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坐稳帝位,周世宗朝廷搞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治河、通漕、扩建汴梁都城,并命大臣们以《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开边策》为题,各抒己见,广开言路,以削平天下,恢复唐僖宗之前的中华境土。同时,为了富国强兵,周世宗对佛教加以禁抑。诏下,后周境内当年就废寺院三万多,僧尼还俗六万多人。

不久,“唯物主义”者周世宗又下诏命民间融销铜佛像铸钱,以充国用。他对侍臣讲:“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耶?且吾闻佛志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周世宗是中国古代历史灭毁佛教皇帝“三武一宗”中的一位,但他不滥杀,不滥废,有理有节,就连不轻易评述历史的司马光也大加赞叹:

“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至此,政治、军事、经济基础都奠立,周世宗就开始了他南征北讨的伟大事业。

周世宗的西进与南征

五代后期,群臣大多守常偷安。而后周的比部郎中王朴,神峻气劲,有谋能断。他所上的《开边策》,句句中的,字字合意,周世宗览之拍案称绝。

当然,周世宗自有主见,不是完全接受王朴之议先进南唐,而是命大将率兵西进,先击后蜀,立收秦(甘肃秦安)、凤(陕西凤凰)、成(甘肃成县)、阶(甘肃武都)四州。当时的后蜀“皇帝”是孟昶,大惧之下,致书请和。幸亏当时周世宗不以蜀地为意,让孟昶这个“土皇帝”苟延残喘数年。后来孟昶得知周世宗击破南唐,又遣使想“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周世宗仍旧不答理。孟昶也恼,愤愤说:“朕为天子郊祀天地时,尔犹作贼,何敢如是!”其实,孟昶的“天子”,其实只是一个小盆地的天子罢了。

下一个大目标,就是南唐。周世宗用了近三年时间,三次御驾亲征,终于使南唐李璟称臣,尽收长江以北土地。

言起南唐,当时是大词人李璟当政。看见李璟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笑了,肯定知道这个“文学家”打不过柴荣那个“政治家”。

在此,顺便简单交待一下南唐的历史。

唐朝末期,军阀杨行密占有江淮地区,后为“吴国”;军阀钱镠占有两浙地区,即“吴越”。吴越始终未称帝。

杨行密的发迹,得益于唐朝节度使高骈军中的内乱。这位杨爷是庐州合肥人,最早是通信兵出身,史载其一昼夜可行三百华里,真可称“神行太保”了。杨行密以救高骈为名,步步为营,杀掉当时横行江淮的军阀孙儒。朱温觊觎江淮,杨行密不服,老朱打了半天得不到便宜,奈何老杨不得。

公元905年(唐天佑二年),杨行密病死,其子杨渥袭位,但大权掌握在徐温和张颢手中。

上下猜忌,徐张二人先下手为强,杀掉杨渥,推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为弘农王兼准南节度使。不久,张、徐二人又生龃龉,徐温杀掉张颢。

徐温禀政后,学孙权立吴国,推杨隆演为吴国王,不再以唐朝藩王自居。徐温死后,其义子徐知诰执政,更进一步,推杨溥为“皇帝”。

没过多久,徐知诰索性推倒吴帝杨溥,自己做皇帝,并假称是李唐后代(尊太宗李世民儿子吴王李恪为远祖),改国号为唐,自己改名叫李昇。

其实,这位爷既不姓李也不姓徐,原本姓潘,平头百姓一个。战乱时期,父母相继饿死,他得由徐温养而为子。

李昇称帝后,休养生息,勤俭治国,轻徭薄赋,为政还算不错。公元943年,李昇因服食“仙丹”中毒去世(这死法倒是像极了正宗李氏唐朝皇帝)。老哥们活得不像唐朝皇裔,死得倒百分百相似。

李昇死后,其子李璟即位,在位十九年,南唐在他手里由盛而衰。

李璟早期,先进攻福建的闽国,有得有失,消耗了大量国力。当时,恰巧中原的后晋灭亡,杀伐大乱,如果南唐没有把力量全部陷在福建,大可北伐占据中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沙陀人刘知远抢先,建立了后汉。

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南唐趁“老邻居”楚国马氏家族内乱,发兵直指,竟然也灭掉了“十国”中重要的割据政权“楚国”。

福兮祸兮,没过多久发生军变,南唐丢失了南大部分土地。看看描绘当时南唐宰臣韩熙载的《韩熙载夜宴图》,就可以想象到南唐“文怡武嬉”的时政。

史载,“唐主(李璟)性柔和,好文章,而喜人侫己,由是诌谀之臣多进用,政事日乱。”

周世宗征南唐,正是在这种时局下开始。

周世宗显德二年春,他下诏亲征。

周世宗在近三年多的时间里,联合吴越钱氏家族的兵力,屡战屡胜,最终占领光、寿、庐、舒、濠、泗、泰、通等十四州六十个县,共二十多万户,长江以北,尽为中原王朝所有。至此,大一统的曙光,重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李璟被迫放弃帝号,改称“国主”,并进献犒军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钱十五万贯、茶五十万斤、米麦二十万石,尊后周为正朔,敬受后周“历日一轴”,完全以藩臣自居了。

