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按照苗族的说法,嘉庆元年(1796)五月,福康安、和琳所部向连台山、爆木营以东苗区发起疯狂的进攻,并将大营移往补丁寨与鱼笼寨交界的一个叫窖总团的山头。但是在苗族起义军勇猛地反击下,清军伤亡惨重,据说当时清兵开餐时每人要丢一个铜钱以便清点人数,福康安初到窖总团时,开餐丢的铜钱有四水桶,但到后来仅剩一水桶,清军伤亡之惨重由此可见一斑。身经百战的福康安从来未碰到如此难堪的局面,于是恼羞成怒,亲自出马督阵,苗军杀来,被鸟枪杀死在军中。福康安死地离窖总团十里地,恰好叫背儿山,当地人后来把此地改名为“贝子岩”(福康安此时刚被封为贝子)。

而清朝廷则是另一种说法。由于到苗疆以来战事不顺,特别是嘉庆元年清军直取平陇(苗民起义根据地中心)迅速结束战事的意图遭到粉碎,昼夜不停地作战使福康安的身体终于垮掉了。从四月下旬开始,福康安胸膈涨闷,不思饮食。四月最后两天及五月三、四日,清军在廖家冲与数百坚持在“山巅石卡”的义军相持不下,福康安抱病指挥了战斗,未获任何突破,福康安终于病倒了,五月初五又患了“泄泻”,“日夜十余次二十余次不等”。在服了皇上钦赐的藿香正气丸、几六合定中丸后,略有好转,但“胸膈郁,饮食不进”之症并没有丝毫改变。尽管和琳飞札从铜仁、秀山调来一些良医,但经诊视脉息,“据云是积劳之体,用心太过,元气早亏,兼患时瘀,表散滋补,俱难为力。”嘉庆元年五月十三日酉刻,当夜幕降临苗山的时候,统帅福康安“神色更变,呼吸顿微,四肢蕨逆”,终于在郁愤中死于山高沟险的腊尔山苗疆战场。

历史已经远去,两种说法现在已经很难再有定论了。但是苗族没有文字,苗族的说法只是在代代相传的传说故事中;而清朝档案却保存有清军副统帅和琳、云贵总督勒保、湖南巡抚姜晟等各路清军大员奏报福康安病情、死讯的奏折,形成了证据链,在历史考据中资料似乎更扎实可信些。

清乾隆《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福康安(公元1754-1796年),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字瑶林,号敬斋,清高宗孝贤皇后侄,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赠郡王衔傅恒子。

对于福康安的死,乾隆帝悲痛万分,挥笔写道:“到处称名将,功成勇有谋。近期黄阁返,惊报大星流。自叹贤臣失,难禁悲泪收。深恩纵加增,忠笃那能愁。”然后,又下旨追封其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福康安死后,和珅向太上皇乾隆启奏,允和琳暂代军务。乾隆当即下令和琳督办军务。和琳继任清军统帅,为怕动摇军心,和琳决定对福康安丧事秘而不宣,派总兵张玉龙带领一支清军将福康安灵柩送往贵州铜仁,自己则继续向乾州和平陇起义军的中心地盘进剿。

乾州和平陇已经处于四面围攻之中。为了减轻敌军对乾州、平陇的压力,石三保带领部分人马从龙牙、半冲起身,途经水田(今保靖县水田区),与吕洞山区苗族起义军首领石把山汇合。石把山建议在水田建立根据地,扩充势力。水田为一山谷,东有文笔峰,南有岩人岭,西有将军山,地势较为开阔,能攻能守。

石三保在水田住了些天,又听说水田东北哄哄寨地势险要,可以作为长远的基地,而恰好哄哄寨头目龙子贵原来与石三保有一定的交情,五月十八日,石三保亲自来到哄哄寨,哄哄寨是一个类似于孤岛的山区,四周分别有龙隆河、乌苏河、水田河和哄哄河四水环绕,哄哄山上还有十来个村寨,而且十分富有。石三保非常喜欢这里,就想在这里创建根据地。不想原来哄哄寨头目龙子贵已经暗中投降了清军,于清军总兵张廷彦和苗族起义军的叛将张廷中一起设下了埋伏,他假意拥护石三保为“苗王”,将石三保骗往坳溪。坳溪离保靖县地仅十几里,途中要经过一个叫“岩对岩”的险要关隘,石三保刚到此地,突然清军伏兵尽起,将石三保擒获。石三保的随从进行了拼死抵抗,杀死了十数名清军士兵,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石三保被龙子贵献至保靖县城。当时的保靖知县赵应勋急忙为龙子贵奏请了功。而水田一带的苗民听说哄哄寨头目龙子贵拿献了苗族起义军大头目,便倾寨而出与哄哄寨仇杀。

石三保被俘后,苗族起义军的形势进一步恶化了。和琳从西面补丁一带进攻平陇几个月难以突破,便率领主力绕道东进,连破马鞍山、尖云山、黄连坡、晒谷坡、窑灰坡、两头田、头炮台,毁乾州城外木栅石卡七十余处。永州镇总兵苏灵也从镇筸城绕道北上,与广东将军袁敏汇合,攻打乾州城外各寨,乾州形势危急。

乾州地势平坦,易攻难守;而平陇四面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且山间有九龙河流经,腹地平坦开阔,寨子很多,能够容纳大量人马。此时乾州已经很难守住,吴廷义、石柳邓经商议后决定撤离乾州城,在将军械粮盐运往平陇后,嘉庆元年六月十六日,苗族义军烧毁了城内衙门、粮仓、军营,毁了四个城门,撤离了起义根据地中心—乾州城,从乾隆六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攻克乾州城到嘉庆元年六月十七日失守,历史上的第一个苗族政权在这里存在了一年零六个月。

清乾隆平定苗疆图:《收复乾州》

图说:《收复乾州》记录了和琳在该年六月攻克乾州,画面上数路清军汇集乾州城门外,他们冲过大溪上木桥,将最后抵抗的苗民砍杀。

没成想,福康安死去仅仅过了三个月后,清军第二任主帅和琳这时却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由于受瘴气而染病身亡,当时年仅44岁。

和琳(1754年-1796年),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希斋,号华坪。大学士和珅之弟,清朝名将。乾隆时由生员补吏部笔帖式,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四川总督等职。

和珅听闻此事,伤心万分,做了《悼亡诗》十五首来悼念胞弟。和珅在诗序中写道,“言不成声,泪随笔落,聊以当歌。”我们这里引用其中的两首:

其一:

“看汝成人瞻汝贫,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谁是将来送我人。”

其二:

“同胞较我三年少,幼共诗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至今音问藉鸣鱼。”

乾隆皇帝得知和琳染病身亡,命将和琳晋赠一等公爵,准许后代世袭;并且准许和琳家建专祠祭奠;谥忠壮,赐祭葬,命将其牌位放在太庙由朝廷按时祭祀。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ahad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第1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