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科考来临,可以预支膏火,还能帮垫卷费,这充分体现了苗疆书院奖励政策的灵活性。乾嘉苗乱之后,民苗普遍贫穷,苗疆官员唯恐因此而阻民苗读书向上,于是除帮助解决卷费和松动膏火的支出。

嘉庆十四年(1809年),苗疆地方官吏奏请“将凤乾永麻沪保六厅县,生童之录取者,又四厅县岁科试童生者,列前十名者,又凤乾永沪麻五厅县,均田归公百亩以上之本身及子孙,并原奏凤乾永沪麻五厅县,首先出力绅士之子孙,以上该生乡试,各给盘费银十两,该童赴府厅县考试,各给盘费银一两,院试各给盘费银四两。”对于苗族生童,则更显照顾。同年的奏案内批准,“苗童则无论是否前列十名,凡赴县厅府院试者,各给盘费银一两,苗生则无论科试之录取,正案与否,凡赴乡试者,各给盘费银十两。”如此优厚的盘费支持,对于生童而言不仅仅是一份鼓励,更是一种诱导。

甚至还明确,“均田大户、后裔生员有志观光亦照给盘费谷石”,可见即便是抱着走过场的心态,官府也是支持的。因为苗疆官吏认为苗疆生童,只要经历了这种场面,都能够“益臻向化”,且“砖培养苗疆寒峻,振起文风之道,似有裨益”。

用今天的话是,你只要去参加科举考试,我就给你路费,至于考得上考不上都不重要了,你哪怕抱着出去玩一玩都是好的,因为你在这个过程中也开阔了视野。

用物质奖励来推动苗疆士子投身科考的办法,还不仅仅局限于生员和童生,举人得到的帮助更大。“边字号举人会试,历照旧章,由道捐给银四五十两不等,并劝令屯苗兵勇,每名帮银一钱,或谷一斗,以作路费。至田字号苗举人赴京会试,照民籍举人例,给与公车银两之外,再由道酌给盘费,由是亦劝兵勇等,每名帮谷一斗。”作为苗疆的高级知识分子,举人入京参与会试所享有的经费照顾自然不会少,而且从数目上看,依旧体现了照顾苗生的倾向。另外除了地方官员出银资助外,还广泛动员屯苗兵勇助资。据统计,至嘉庆十年(1805年)以后,苗疆的苗兵与屯兵总数基本维持在12000人的水平,即便是每人出银一钱,加上道台捐银,每次亦有宾兴之资近1300两,这样即使是分摊至数人之手,亦是一笔不菲之资。

随着后来苗疆会试人数的增加,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这一标准变得更加明确。在此年的《议筹善后案》内核定,“嗣后凤乾永保四厅县,新中举人,暨田字号新中举人,会试人入都,按由道署屯防,每人给发盘费谷二百石。二十九年(1849年)援案详准,凤乾永保四厅县,拔贡朝考入都,每人给发盘费谷一百二十石。

当然,到了清朝末期,苗疆书院也必然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面临转型的必然。苗疆最主要的四所书院皆是官办书院,无论山长延聘、膏火川资抑或是生童取入的主动权都牢牢掌握在道台手里。后来苗疆虽多有士绅筹资创办书院,这些书院较于官办书院亦相对自由,然仍不免受官府的束缚。再则科举取士的人才录用体系,使得书院变成了科考的培训班,最终只能在近代科考的式微中,踏上改制的道路。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合奏请《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主张首先应“设文武学堂”,清廷采纳了这一主张,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下诏,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次年三月十五日,又将山东抚臣袁世凯所拟试办章程颁行各省。随后,苏、浙、皖、湘、粤各省督抚学政都先后奏陈改设学堂情形。

就这样,书院向近代学堂转变,显然成为了苗疆发展近代教育的必由之路。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凤凰厅之尊经书院改为资治学堂,藏书添加时务西学诸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遵湖南抚院《改书院为学堂》令,保靖县署将雅丽书院改为保靖县雅丽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署又按湖南抚院制定之《学堂办法三则》的规定,复改其为保靖县高等小学堂4等等。书院承载起了苗疆教育向近代化转型的重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亦成为苗疆新式学堂赖以存在的前提与基础。

特殊的科举录取政策—苗疆边额

其实自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始,当时还是属于湖广的苗疆,各级地方官吏也不遗余力的为苗疆学生争取更多的学额和举额的照顾。地方官员就己开始倡导给予苗疆相应的教化政策倾斜。然而,直待到嘉庆十二年(1807年)后,这样的举措才以“成宪”的形式被各级地方官员遵行下来,并逐渐凸显出更为实际的意义。

我们回过头来看雷公山苗疆,这里对苗民特殊的科举政策扶持实行得更早,可以追溯到贵州设乡试考场成功的时候。

贵州建省前,诸事吃亏。本地不能开科乡试(设乡试科场),考举人要跑到邻省应试,便是一例。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几级。童试设在县、府,考取者名秀才(秀才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贡生)。乡试设在省城,考中者称举人。会试在京城,考中者为贡士。殿试是皇帝召集贡士亲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称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

以上情况可知,乡试是很关键的一级台阶。乡试中举,晋京参加会试,才有希望金榜题名天下扬。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小说在线阅读_第2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ahad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第2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