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魏元忠老臣,仍有机会面辞武则天。他深深一拜,说:“臣老矣,今向岭南,十死一生,陛下他日必有思臣之时。”

武则天沉吟。

魏元忠怒髯皆张,指着站于武则天御榻两侧的张易之、张昌宗,怒斥:“此二小儿,终为乱阶!”

二张兄弟闻言,忙下阶跪倒,拍胸打滚,自称冤枉。

看见两个心肝儿“驴打滚”,老妇人心不忍,忙喝斥:“魏元忠,赶紧离开!”

不久,张氏兄弟猖狂至极,武则天也烦,想教训一下他们,把张氏哥五个全部关押起来,经过御史严查,兄弟五个皆收赃暴横,应予免官。

武则天几天没用张氏兄弟,身上想得紧,便亲自上朝,问在座诸相,“昌宗有功吗?”

宰相杨再思听出弦外之音,忙回禀:“昌宗合神丹,圣上饮服有验,此为莫大之功。”

于是,武后赦免张昌宗罪,复其官职。

此次实际上是小打小闹,踹一脚赏口肉,武则天把小情夫们也玩弄于股掌之上,并非真想整治他们。

长安四年底(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居于长生殿,身边只有张易之、昌宗侍侧。

老妇人老病之身,仍然带病坚持与两个美男子“工作”,把两哥们儿当药引子,真是越老越混。

二张兄弟见老太太病重,忧恐交加,但只知道引用党援。关键时刻,他们忘了当初吉顼出的主意:“拥戴嗣君李显”。

公元705年正月,武后病危,两小伙居深宫。

别人不知不急,满朝正直的大臣们忧心如焚。

凤阁侍郎张柬之、崔玄,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等五人密议,准备诛杀二张兄弟,以除帝国心腹之患。

议定,五人皆文官,手中无兵,要想成功,必须得有军将,尤其是禁卫军将的帮忙才能成功。

于是,张柬之找来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

两人坐定,张柬之问:“将军居北门枢要之地,有多久了?”

“三十年了。”李多祚答。

“李将军您富贵荣华,贵重当世,应该感怀大帝(高宗)恩重吧?”张柬之又问。

李多祚泣下沾衣:“死也不忘!”

这位将军祖先是靺鞨酋长,附唐多年。李多祚骁勇善射,以军功累迁右鹰扬大将军。高宗时代,命他进讨黑水靺鞨(金、清之祖先)。由于李多祚本人也出自靺鞨,他最终诱其酋长,置酒高会,杀掉贼酋,立得大功。后来,他带兵为唐朝讨室韦、契丹的叛乱,升至右羽林大将军,领北门禁卫兵。

张柬之劝说道:“将军既知感恩,当思报效。现太后病危,小人居侧,东宫太子乃大帝亲儿,宗社危急。将军果有报恩之心,今正其时也!”

李多祚指天地发誓:“苟利国家,惟公所使!”

说动李多祚的主力禁军,其余就容易得多。张柬之委任心腹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以桓彦范、敬晖以及李湛皆为宫中禁军首领,准备起事。

事前,桓彦范、敬晖二人谒见太子李显。当时,李显为侍母皇疾病,于北门起居。所以,见他也很容易。二人向李显说明来意,得到允许。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癸卯日,张柬之、桓彦范、崔玄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多人急行至玄武门占领宫中战略要地(此玄武门是洛阳玄武门,与长安皇宫的玄武门一样重要)。同时,派李多祚、李湛以及驸马都尉王同皎率人往迎皇太子。

时已至此,李显倒打起退堂鼓,显示出此人和他老爸高宗是一根藤上的软瓜。

他隔着门,哆嗦着说:“圣躬(武则天)身体不适,此行怕有惊动。公等且止,待日后再说。”

王同皎急了,说:“先帝以宗社付殿下,却横遭幽废。人神共废,二十三年矣。如今,北门、南牙,诸将士同心协力,诛凶竖,复李氏社稷,希望您速至玄武门,以慰众望。”

李显不答。

左羽林将军李湛高声道:“诸将弃家族性命于不顾,与宰相等同心协力,匡辅社稷,殿下奈何不哀其至诚,忍心置他们于死地。我等微命,诚不足惜,愿殿下自出止之。”

得悉文臣、武将皆出力,李显心中小算盘飞了半天,终于勉强跟随众人,一起往玄武门进发。

古人讲求师出有名。有了李显这么一个“大招牌”,行事就变得非常容易。王同皎把老胖太子抱上马,众人随后,直冲玄武门,与附近集结的张柬之等人合军,斩关而入,一直冲到迎仙宫中武则天养病的长生殿。

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刚刚给老太太揉完身子喂完药,听见外面稀里哗啦满院子兵甲刀剑以及军靴声,急忙出门观瞧。

灯笼高挑,没走几步,只见明晃晃数百刀剑左右上下竖砍横劈,两个美男子立时变成血淋的尸块。

武则天刚迷糊睡着。猛惊醒,忽见床围满是手执刀剑的军将,众人脸上、身上以及甲胄上溅满鲜血。

“谁在作乱?”武老太太惊问。

“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杀二人。称兵宫禁,臣等死罪。”李湛回答。

李湛是武则天当皇后的心腹李义府少子。李义府病死于流放地后,武则天念起昔日旧情,把他一家子又接回京城,优先抚恤。因此,看见李湛如此说,武则天叹气:“爱卿亦是诛易之军将?我待汝父子不薄,何至于是!”

