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八)
也有对这个消息不怎么开心的美国人,就是那个哈尔西。哈尔西回忆录里说,击落山本五十六的消息在第二天举行的太平洋舰队高级军官会议上就已经宣布了,在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最高指挥官图纳将军兴高采烈地拍着手跳了起来的时候,哈尔西冷冷地说:“凯利,值得这么开心吗?怎么我觉得我把山本抓到宾西法尼亚大街来游街,而你在后面踢踏屁股更加爽呢”。
还是这个哈尔西,派人到新西兰把正在享受度假的兰费尔等三人抓回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他的旗舰上,恶狠狠地瞪着这三个人:“你们三个婊子养的混蛋根本就没有资格穿美国的军服,老子要把你们送上军事法庭,把你们这帮婊子养的降为大头兵,不,你们是他妈的叛国者,老子要把你们关进监狱,要枪毙你们”。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兰费尔中校他们不是刚刚立了大功吗?
原来这三位击落山本五十六的英雄在新西兰度假期间,也不知道是喝酒喝傻了还是泡妞泡呆了,也不排除新西兰的传媒记者多为女性这个因素,反正莫名其妙地这个消息就让新西兰人知道了,要在报上发表。
当时是战时,报纸上发表什么得经过军方审查,陆军不敢表态,转到海军的哈尔西受伤了。哈尔西知道这事的分量:因为他自己都是头一次知道美国人已经破译了日本海军的通讯密码。尼米茨非常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虽然向总统和陆军还有手下各方面通报了山本的时间表,但几乎没有透露那是怎么样弄到这张时间表的,连哈尔西也是被简单地告知是澳大利亚的海岸监视队弄来的情报。
这年头谁比谁傻?哈尔西要是会相信尼米茨才怪了,海岸监视员们能提供实时情报,但从来不知道海岸监视员还会先知先觉打卦算命。哈尔西早就推想出来大概是怎么回事,现在看到要坏菜,不把这些可恶的漏嘴巴抓回来大骂一顿才不是“公牛”呢。
其实兰费尔真是一个大嘴,在回亨德森机场的路上,这位就已经违反作战纪律,向瓜岛战斗机指挥官发出了“I GOT YAMAMOTO”(我干掉了山本)的呼号,这个呼号和罗斯福总统向海军部长诺克斯发出的命令“GET YAMAMOTO”(干掉山本)就只相差一个字母。
因为这次奔袭路途实在遥远艰辛,飞机用完了燃油,降落时发动机都已经停机了的兰费尔一下飞机又是大喊大叫,“我干掉了山本”。结果起码在瓜岛,没几个人不知道这件事的,有嗅觉特异功能的美联社不可能不知道,诺尔曼•罗杰在1943年5月份就写出了那篇稿件,但还是被哈尔西给枪毙了,不准发表,直到1945年9月才能在《纽约时报》上发表。
决不能让日本人怀疑他们的通讯密码的可靠性。
可是这件事的破绽实在太多,不好掩饰,凭什么日本人在联合舰队的老大被人黑了还不去查找原因?再者说了你倒帮日本找个说辞看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16架本来就脚短的美国战斗机跑布干维尔岛来干嘛?轰炸机怎么一架没有?还有就是这帮家伙从哪条路来的啊?当时日本人在肖特兰岛和布干维尔岛上已经装备了雷达,虽然原始了点,但总比没有强,附近的几个小岛全在日本人手里,有观测哨,美军为了避开这些观测哨和雷达是绕了大圈子在30米的低空爬了两个半小时才爬完平时都不需要两小时的这段路的。他们干吗那么神神秘秘地来?这不就是明摆着来找两架一式陆攻的麻烦的吗?不然为什么两架一式陆攻全部被击落而护航的六架零战里除了一架之外全部平安无事。
那时的尼米茨是不是后悔过不该去谋杀山本五十六?按常理讲来,这一下肯定会暴露美国已经破译日本密码这件事,这不是事故而是谋杀是很显而易见的。日本人如果更换密码的话,美国人以后打仗起来也要多花不少冤枉力气,到底性能价格比是怎么回事,要在以后的战争中才能得到逐步证明了。
但是尼米茨的担心,即使如果有过的话,也没有什么必要,因为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往那个方向去考虑。
