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六:(镜头移转)婢女单登听见帐内寂然数刻。有穿衣声,互吻声,舒服叹息声。忙移步至原处侍立。
场景七:萧皇后一脸绯红,整衣而出,恢复皇后尊严,唤单登道:“赵惟一酒醉不省人事,替我叫醒他。”
场景八:单登入帐内,叫赵惟一多遍,男演员作沉醉状。最后,忽作醒转状,连忙起身,拜辞萧观音皇后。
艳戏演至此,如果萧观音春风一度,拿赵惟一这么一个“有用郎君”消消火也就算了,死无对证,即使有孕,大可说是真龙之子,当时又无DNA鉴定术,谁也不敢怀疑皇后的肚子。
偏偏萧观音女作家脾性,作首《十香词》,暗中赐予赵惟一。赵惟一也是个轻浮不知天高地厚的浪子,手持《十香词》向同事朱顶鹤显摆。肯定出于“同行是冤家”的心理,朱顶鹤劈手夺过萧观音手迹,又派老婆清子追问当时值班的宫女单登。事已至此,不露才怪。
耶律乙辛正千方百计谋陷太子,而太子亲妈萧观音此刻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估计耶律乙辛高兴得当时会一下跳起来大叫“天助我也”!
人证,侍婢单登,赵惟一,伶官朱顶鹤;物证,艳诗《十香词》及含有赵惟一姓名的《怀古诗》。
两证齐具,辽帝大怒,命张孝杰与耶律乙辛穷治其狱。
张孝杰,是辽朝的汉人高官,曾为进士第一名,官至北府宰相,封陈国公,是汉官中最受尊宠的一位。他是一个佞臣,注定会和权相耶律乙辛大相表里。加上萧观音一案实情实据,皇帝被戴大绿帽,千古罕有。
狱成,萧观音被赐白练巾绞死,赵惟一被族诛。这赵小伙,小脑袋就舒服了一小下,换来大脑袋搬家,连同三宗亲族全都被当成西瓜,闹市开切。
临自尽之前,萧观音乞求面见辽道宗,不许。怨悔之下,遥拜宫禁,作《绝命词》一首。
赋诗完毕,自挂东南梁。一缕幽魂,飘向阴间去也。
《绝命词》其实也是一首哀怨的“自供状”,何者?其中“虽衅累兮黄床”之句,表明女作家确有“偷汉子”之事。但辽人风俗犷野,与老公以外的男人有那么一两水并非太大事情,坏就坏在萧观音的老公是“当今圣上”,又是受“封建汉化”极深的多情男作家,故而绿帽之罪,难逃一死。
皇后因偷汉子而死,皇太子耶律浚的地位马上岌岌可危。
除掉萧观音后,耶律乙辛等人仍旧心怀惴惴,因为太子耶律浚并未马上被废掉,还有当皇帝的可能性。宫廷护卫萧忽古等人恨耶律乙辛专权,密谋杀掉他。事发,数人被捕下狱。时为殿前副检点(御林军副指挥)的耶律乙辛心腹萧十三乘间对耶律乙辛说:“现今太子犹在,民心所向。大王您在朝内基础不深,现在又有诬死皇后的嫌怨。如果太子得立,大王您将如何是好,应该从长计议啊。”
一句话点中耶律乙辛的心头事,他叹息道:“吾忧此久矣。”
于是,耶律乙辛等人密谋陷害皇太子,就派护卫太保(御林军支队队长)耶律查剌诬告耶律撒拉等人密谋弑君,迎立太子。这第一次诬告没有成功,查了半天没有任何实据,耶律乙辛及其党羽只得作罢。
按常理,诬告是不小的罪过,何况对象是当今太子。但刚刚过去的萧观音一案使辽道宗很愤怒,明诏百姓众官皆可上言告密,言者无罪。因此,耶律乙辛诸人并未因告发不实而获罪。而且,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只有千方百计证明太子有罪这一条大路可去。
不久,已升为殿前都检点的萧十三又派牌印郎君(仪仗队长)萧讹都斡亲自到辽道宗面前“自首”:
“耶律撒拉等人确实想谋反,小臣我也预谋其中,本来是想杀掉耶律乙辛等人,立太子为帝。为臣害怕事发坐诛,所以来自首求活。”
眼见身边平日鞍前马后举仪仗的侍从官首告,辽道宗不由不信,连忙下诏派有司鞫审。
在耶律乙辛安排下,被诬众人皆被屈打成招。
为了完全打消辽道宗的怀疑,耶律乙辛在有司庭院内“公审”数名犯人。三伏暑天,涉案诸人身负超重的枷锁,身后又有卫士用细绳勒住这些人的脖子,每每到犯人快窒息时才稍稍松手,“人人不堪其酷,惟求速死。”
因此皇帝派来复查案件的太监问这些人还有什么话要说,个个都讲“谋反是实”,别无异辞。
惊怒之余,辽道宗派人把皇太子耶律浚囚于别室,命耶律燕哥鞫审。
太子当然连称冤枉,上言道:“吾为储君,尚何所求!公当为我辩之。”
但耶律燕哥和萧十三一样都是耶律乙辛死党,伪造了太子认罪的状书,上呈辽道宗。
道宗大怒,诏废太子为庶人。并下令把太子关押在上京。人的感觉就是复杂,从前夫妻伉俪和美恩爱,辽道宗看见太子肯定是喜欢得不得了;现在绿帽一顶头上撂着,看见耶律浚就会想起他那红杏出墙的妈妈。这样的心理,太子不能不厄运当头。
母后刚刚以白练上吊而死,心中血眼中泪皆未干,就已经轮到自己被人一勺烩掉。被押出宫门时,耶律浚仰天叹息:“我有何罪,竟至于此!”