老妇人喘了几口,转头又对一直哆哆嗦嗦不敢抬头的李显说:“哦,也有你份儿,那两个小子既然已经杀掉,你可以回东宫去了。”

桓彦范进前施礼,朗声道:“太子怎能再还东宫!昔天皇(高宗)以爱子托付陛下,今年岁已长,天意人心,久思李氏。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武老太太不答。她心中黯然,知道事势如此,只能让太子复位。

看见崔玄也一身戎装、手持长剑,武则天沉脸对他说:“别人皆因人而进,惟有爱卿你是朕亲自提拔,也参加此事呀?”

崔玄丝毫无愧,回言:“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

于是,众人连夜派兵逮捕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就地处决。五个兄弟的首级,全被高悬于天津桥南。至于张氏兄弟同党,也一并逮捕入狱。

中宗即位,复国号为唐,大赦天下。自此,“大周”消失,天下重归李氏。

唐中宗拜皇弟相王李旦为太尉,加太平公主号为镇国太平公主。李唐皇族昔日被杀被废者,子孙皆复宗室属籍,量叙宫爵。

一年多前,中宗爱子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和妹夫武延基三人饮酒,聊天时,聊到了张氏兄弟出入太后卧室之事。其实,三个人也是好奇,老奶奶这么大岁数,还能干那个,真让人奇怪。这些私房话,很快为人所告,武则天大怒,孙子、孙女敢议论老奶奶我的“性生活”,这还了得,她唤中宗大骂。中宗惶恐,回东宫后,马上逼儿子、女儿自杀。李重润死时,年仅十九岁。永泰公主还是一尸两命,当时她已经身怀有孕。

无论老妇人如何阴毒,武则天毕竟是自己亲妈,唐中宗把老太太“徙居”上阳宫后,仍率百官上诣,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老妇人躺在床上,眼瞪上方虚空,充满怨毒,却也无可奈何。

病榻缠绵,武则天又拖了近十个月,年底才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年八十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感慨,总结了武后一生的隐忍残暴,得出一个结论,武后,真千古未有之大残忍人!

如此残暴无情的妇人,当时和后世亦有不少辩护者,认为武则天时代是“僭于上而治于下”,其人仍是“杰出女政治家”,并以户口增长为例,高宗永徽年间只有三百八十万户,武则天死时,唐朝增至六百二十万户——笔者认为,这些发展,皆是高祖、太宗治下,特别贞观之治后的发展惯性使然,如果没有武后侫佛、滥封的骄侈淫逸,唐朝本来应该会更兴旺才是。

而且,武后成为“天后”以后,即她掌握真正的国家大权以来,唐朝对外势力也开始有萎缩迹象。670年,唐军败于吐蕃,安西四镇一并丢失;670年和676年,安东都护府两次从平壤撤至辽东及新城。677年,高句丽旧地的汉官基本撤回。674年,新罗日益坐大,唐朝已经力不能及。678年,吐蕃日强,唐朝只能以“无好将”的借口不敢出兵。696年,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又叛,武周出兵,整支军队竟全军覆没。而后,突厥的默啜又借势力而起,搞得武周朝焦头烂额。

东晋名士刘惔与王濛外出游玩,至中午也没吃饭。有一个相识的小土豪见二人近至家门,忙准备满满一大桌子好饭菜。刘惔拒绝入席。王濛劝说:“聊以充饥罢了,何必推辞呢。”刘惔正色道:“绝不可与小人作缘!”

当然,东晋门阀士族,清高自诩,确有不近人情之处,但刘惔“绝不可与小人作缘”,也发人深省。

当初,假使高祖李渊不贪那位文水土豪武士彟几顿美餐、几两银子,拒腐蚀,永不沾,也不会与老武这样僻远的小财主搭上界。日后,李渊为帝,酬谢旧人,对武士彟一家人还真不错,给官给钱,以为就可以了此宿缘。殊不料,这武家胖丫头,凤鸟入宫,多少李氏皇子龙孙,皆成血肉尸块,唐朝几乎香火不续。

究其最初因缘,恰是李渊占小便宜,“与小人作缘”,社稷几乎不保!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1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1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