日本文化有个很奇怪的特征就是在全体很暧昧的大环境中又特别相信有绝对的东西存在,尤其是相信一些权威的东西。这次山本丧生的“海军甲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很自然地会怀疑密码是不是出问题了,因为从不到这一带来活动的美国空军战斗机在这一带出现实在是太不自然,军令部首先就怀疑密码是不是出问题了。但是军令部作战部召集来的海军密码专家们经过讨论以后得出了一个“绝不可能”的结论,理由是:首先日本海军密码的强度就非常高,其次这次发送山本五十六出行时间表所用密码等级是日本海军密码五等级中仅次于最高级的次高级,第三,当时使用的密码刚刚更换过,总之,密码被破译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海军省次官泽本赖雄中将在战后的回忆中说:“官僚集团保身的原则就是‘害怕负责任’”,这样如果要官僚们自己去认真地寻找原因,恐怕太困难了点。
那么怎么向人解释这件事呢?
好办,那只是一次偶然的事故,山本长官的座机很偶然地在某地点遇上了一群正好路过这一地点的美军飞机罢了,长官运气不太好。
仔细看看军令部找来的那些专家的意见就会发现他们的结论很没有逻辑,他们的论据和他们的结论是没有关系的,但这不是问题,结论的可信与否仅仅取决于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个结论,用日语来说就是是否能够“纳得”。日本文化的这个不讲逻辑,只讲感情的特征现在还是经常能看到,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小泉纯一郎首相是这样为美军在伊拉克找不到“大规模杀人武器”辩解的:“萨达姆也还没找到,是不是萨达姆也不存在?”。
其实在中途岛之后就有人在怀疑密码是否已经失效这个问题了,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那次是因为可能失密的原因实在多的数不胜数,在日本人看来只要美国人留点心,不知道日本人要去进攻中途岛是不可能的。整个地来说,可能是历史的原因,日本没有几次对外作战,甲午战争以来的战争都是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结束,所以日本人没有吃过因为失密而导致战争失利的亏,所以日本的保密观点也差点,尤其是海军。那些海军军官三杯黄汤下肚,什么知心话都往外掏,中途岛作战前夕,吴军港所有居酒屋的妈妈桑们没有不知道联合舰队要去一个什么叫“中途岛”的地方的。好像是怕事情还不够热闹,中途岛攻略部队还用平文发出过一封“某月某日以后请将邮件转到中途岛”的电报。
当时的大藏大臣贺屋兴宣在战后讲到失密问题时还曾经举过这么一个例子:中途岛海战以前东京证券交易市场的军需关系股票的动态很不正常,贺屋兴宣这么问的:“大本营内部有没有人在出卖机密?”
当然在伦敦被山本五十六揍得满嘴流血的大藏大臣贺屋兴宣当时也就只敢心里嘀咕,不敢公开发问的。
这个奇怪的股市动态连当时的参谋本部情报部第六课参谋,战后曾任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部情报室将补(少将)室长的堀荣三少佐都注意到了,堀荣三反过来利用这种动态,南洋地区疟疾流行,堀荣三特别注意从美国的无线电广播中的药品和食品企业的股价波动,从中推导出美军的疟疾药品,食品罐头准备情况,再推出美军在疟疾病地区可能投入的兵力和时间。人类贪钱的本能在美国和日本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日本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的外交和海军密码已经失效,仅仅是东条英机手下的宪兵和特高警察更加努力地工作以防止“失密”。
现在让日本海军最头疼的不是怎么会有山本五十六的这个“事故”,而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