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在平阳公主指挥下,他们攻克武功、始平等好几座城池,而且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最后兵数达七万人。

李渊听说后,大喜过望。唐军过黄河后,他马上派柴绍直趋华阴与公主会师。

而后,公主与柴绍各置幕府,亲率万余精兵共围京城,其营号为“娘子军”。(兵士都是男卒,只是以公主名义才这样称呼)。

攻克长安后,李渊封赐这位军功赫赫的女儿为“平阳公主”,逢年过节的赏赐,也数倍于其他女儿。

武德六年,平阳公主病逝。高祖命以大辂、麾幢、虎贲等仪仗恭行丧礼,并加前后部羽葆鼓吹。

宫廷太常回奏说:“依礼,妇人丧葬无鼓吹。”

高祖李渊说:“鼓吹,军乐也。先前公主亲执金鼓,对立国有克定之勋,非一般妇人能比。何得无鼓吹!”

按“明德有功”的谥法,唐廷给这位公主追谥曰昭。

柴绍、平阳公主夫妇二人,都有功于李唐社稷。其子柴哲威袭封谯国公,次子柴令武尚巴陵公主,又是一位英俊驸马。

高宗永徽年间,在长孙无忌审理下,柴令武竟株连进房遗爱谋反案中,这位亲上加亲的贵公子,被朝廷从卫州剌史任上锁送京城。他半路自杀,仍被戮尸,其兄柴哲威远贬交州。巴陵公主赐死。

由此可见,无论怎样贵显,牵涉入皇族里面的政治争斗,哪管你母亲为皇女皇妹,父亲为开国功臣,终归不免暴死。

太原从龙 晚节不终——邳公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李世民正妻文德皇后的族叔。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一路上攻城陷地,此人多参与其间。高祖即位,封薛国公。玄武门之变,他站在李世民一边,率兵与李建成余党大战。

太宗即位后,以宫女赐之。贞观年间,长孙顺德居官贪婪,几次被削爵,最后病发身死。

李世民仍念旧情旧功,赠荆州都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封邳国公。(死后改封)

出身寒贱外恭内诡——郧公张亮

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务农为业。

史载,张亮“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隋炀帝大业年间,他投李密瓦岗军,因告密而获得信任。后来从属李勣,在李勣投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勣、房玄龄把张亮荐给李世民,为秦王府车骑将军,逐渐大受宠任。李世民与太子、齐王争位时,派张亮到洛阳一带,广结当地豪杰以待时变。

齐王李元吉向高祖李渊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因此他被唐廷逮捕,严刑拷打下,他倒一直没把李世民招供出来。

太宗践位,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

自贞观五年起,张亮被召回朝,历任御史大夫、金柴光禄大夫,贞观十一年改封郧公。

张亮为人有明察之能,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动若有神,抑豪强而恤贪弱,颇有政声。

后来,张亮在怀州新娶妻子李氏,淫悍又好巫蛊左道,干预政事,渐渐张亮的名声就被这妇人败坏掉。

由于曾诳骗侯君集老哥们,套出对方有“反意”,侯君集被杀后,张亮因有“先见之明”,迁为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唐太宗伐高丽时,张亮随军,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

张亮屯兵于建安城下时,其属下士兵多出去打柴找吃食,营垒未固。忽然,高丽一大队人马杀到,军中士兵张皇失措。张亮本性怯懦,真正冲阵临敌的场面几乎没有经历过,看见敌人杀入,他坐在胡床上,瞪眼直视,一句话都说不出。老哥们吓得目瞪口呆,连逃跑都想不起来。

他手下将士见到这情形,反误以为张总管临危不惧,一时间胆气冲天,都稳下心神挺身斗敌。不久,其副手又及时赶到,鸣鼓奋击,竟大破敌军。过后,此事传到太宗那里,李世民也知张亮没有将帅才能,并无责备于他。

贞观二十年,有人告发张亮讲过“有弓长之君当别都”的谶语,加上他私招义子五百人,有谋反之嫌。

太宗对张亮畜养五百壮士之事极其愤恨,虽然其“反形未具”,仍下诏处斩,籍没其家。

侯君集地下有如,知道张亮这老哥们也到地下与自己相聚,可能会为之一笑。(事见侯君集事传)

摧凶克敌 恃宠矜功——陈公侯君集

看见侯君集三字,总想起少年时代听单田芳评书《隋唐演义》中那个瘦小枯干、行事如水浒中鼓上蚤时迁一样的偷儿。成年后,细读《唐史》,发觉此公和演义中人大不相似。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史载:“性骄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可见,他是个二吊子弓马玩家,但肯定机谋方面有过人之处。

