能容忍父亲在洛阳“另立中央”。
失势的宋徽宗丧家犬一样返回汴京,左右几个亲随太监也被钦宗下令扣押,然后被软禁在龙德宫。
成了高级囚徒的宋徽宗一下子“英明”起来,他深知金兵会再来攻城,哀求儿子钦宗皇帝准许他去洛阳招兵买马。宋钦宗好不容易成为真皇帝,岂容老父出京抓兵权,断然拒绝父亲所请。无奈之余,宋徽宗建议钦宗皇帝,父子一起到江南一带“巡幸”,即赶紧撤离汴梁这个四战之地,又遭拒绝。
失势的徽宗皇帝每每在书信中尊称儿子为“陛下”,自称“老拙”,仍不能打动忍受惊怕多年的儿子钦宗。
阴历十月十日天宁节(徽宗生日,其实他是阴历五月五日生人,当时风俗,此日生人极不祥,故改为十月十日),钦宗皇帝不得已去龙德宫为徽宗祝寿。徽宗皇帝本人先自饮一巨觥,然后亲自斟酒与儿子。钦宗的随从忙踩他脚跟,暗示皇帝不要饮此酒,害怕酒中有毒。于是,钦宗皇帝坚执不饮。徽宗皇帝见此,号啕大哭,掩面入宫。
而后,钦宗下令严密封锁龙德宫,徽宗再也无法得知宫外的任何消息。
此外,宋钦宗为和议,贬李纲出外,派康王赵构持国书使金议和,行至磁州,宋将宗泽力劝赵构不要前去。于是,赵构折转南下。
1126年秋,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重新集结军队,依样画瓢,又分两路往汴京杀来。太原被围一个月,军民死伤惨重,终于被金军攻下。不久,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也被金人攻陷。差不多同时,身在京师的宋朝名将种师道忧愤而死。
阴历十一月,金军杀至河阳(今河南孟县),河对面,有宋朝大将折彦质率12万宋军扎营候阵。金军玩心理战,架起几百面牛皮大鼓,连夜派人轮流猛敲,声声不息。转天一早,竟然发现折彦质与十来万宋军跑得一个不剩。兵不血刃,金军又渡过黄河天险。
折彦质,乃宋初开国大将折德扆后代,祖上世为云中大族,党项人血统,为宋朝立功颇丰。折彦质本人,武将家子,又是进士出身,真说得上才兼文武,第一次汴京被围他就积极勤王,后来又辅助李纲赴援太原,与金人血战。黄河守战,宋军兵将多怯,未战即溃,折彦质也无可奈何,只得随溃兵而走,并因为大败被贬至永州安置。宋高宗南渡后,折彦质被重新起用,后因反对议和,他被秦桧排挤出朝。绍兴三十年,折彦质病逝,“每以家世忠节不得归中原为恨。”
折德扆有一女名折赛花,曾率兵打败辽朝的耶律敌烈,此事见当时的笔记小说《吴中金石记》,正史不载。折与“佘”音近,折赛花变成“佘赛花”,又演变成“佘太君”,最后被评书艺人拉郎配,与杨家将弄在了一起,演义成“杨家寡妇征西”。
阴历十一月十八日,汴京戒严。近城居民闻知金兵再来,肝胆摧裂,流离迁徙,不绝于路。又有天生坏种的宋军军士和民兵乘机作乱,烧房毁屋,抢夺财宝。
阴历十一月二十日,宋军探马数百人出城游探,为金军前锋兵杀掉。惊恐之下,宋钦宗忙遣耿南仲使河东,聂昌使河北,向金国交割城池,并示乞和之意。金兵压境,兵临城下。
阴历十一月二十三日,由于形势危急,宋廷命京城内军人、保甲、百姓,甚至僧道徒众也要上城守御,任命了一大批四城守卫官员,机构重复,指挥混乱。
过了两天,金兵前哨尖兵已在开封城外纵马,士庶莫不惊惧。
二十六日,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两支金军合军,屯于汴京城下。
来攻的两路金军共十万多人马,一路上又驱掳役使汉人,在汴京城下运石伐木,大造攻城器械。
1126年的十一月是闰月。闰十一月一日至三日,宋钦宗分别亲临南城、西城和北城,鼓舞斗志。皇后本人也与宫人亲自缝制衣被和护领棉套,分赐将士。
闰十一月初四到初六三天,金兵猛攻通津门、宣化门、善利门,矢下如雨,炮石当空,楼橹摧破。幸亏宋将姚友仲在三门内设“拐子城”,加强防御工事,金兵才未能攻破三门。
金兵再来之前,就有人上言,汴京形如卧牛,金人至,必猛击卧牛头部。但没有人做任何防御措施。幸亏姚友仲此前有拐子城设防,否则,城池早就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