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所以凤凰苗族虽然自嘉庆十年被“痛加剿捕”,禁革椎牛后不再大张旗鼓地椎牛祭祖了,但祭祀还是需要的,他们仍用“小做”的方法来祭把祖民。

苗民对自己的原始宗教始终坚守着,但也不意味着固执的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的意识的改变,巴岱雄和巴岱扎这两种苗老司的形成和分工,不仅仅是苗人的宗教活动变得更繁杂,我们也看出更有创造性。

巴岱是腊尔山苗疆(苗族东部方言区)对祭祀、习俗与社会活动仪式主持者的称呼,各种汉文典籍和方志材料中又有巫师、鬼师、祭司、老司、老师等不同的称呼。长期以来,巴岱不仅是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结构中的核心人物而且是掌握苗族传统社会权威的族老、寨老和理老,在苗族民间社会享有极高的威望。

腊尔山苗疆“巴岱”分出了“巴岱雄”与“巴岱扎”两支。我们知道 巴岱熊是苗民自古对自己巫师的称呼,而巴岱扎的引入,和儒、道、释诸教在苗区的传播有关,外来宗教的传入为“还摊愿”在苗区的流传 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苗疆传播的道教流派主要是正一派,苗疆腹地的凤凰厅于明万历间兴建了“玉皇阁”( 清咸丰年间更名为“ 万寿山”

, 山门嵌有“ 万寿丛林”

四个金字) , 阁势磅礴, 环境优美, 景色宜人, 纵横宽广, 占地约二千多平方米。山门外有池塘一!二I , 周围安有十八个岩墩, 示意“ 十八罗汉朝玉皇”

。旧时每日拂晓,阁上钟声悦耳, 响彻全城, 故有“ 山寺晨钟”

之美称。明末清初该厅又增建武候祠和三官阁各一座。道教活动大致可分为经常性和季节性活动两大类。经常性活动多系为治丧户作法事, 诵经追悼, 寄托哀思;季节性活动一般是正月谢坟祭祖, 二月谢土驱邪, 七月初七追悼, 十月燃天蜡祈求吉祥如意。夏季久早无雨或遇病疫流行, 地方群众集资请道士打蘸求雨驱邪, 祈求五谷丰登, 送瘟神、消灾祸、保康泰。

《凤凰县志》载: “ 明洪武年间, 佛教伴随着流官的到来而传入本县。”

但佛教在苗区的盛行当是清代。清世祖福临诏谕天下:“ 帝王敷治, 文教为先; 臣子致君, 经术本。”于是着力将喇嘛教推广至全国各地, 苗疆在改士归流后出现佛教的大兴时期。 凤凰厅在此期间建寺庵十八座, 永绥厅十五座, 乾州厅十九座。嘉庆年间傅鼐提倡“以神道设教, 补政令之不及”使故佛教更得到空前发展…各寺庙均有定期庙会, 如一年一度的观音节、孟兰盆会、拜忏等, 信男信女纷沓而至, 少者数十人, 多者数百人, 佛事活动异常热闹。佛徒多是出身寒微或为看破“ 红尘”

之人, 三年修行期满, 便去沅湘间的“ 师傅”

处受戒, 回后坚持“早晚功课”, 朝暮焚香念经拜佛。

明清两代在永绥、凤凰、乾州、沪溪、保靖、古丈、麻阳等七厅县共建书院九所, 厅学七所, 义学( 馆) 一百五十三所及多座祭祀孔孟的堂阁( 乾、凤、永三厅每厅一阁) 。它们在宣传儒家思想、普及儒学教育、传播汉语言文字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原来“ 文风疏陋”

的苗族腹地, 清代有了诗书之声, “ 邹鲁之风”

;原来苗族人民普遍不懂汉话, 和汉人诉讼还要请个翻译人员, 至清中叶后很多人都能通晓汉语了; 苗族中还涌现出一批谙熟汉文化的举人、秀才。

“巴岱雄”与“巴岱扎”对苗民的巫事活动进行了分工。两者在信仰对象、所执仪式类型、执仪方式上都有所区别。

巴岱专门负责祭祀祖先、“神”,或使用法术驱赶恶鬼,但巴岱雄与巴岱扎分工不同。乡间俗语称:“巴岱雄管死;巴岱扎管生”。

巴岱雄“管死”,意即巴岱雄总是处理人死后的事物。巴岱雄负责葬礼,为新亡人招魂,使其可以回到祖先的住所,并进而成为能够享受儿孙供奉及护佑后人的家先。除此之外,他们承担一切祭祀祖先、祖神的仪式,每个苗族人都知道,巴岱雄是唯一拥有召唤、安抚苗族祖先灵魂能力的人。同时,巴岱雄亦被称为“文教”,原因在于他们通常以敬献酒食、祈求、安慰等方式执行仪式,而很少使用“兵马”、“法术”。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小说在线阅读_第2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ahad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第2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