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马融:不拘儒者之节的严谨儒家

提起他,眼前就会出现一位玉树临风、睥睨于世的古典儒雅俊逸男子身影。

一个远非凡品的男人,恰恰生不逢时,飘零在不属于他的世界,那么胸怀的丘壑,皎洁的天性,和又无力抗拒沉沦下僚的无奈现实,就会在他身上构成严重的对峙。

于是,游走在尘土飞扬的凡间,他只能白眼向天,抱臂自温。但跌宕在血管中的高贵血质,又使他在衣袖一挥一扬之间,手足一举一抬之中,卷荡出异于常人的任性放冶、落拓不羁一面,像标新,又像立异,更像是反叛。

如果仔细审量,这种潇洒却有着过多故做轻松的味道。他朗笑,其笑也含悲;他长啸,其啸也带哭;他放歌,其歌也含怨;他狂饮,其饮也夹泪。那是在长期现实高压窒息中的一份自我挣脱,是久久被桎梏于心底无法释放情绪的排遣。外在的放浪形骸,征歌逐酒,终究掩藏不住他心中紧紧捂着的一份谨严与坚守。

在东汉,“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后汉书·桓谭转》)的桓谭与他颇为神似。

在魏晋,“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的嵇康与他最为相仿。

三个禀赋相同、爱好一致的男人,每个人本身都是一首幽邃的诗,一弯朦胧的月,寄人以遐想无限。偏偏他们又都将学问做得如此好,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彼此衔声,各自立标,跨代相接。

在这帧三人组合的古典版儒家“男人帮”相片中,他无疑要居于中间显赫的地位。

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生活在桓、嵇之间。更重要的是,他不但遍注群经,从文本上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统一与整合,从而基本厘清了自西汉以来就纷扰争吵的今古文经本质区别,对古文经学地位确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于现实政治高压之下首创的极端人生姿态模板,直接开启了他身后魏晋玄学蔑视礼法的思想先河。

上继桓谭力倡古文经学的余脉,下启嵇康“非名教而任自然”之先声,站在中间的这位,就是马融。

(待续)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曾任校书郎、郎中、议郎、武都和南郡太守等职。生于公元79年,卒于公元166年,历汉和帝、殇帝、安帝、少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八朝。

一个活了88岁的老人活活熬死了7个皇帝,他是该叹息自己生长期太长呢,还是该鄙夷同时代的东汉帝王们保鲜期太短呢?

很想站在遗传病理学角度上,为两汉帝王之家义务出诊。

西汉的刘氏家族血统很有问题,那帮刘姓子孙几乎全是同性恋爱好者。如汉文帝爱邓通,汉景帝喜周文仁,汉武帝宠韩嫣、李延年,汉昭帝恋金赏,汉哀帝热追董贤。

东汉的刘氏家族血统中没有这个畸形性取向,但有个另外的更大问题——短寿。自汉和帝之后,刘姓帝王几乎全部早夭,很少有活到30出头。其中,有十个皇帝都是冲龄即位,短命而死。汉殇帝不足2岁;汉少帝在位7个月;汉冲帝在位4个月,3岁;汉质帝在位1年半,9岁。

这对东汉王朝却极为致命。

刘秀立东汉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大举削弱三公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后汉书·仲长统传·法诫篇》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政归台阁(即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通考·职官考》云:“至后汉,则(尚书)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宫廷内朝取代了中央政府,而内朝官职往往是外戚或宦官担当,于是权力之争便在这两个集团之间展开。

君主年幼继位,又频频因夭折而更替,这就造成每次幼主登基,多由太后临时听政,其必然重用自己家族势力,遂造成了外戚专权局面,削弱了皇权。

伴随着皇帝的成长壮大,他又必然要依赖身边宦官的力量,对外戚集团进行打击与翦除,从而又形成了宦官专政的恶局。

此消彼长,轮流登台,东汉王朝便在外戚与宦官的一个波次接一个波次的彼此凶险倾轧与血腥屠戮中艰难行进。而无论外戚擅权,还是宦官专政,每个利益集团都坚持培植党羽,排除异己,使得政局动荡,朝纲不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自汉和帝起,由于外戚、宦官的更迭争斗,乱政霸权,东汉迅速步入衰退期,乃至在桓灵之世,造成民变四起、州郡割剧的大纷乱格局。

很不幸,马融与汉和帝刘肇同生于公元79年,历史不容选择地将他一把推到了这个黑暗的时局之中。

一个叫席慕蓉的诗人这样写过:“在异乡的旷野,我是一滴悔恨的融雪。”

在东汉的旷野上,马融也会悔恨,他会有异乡感吗?

(待续)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酒量犹豪人渐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第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