墙倒众人推。气势汹汹的萧十三叱喝这位昔日的皇太子快些进入槛车,随后一脚把门踢上,押往上京。
堂堂昔日皇太子,按理说沦落如斯,软禁起来也罢,却被这一帮奸贼以砖石垒砌其囚所,禁止旁人探视。
不久,耶律乙辛害怕太子东山再起,派两个壮士潜入囚所把时年20岁的年青皇太子活活掐死。此两人为向耶律乙辛复命,还用快刀割下太子首级,装在匣子里星夜驰回给耶律乙辛验察,领取封赏。
耶律乙辛的死党、上京留守萧挞得给上报说太子因病亡故。
辽道宗听见儿子死讯,却也悲从中来,想起昔日父子亲密之情,下诏命太子妃返京。耶律乙辛抢先一步,派人伪装成盗贼,在半路杀掉了太子妃,免得她面帝诉冤。
辽道宗时代的皇后案及太子案,尤其是后者,株连甚众,一方面是耶律乙辛等奸臣排挤异见,陷害忠良;一方面也确实是辽国高层的党同伐异之争。朝臣互为朋党,非此即彼,杀来杀去,屡兴大狱,造成巨大的内耗,也是导致辽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又过了两年,辽道宗大康五年(公元1079年),耶律乙辛开始失宠。一次,道宗出猎前,耶律乙辛奏请留皇太孙于京都。忠于王室的大臣萧兀纳上奏“窃闻车驾出游,将留皇孙,苟保护非人,恐有他变。果留,臣请侍左右。”
至此,辽道宗忽然转过味来,觉察到耶律乙辛朋党阴谋的气味,于是带着皇太孙一起外出,并由此开始怀疑耶律乙辛,下诏降其王爵为郡王。
大康六年,辽朝把奸臣张孝杰削贬至安肃州,断掉耶律乙辛的左膀右臂。大康七年,辽帝下诏把张孝杰削取为民,并以“鬻禁物于外国”的罪名,把耶律乙辛逮捕,将其浑身挂满大铁链,囚禁于来州。
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身陷囹圄的耶律乙辛还不老实,想乘间逃奔宋国,被辽朝下诏缢死。
也真是一报还一报。当初皇后萧观音一条白练挂美人,老头子如今也是一根脏臭的牛筋被人送上西天。
公元1101年,萧观音的孙子耶律延禧继位,是为天祚帝。为了替父母报仇,他派人发掘耶律乙辛、张孝杰、萧十三等人坟墓,戮尸解恨。同时,下令族诛这几个人的宗亲,以他们的族产分赐天下。
这几个人当中,以张孝杰家中财产最多,他在世时有一次与亲戚喝酒作乐,说:“无百万两黄金,不足为宰相家”。至此,百万两黄金与亲戚宗族一时化为乌有。
殿角泥香留萧字仍旧花铃深夜语——萧观音身后的辽朝国祚
辽道宗耶律洪基1055年即位,在位46年,至1101年才驾崩,时年70岁。如果是个锐意治国的皇帝,活到古稀之年肯定是王朝福分。但辽道宗在位日久,沉湎酒色,虽然在写作方面有那么几下子,真正的文治武功都很不及格。特别是他统治后期的皇后案、太子案,株连甚众,大臣戮死,从根本上伤动了辽朝的元气。
皇帝爷爷一死,萧观音的孙子,时年已经26岁的耶律延禧即位。
估计是承袭了爷爷奶奶的显性遗传,耶律延禧既像萧观音那样能歌善诗,又像耶律洪基一样酷爱打猎,渔色不已。
现在的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有一个安固里淖旅游区,在辽朝时其地名为鸳鸯泺(安固里淖蒙古文原意也是鸳鸯湖的意思),是辽国帝王最喜欢游猎的地方。
当时的鸳鸯泺美丽似仙境,湖水充盛,草原广阔,走兽成群,飞禽四集,环境还没有因垦荒而遭到破坏,比起今日的情景要壮观百倍。据《辽史》所记,仅此一处,天祚帝在位时就带大队人马来过7次,“捺钵”游猎。契丹语“捺钵”即“行营”的意思,在王都之间往来巡视,除游猎取乐之外,同时处理政务。
天祚帝耶律延禧身上游牧民族天性难改,很喜欢打渔射猎。当时的鸳鸯泺湖广八十多里,水面飞禽无数。天祚帝常派成群的卫士以鸣鼓惊吓飞禽,待湖面上方的天空遍布天鹅等禽鸟时,就会亲自纵放一种名叫“海冬青”的猛禽。
“海冬青”是一种隼类猛禽,能够由人饲训,放飞后直飞霄汉,搜寻目标后,会箭一般直落,以利喙啄落天鹅。辽帝左右卫士此时会蜂拥而前,手执尖锐的“刺鹅锥”一阵乱捅,获得第一只鹅头的人会获以丰厚赏赐,皇帝也会“与民同乐”,大摆“头鹅宴”。
好玩是好玩,但谁也不曾想那爪白体健的大鸟“海东青”正是辽国灭亡的“勾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