过了三年,李璟郁郁而死,其子大词人李煜继位。

在李璟向周世宗称臣后,十国中最弱小的一个“荆南”(南平)国王高保融很乖巧,觉得上贡称臣还不够,派亲弟弟高保绅入朝来见周世宗。

见南平王送其弟入朝为“人质”,周世宗大喜,赏赐高保融不少金银财宝。

南平的“开国主”高季兴本是僮仆出身,为后梁太祖朱温所喜,养以为子,当时叫“朱友让”。朱温死后,领兵于荆南的高季兴兴起割据之意。后唐灭后梁,高季兴惧而入朝唐庄宗,并向庄宗“献计”灭前蜀。后唐庄宗大悦,以手拊其背而赞赏他。老高很会讨好人,在袍子上让人用金线绣了个“金手印”,四处炫耀。同时,他也怕唐庄宗杀了他,在归途中连夜斩关而去。后唐灭亡时,先前灭蜀的后唐军从蜀地搜刮有金帛四十多万,被老高全部劫取。

高季兴死后,其子高从诲袭位,仍被后晋封为南平王,子袭父业,德性也一样。后梁时,南汉、闽、楚三国皆向梁国朝贡,路过荆南时,往往财物贡品被劫夺。如果有人发兵加讨,高从诲就把财物返还,一无愧色。

后来,南汉、闽、蜀等割据政权皆称帝,高从诲挨个向这些邻国“称臣”,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目的是为了获取赏物,当时人称高氏父子为“高赖子”。而向周世宗大献殷勤的高保融,正是高从诲之子。

待高保融之子高继冲时,慑于宋朝皇威,他自率将吏宗族五百多人入朝,结局非常不错。

人虽赖,下场不赖。

此外,听说江南强国南唐屡战屡北,南汉“皇帝”刘晟忧形于色,吓得他遣使想向后周“修贡”。

南汉的第一位“土皇帝”是刘隐。此人军将出身,唐末趁乱自立为清海军留后,不断向朱温行以重贿,得为一方藩镇节度使,占据岭南。后梁建立后,进封南海王。刘隐病死后,其弟刘陟即位,见后梁离乱,中原多事,便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史称“南汉”,

刘陟穷奢极侈,占据一方,肆行虐酷,常有炮烙、刳剔、截舌、灌鼻之刑。此人还妄自尊大,称呼中原帝王为“洛州刺史”。

刘陟病死,其子刘玢继位。子肖其父,多行淫虐,不久就被其弟刘晟和刘昌密谋杀掉。

刘晟自己坐上帝位,改元应乾。与父兄一样,刘晟荒暴异常。数年之间,他把自己近二十个弟弟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此人还喜亲自行酷刑于人,号其刑讯室为“生地狱”,热油锅、碎剐床等等,凡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酷刑,里面应有尽有。

刘晟天天以酒为水,终日酣醉之中,连他的宠爱伶人尚玉楼也不得好死。一次,半夜饮酒高兴,刘晟口渴想吃西瓜,便置之于尚玉楼脑袋上,一刀劈下,连瓜带人劈成两半,刘晟也不知,只是感觉口中西瓜汁又浓又红又咸……刘晟在位十多年,饮酒过量而死。

其子刘钅长继位,时年十七,改元大宝。这个小子有样学样,虐类其父,昏庸过之。刘钅长以为群臣因各有家室不能尽忠于他,一切政务皆委以太监,发现有才的读书人,皆阉割后任用。所以,南汉的士子最倒霉,只要考取了前三甲,只有“金榜题名时”,再无“洞房花烛夜”。他们披红挂绿戴喜花之后,就被拥入蚕室割去小鸡鸡。

刘钅长平日最信任的是太监许彦真、女巫樊胡子以及商胡进贡的一个波斯舞女,哪位大臣得罪这几个人,下场只有一个——族诛。同时,宦官劝刘钅长:“先帝所以得宝位传陛下,正因尽杀群弟。您也应该效法先帝。”刘钅长大以为然,把几个弟弟杀个干净。

这么一个酷虐的王朝,由于山高皇帝远,远隔岭外,自刘隐至刘钅长也经四世五主,近六十年,最后被北宋灭掉。这一大家子投降后被迁至开封,刘钅长得封恩赦侯,竟得好死。

所以,后周世宗柴荣大败南唐后,当时的各个小国吓得肝胆俱裂,纷纷示好不迭。

南唐向后周称臣后,派宗室李从善及大臣钟谟入贡。周世宗问钟谟:“江南现在还治兵守备吗?”钟谟小心翼翼地回禀:“唐王已臣服大周,不敢再在边境治兵修守。”周世宗摇头,说:“昔日两周为仇敌,现在亲如一家,大义已定,君臣分明,应无嫌猜。然而,人生难期,后世之事不可测知。你回去转告唐主,趁我在位,完城廓、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后代多做考虑。”

得此“指示”,南唐国主才敢修葺城池,增守戍兵。

在大伪奸雄纷出的五代乱世,周世宗这种推诚布公、宏规大度的高尚人格,几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中华帝王,周世宗的人品当为上之上者。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2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2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