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段被秦简简文复活了的硝烟弥漫的秦代历史,也得到了相关史料的佐证。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80年)“司马错发陇西,因巴蜀之兵以攻楚,拨黔中”。司马错入蜀,秦人由涪陵溯乌江而上到今天的贵州松洮一带。由乌江入酉水不过几十里,然后沿酉水而下威胁楚的江南,确实是很有眼光的战略部署。

巴人的碾转迁徙——廪君蛮、板楯蛮深入武陵

在来自中原的三苗集团一路艰辛走向沅水流域之后,也就在这时,战国秦汉之际,一支来自巴蜀的民族也在辗转走在前往五溪的路上。

迁徙五溪的民族中,沿沅江而上的盘瓠蛮(三苗)和沿酉水而下的巴人是两大主要部落,他们后来构成了湘西苗族和土家族主要来源。

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神秘古国。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史上,对“巴族”史的研究是有较大困难的,因为有关“巴”的历史文献就那么一点点,且互相矛盾,近几十年来学者都翻遍了,仁智互见,各说各的,自成一家,自圆其说。而出土文物能直接说明“廪君”和“板楯”的又极少。

在浩若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成书于东周时期的《山海经》却有五篇有关巴国、巴人的记载,它可以说是揭开巴国起源之谜的钥匙。

《山海经�6�1海内经》载:“西南有巴国。太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宋人罗泌《路史�6�1后记》上的一段话:“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昭,后昭生顾相,降处于巴”。

巴是一个地域名称。巴人,是泛指生长在巴国和巴地范围内的所有人,以及从巴迁徙至其他地方的人,而可以不论其本来族别如何。《华阳国志�6�1巴志》甚至根本找不到一个被名为“巴”的民族。这里长期存在着多个分散的部落国家,其中记载较为详尽、国力较强大的有宗姬之巴、板楯之巴和廪君之巴。

巴王族源出廪君,此说影响较大。廪君史迹最早见于《世本》, 此书早已亡佚,刘宋范晔《后汉书�6�1巴郡南郡蛮传》记载虽然夹杂了一些神话,但讲明了廪君巴人的起源地区,风俗习惯,迁徙路线,是研究廪君巴早期历史最重要的资料。他们流居今长阳武落钟离山的时间,最迟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即夏代初年,似乎尚处于原始社会晚期。“未有君长”而又急需一个领袖,于是选择了“掷剑”和“浮舟”的办法来决定。同时,他们当时穴居野处,没有定居,更未出现农业和畜牧业,生活来源依赖于原始采集和狩猎。因此,他们不得不经常迁徙,以寻找新的食物来维持生活。

廪君蛮由武落钟离山沿清江西徙以后,曾经在以今恩施为中心的鄂西地区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似乎立城恩施,建立过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巴方”小邦,以至夏禹会盟都有他们参加,力量跪弱的巴方小邦,当然经受不了殷王朝强大军队的讨伐。于是,他们不得不再度西迁,沿着清江到达了今川东地区,定都于积(今涪陵),其时当在殷商后期。而廪君的一部分部落,发展成了后来的板楯蛮,又称賨人。

按照这些记载,廪君蛮和板循蛮都为川东和峡江地区的土著族群,而且板循蛮见于《巴志》,廪君蛮五姓中又有“巴氏”,可见他们都与先秦的巴有关。板楯蛮先民的分布地域与廪君蛮先民的分布地域十分接近,前者分布在川东北嘉陵江上游和渠江流域,北至汉中,后者发源于鄂西北竹山,它们都居住在称为巴的界域内,所以它们都是巴人,尽管其族群有别,来源不同。

川巴板楯蛮的主要兴盛时代,似乎是在战国时期。但也是进入战国,秦、楚更加强大发展,巴国在清江流域的故地被楚国吞食,在鄂西北及陕南的势力也被楚、秦所逐。战国中叶,楚已进一步掠夺巴在川东的许多地方,到周慎王五年(公元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灭之。“仪贪巴蜀之富,因亦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至此,巴子国即告灭亡,随之,板楯蛮也就四散了。他们中的主体部分,虽也在西汉时期活跃了一段时间,但经三国到魏晋,便逐渐消失。

然而,事物的发展都不是那么绝对的。川巴板楯蛮也不会同化得那么干净。就在秦惠文王的那次吞并战争中,其中有板楯蛮的一支,被冲溃了,进入了五溪,即沅水和酉水流域。此事在许多历史书籍中均有记载。《三国志�6�1黄盖传》在谈到“武陵蛮”时,早就说过这里有“巴、醴、由、诞”,巴居首位。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云:“辰,蛮戎所居也。或曰:巴子兄弟入为五溪之长。”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说板楯蛮并不是巴人,而是濮人的后代,甚至是江西入五溪的那一支汉人的后裔。

但我们从今天酉水流域土家族为流传的一些文化习俗来看,也足以证明板楯蛮或賨人进入了五溪土家地区。

在土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与虎联系在一起,“忌虎”是他们的特性。永顺、保靖、龙山一带,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打虎匠”,视白虎为“凶”神,必须“赶杀”而后快。他们还忌“虎”字,酉水原有虎滩,“最称险绝,土人忌虎字音,用猫滩以代之。”而在他们的迷信活动中,最恨者也是“白虎神”,凡新生婴儿,生男三天之内,生女七天之内,都必须备鸡肉酒食和香纸腊烛,请土老师到家里来“赶白虎”。不满周岁的小孩,还要时时刻刻提防被“白虎罩了”。每带小孩出门,为防止被“白虎”所害,还要用黑烟灰在小孩额上划一“十”字,并在小孩背窝里放一把剪刀作杀虎武器。在凤凰县杨姓土家地区,每到惊垫时,还要在堂屋中央用石灰划一大弓箭,以防白虎进屋为害。在葬俗上,湘西土家群众普遍在死者住房周围插上多副竹弓竹箭,说是防止“白虎”来咬尸体。这些习俗,与历史上专以弩射白虎为事的川巴板循蛮是何等惊人的相似。川巴板循蛮系西徙后的廪君蛮后裔,而湘西土家族则来源于川巴板楯蛮无疑。

楚子灭巴,巴人流入五溪之地这是历史的事实,但这则史料也受到质疑。如依此史料所载,廪君五姓迁入了五溪地区,并“各为一溪之长”,因“号五溪蛮”,那么整个五溪地区就是以廪君巴人为主的巴人世界了,五溪蛮就可与巴人划等号了。事实上,五溪地区一直是盘瓠集团活动的地域。与廪君巴人从来关系不大,直到战国末秦灭巴蜀,才有部分板循蛮迁入,也仅限于五溪北部之酉水流域。而廪君与百濮相近,崇尚白虎,与盘瓤全无干系,其后裔为今之土家族。

这就是问题所在。就目前所发现的巴文化遗存的时间和量来看,一是巴人流入的规模有限,巴文化并不足以取代土著文化和楚文化;二是其流进五溪的地域较为广泛;三是巴人进入五溪之时,该地早已有土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并有与之相应的土著文化。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小说在线阅读_第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ahad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湘西记忆之一——苗疆第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