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家学渊源,少年早慧,辅之勤学笃思,使得柳宗元少年之时就思致高阔,文笔超群,并广为闻达。《旧唐书》本传中说,“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新唐书》本传说,“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信不虚言。

因为尚在13岁时,柳宗元就为一位“崔中丞”的官吏捉笔代刀,代之撰写向朝廷祝贺平叛成功的上表《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这就是刘禹锡在《河东先生集序》中所讲的,“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

公元793年,贞元九年,21岁的他进士及第。要知道,这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应试举子多如过江之鲫的唐朝是何等不易。

在这道门槛前,文标盖世的韩愈曾连续考了四年,博雅好古的李翱则出入了五次考场,最后才夙愿大偿。大诗人孟郊46岁才登进士第,他为此还颇为欣喜地写下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舒心中之畅快惬意。

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共赴琼林宴的共32人,其中就有22岁的刘禹锡。此前一年,25岁的韩愈也刚刚进士及第。

自此,以柳宗元为中心,不仅分别构织了韩柳、刘柳之间两条紧密的友情红线,而且还在中国文学史上镂刻下“韩柳”、“柳刘”两个专属词汇。

当然,柳宗元在文学史中客串性兼职较多,他还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公元798年,柳宗元通过吏试登博学鸿词科,被授集贤殿正字。公元820年,柳宗元死后的第二年,时任袁州刺史的韩愈写下追怀老友的《柳子厚墓志铭》,在铭中说柳宗元:“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这固然是韩退之对柳子厚才折众人、名冠京华的状实描述,但字里行间却隐隐约约也透着一丝独站墙角冷眼看热闹的嘲讽之意。

因为就在柳宗元登博学鸿词科,被授集贤殿正字之时,韩愈却连续三年考博学鸿词科而不过,又在连续三次上书宰相求职未果的情况下,只得远离京城,到武宁节度使张建封麾下做了个小小推官,同样才高文富的韩退之,他心中一定不是滋味。可以从韩愈写于此年的《赠侯喜》诗中一窥其心境:“半世遑遑就举选,一名始得红颜衰。人间事势岂不见,徒自辛苦终何为。”

当自己在乡下看村长脸色,蹲知青窝棚时,晚近的学弟们却一个个在朝中意气风发,权力与文名双丰收,这怎么能让自己心中不窝火呢?对于学弟,悄悄独自嫉妒一番,然后可以苦笑一下放过,而对那些视自己于无顾的朝中手握权柄之人,那就坚决视为仇寇了,永不原谅。这也许就是日后韩愈始终对永贞文人集团抱有深刻敌意的原因。

韩愈在贞元十八年被贬连州山阳的路上写下一首《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抑郁于心中的块垒,“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言语泄,传之落冤雠。”

这样一看,韩柳之间的友谊,就远远没有刘柳之间来的牢靠。

前者是取道宗儒,有着相同志向的道同,属于惺惺相惜的文字桴鼓相应;后者除了共同的抱持儒道,祖述尧舜,雅好孔孟,更多了政治立场上的一致。并肩改良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被命运调戏后的相怜同病,因而,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更有着灵魂间的相互慰藉,生命中的彼此牵系。这些结实的情感,使得他们私交甚深,友情笃厚。

虽然,韩愈出于政治偏见,用“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等闪烁之词,来微指柳宗元参加永贞集团是行为不俭,但对柳宗元亲民政绩、仁者之风及所写的传世之文还是都给予了中肯而崇高的评价。

大师对大师的身后问候与致意,还是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未完待续)

柳宗元与韩愈是上天同时赐给人间的两位天纵之才。

更是同道。

这缘于他们对现实世界深刻打量后的共同价值判断。唐王朝自高宗开始,就出现了朝中宦官当权,地方藩镇势力割据,到柳韩之世,各地节度使更是拥兵自重,不服中央,时时产生骚乱与哗变。

柳宗元与韩愈均清醒发现了内在的原因,那就是儒学衰敝之后,必然带来的世道人心沦丧,纲常礼教溃败。

《旧唐书·儒学传》序中记录了当时的儒学现状:“高宗嗣位,政教渐衰,薄于儒术,尤重文吏……及则天称制,以权道临下,不吝官爵,取悦当时。其国子祭酒,多授诸王及驸马都尉……至于博士、助教,唯有学官之名,多非儒雅之实。是时复将亲祠明堂及南郊,又拜洛,封嵩岳,将取弘文国子坐充斋郎行事,皆令出身放选,前后不可胜数。因是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唯苟希侥幸。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隳废矣。”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1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酒量犹豪人渐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第1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