在李世民秦王府中,侯君集极受信任,数从征伐,累军功封全椒县子。玄武门之变,侯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后,立封潞国公,赐邑千户,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李靖伐吐谷浑,侯君集与任城王李道宗为副手。一路上,侯君集进献不少奇计,都为李靖采纳,大破敌军于库山;他与王爷李道宗自为一军,从南路挺进,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估计是当地人起的名字,从前汉军肯定于此战死不少),经途二千余里,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连途转战,过星宿川,一路上数次与敌大战,每战必胜,获牛马无算,斩获颇丰。此后,他统领兵士一直行军,直到北望积玉山,观黄河源头,然后凯旋,与李靖一军会于大非川,平定吐谷浑。

贞观十一年,改封陈国公。转年,拜吏部尚书。

侯君集行伍出身,入秦王府后才开始读书。由于禀赋聪颖异常,他竟能典选举,定考课。

出则为将,入则参政,为时人所叹美。

侯君集一生最光辉的事迹,当属他独担重任,率唐军平灭高昌的壮举。

高昌,就是汉朝时候的车师。此地距长安以西四千三百里(从唐书),有三十一城,先都交河,后移至高昌,是西域大国,有胜兵万人,土壤肥沃,麦果丰饶,以葡萄酒知名。

隋朝时,朝廷封高昌王鞠伯雅为车师太守,弁国公。唐高祖武德三年,伯雅死,其子鞠文泰嗣位,遣使告哀,高祖派使臣前去祭吊,正式承认了其藩贡国地位。

鞠文泰开始还很“孝敬”,经常贡献奇珍异兽白玉盘什么的,还上贡过一对大狼狗,能曳马衔烛。贞观四年,鞠文泰还亲身入朝,回去时获赏赐甚厚,大打秋风而回,其妻还被赐姓李,封常乐公主。

按理说鞠文泰亲朝天子,又获巨赏,应该安心臣服才是。但此人在朝贡时经过唐朝西边久经战争之地,见人民稀少,城邑空虚,心中就升起轻唐之念。渐渐地,鞠文泰把西域诸国经过高昌前往唐朝的商人和贡使都扣押起来,暗中和突厥人勾结,攻打唐朝另外的西域属国伊吾。

不久,他竟胆大妄为,和突厥连兵进攻唐朝另一属国焉耆,拔克三城,尽掳男女而去。

焉耆王上表告状,太宗大怒,说:“高昌数年无状,没有尽藩臣之礼;其国中模仿我大唐,设置官号;今年岁首,万国来朝,文泰独不至。高昌还不断拘押西域来使,离间邻好,所谓恶而不诛,何以劝善!”

贞观十四年,太宗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人,率领突厥等西域归附军数万人征讨。

当时,唐朝众大臣都以为行经沙漠,用兵万里,恐难取胜。而经高昌界处绝域,得之难守,不如不伐。

太宗坚执不从,侯君集身受皇命,浩荡而来。

鞠文泰做梦也想不到唐朝会真的出兵,他常对左右讲:“我先前去唐朝贡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假使唐兵攻伐,军队人数多,路上不能有足够的军需供给;如果兵发三万以下,我高昌力能制之。加之沙漠艰险,唐军即使能来也疲惫至极,我以逸待劳,不用忧虑啊。”

等到听说唐军已到达碛口,这位西域名王一下子惶骇无计。未见唐兵,竟活活吓死。其子鞠智盛嗣立。

侯君集率军至柳谷,侦察兵报告说鞠文泰这几天就要下葬,其时高昌国人毕集。诸将要求趁发丧时起兵突袭。侯君集独表异议:“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辈恭行天罚。如果我们趁人发丧时偷袭,非问罪大国之师所为!”

于是,唐军全军整装,鼓行而进,类似拿破仑战场上那种双方光明正大的进击。

高昌大兵汇集于田地城,城坚墙厚。高昌人起初还有斗志,固城自守。

侯君集军队携带了威力巨大的撞城车和抛石机,巨石飞空,尖车推城,很快就一攻而入,俘获男女七千多口。接着,大军前行,直逼都城高昌。

鞠智盛无奈,来信乞怜,表示说:“有罪于天子者乃先王,今已无罚丧身,我本无罪,望候尚书哀怜。”

侯君集回书:“如能悔过,应束手投降!”

鞠智盛还不肯投降,侯君集命人填其城壕,大发抛石机,并树十丈高楼,于楼顶指挥抛石机落点。巨石纷下,高昌守兵顿成肉泥。早先答应和高昌里外为援的西突阙兵,到此时还影都没有,他们自已的部落西逃千余里,哪还顾得上邻家。

计穷之下,鞠智盛出城门投降。

侯君集马上分派兵马,接连攻灭其余城池,平灭高昌,带着俘虏的高昌国王及将士、刻石勒功而还。

此次远征,下高昌三郡、五县、二十二城,得人口三万七千七百户,马四千三百,其国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

非常值得人玩味的是,侯君集军到之前高昌国内有童谣流唱:“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灭。”鞠文泰当时让人搜捕初唱者,最终也未抓获,不知是何人所为。

唐太宗以高昌故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留遣兵马镇守。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小说在线阅读_第1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赫连勃勃大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第1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