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百九十五)

三十六.这次是真的反攻了

日本军队是一支很古怪的军队。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设独立空军的国家就只有日本。对日本的军事组织影响上极深的英国和德国是从一开始就有了独立空军,美国在一开始虽然没有独立空军,但航空兵力量的区分也十分清楚:除了舰载机是海军的以外,其余陆基航空兵不是陆军就是陆战队,和海军没有什么关系,领导权握在后来战后改编为美国空军的美国陆军航空军手里。

日本人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有一支独立的空军,而且还想过起码三次。第一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20年,第二次是德国空军独立的1935年,第三次是陆军航空总监山下奉文中将考察德国以后的1941年。

但都没有成功。

简单地说来,因为这三次都是陆军提出来的建议,所以海军不干。其中第二次的空军独立行动影响最大,那次是在后来在中途岛海战中殉舰的飞龙号大佐舰长,当时是海大教官的加来止男中佐和后来的第六航空军少将参谋副长,当时的陆大教官青木乔少佐联名提出的。因为这两人在陆海军中都以航空专家而闻名,所以即使是海军当时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来了。但是海军航空本部长山本五十六中将最后还是不负众望地粉碎了这个空军独立的阴谋。

为什么海军决不能能容许有独立的空军存在呢?这得到陆海军的高级精英军官们仕途晋升上的不同上去找原因。陆军大,海军小,因此大陆军的军官们加官进爵比小海军要快,到了将官级会有两三年的差别出来。比如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少将是1890年生人,海兵40期毕业是1912年,吊床号第9名的宇垣缠晋升中将是1942年11月,而陆军这时晋升中将的人是1892年生人,1914年毕业的陆士26期。海军高级军官们能够更快地晋升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海军弄得更大,所以决不肯交出航空兵这一块,海军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的航空兵,怎么能再分出去弄得大家升不了官呢?结果还是各干各的航空兵,各有各的飞机。

1944年1月6日,在拉包儿的海军航空兵几乎已经绝种的时候,陆军在干吗?陆军动用了750架各种飞机在东京举行了大检阅,想告诉国民们:日本的天空是安全的,有陆军航空兵在呢,除了这些飞机,陆军在满洲还存放了大量飞机,至于南洋的海军处境怎么样与陆军有什么关系?南洋是海军的守备范围,陆军就是管国内防空的嘛。

前文说到过的情报参谋堀荣三的父亲堀丈夫当过航空本部长,是陆军航空的大先辈,堀丈夫的后任是山下奉文,再接下来是东条英机。堀丈夫认为山本五十六就是日本航空兵力的癌,就是有了山本五十六,海军陆军的航空兵兵力才无法合并。

不但合并不起来,而且各自的飞机好像还就是为了不合并才造出来的,比如相当于海军的零式战斗机,陆军有一式战斗机“隼”。可是除了没有任何零件能够通用之外,这两种战斗机的区别比任何人能够像出来的都要大:要抬起机头,零战是向后拉操纵杆,而一式战斗机则是向前推,这样飞零式的海军战斗机飞行员就飞不了一式。从瓜岛战后期开始陆军航空兵进驻拉包儿以后,在南太平洋不少地区有陆海军的航空兵同时存在,但是陆海军航空兵从来没有过协同作战,原因不仅仅在陆海军的不和上,就算陆海军想进行协同作战都无法进行——因为零战和隼之间没有任何通讯手段。

还有一个由于陆海不和而产生的日本军队特有的奇观。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海军没有什么像样的陆战队,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日本陆军则有一支很具规模的海战队,这就是日本陆军的所谓“船舶工兵”部队。

这支后来干脆又从陆军工兵里独立出来成为“船舶兵”的独立兵种在最后战败时拥有30万人,再稍微努把力就能够赶上真的海军了。

山本权兵卫在甲午战争开展以前还知道海军有运送,掩护和支援陆军登陆的任务,但后来海军忙于八八舰队,把这个任务给忘了,到再一次想起来的时候,已经干不了了。1937年12.8淞沪抗战的时候第十军的第六,第十八和第114这三个师团是11月5日在杭州湾登陆的。日本海军无法支援那次登陆,结果是陆军船舶工兵用了近两百艘被称为“大发”的登陆艇才把这三个师团的11万人运上岸。

(能运载7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12吨物资,被称为“大发”(大发动机艇)的日本陆军用登陆艇)

而这个“船舶工兵”的由来还是在上海,1932年8.13淞沪抗战时,日本的第11师团在七了口登陆时就遇到了兵力如何从运输船上运到陆地上的问题,陆军自己到是有这种被称为大发,中发和小发的各种登陆艇,但怎么把这些登陆艇弄到登陆现场又成了一个问题。而海军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热情,于是陆军就准备自己干,海军一听陆军自己要干就很开心地提供技术支援,因为这样能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为是登陆艇,无法下锚,所以大发的靠岸方式是稀罕,很变态的,不用锚,而是用两个人趴在岸上拉,叫做“人间锚”)

这一干就直接干到了变态的地步。

日本人有一种喜欢在东西上加入所有能够加上的功能,而不去管其有用无用或是到底有多少用的习性,现在的家电汽车全是这样,当年搞船也是这样。

本来陆军只是想搞一种装登陆艇用的船,搞到一半发现这种船大,飞机都能装,那就再装上几架飞机,飞机不好卸,就再加上火药弹射器,飞机能够直接从这种本来的名称是“上陆用舟艇母船”的玩意上起飞。

这么一来不就是航空母舰了吗?

也是也不是,算半个航空母舰。飞机能从这号“舟艇母船”上起飞,但不能降落,因为设计思想是飞机起飞以后在已经被己方控制了的陆地飞机场降落的。

还有个掩耳盗铃的笑话,这种“舟艇母船”不是可以运载飞机吗?所以船上有飞机仓库,但不知怎么回事皇军又想起来了保密问题,说是不能让敌人探子知道了,那个飞机仓库的正式名字是“马栏甲板”,意思是那地方是拴军马的,根本不是放飞机的,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想糊弄谁。

(“上陆用舟艇母船”神州丸,能看到边上像母鸡边上的小鸡似的特大发,大发和小发什么的)

下面就是“秋津丸”和“岛根丸”的照片,是不是怎么看怎么都是航空母舰?

(秋津丸)

(岛根丸)

太平洋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系列的登陆战,从马来,菲律宾,香港一直到爪哇,这些扛着登陆艇到处走的舟艇母船也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除了在泗水海战时神州丸被重型巡洋舰最上发射的93式鱼雷给误中了一下,打搁了浅以外还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

但是从麦克阿瑟前进到了莫尔兹比港,而且修起了一个机场,没事就开始在新几内亚岛及其周围开始执行城管巡逻任务以后,形势就开始不一样了。不但母船有危险,而且这种速度只有9节,除了乘船的陆军携带的轻武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防空炮火的登陆艇也就是美军各种轰炸机和战斗机的目标,起码可以拿来练练手。支援瓜岛的川口支队一半人就是坐大发去的,结果被鬼畜逼到一块礁石上去练静坐去了。

到了日本已经丧失了全部制空权,而且能够使用的驱逐舰也几乎见底,且喜移动距离还比较近的中部所罗门战斗时,再加上目标小,因此大量被使用的就是这些大发登陆艇。1943年9月30日最后决定了所谓“绝对国防圈”之后,从新乔治亚岛向科隆班加拉岛,而后再从科隆班加拉岛向布干维尔岛的撤退全部都是由大发进行的。

因为不知道还有没有海军。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俞天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第1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