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成都,色泽绮丽,风致曼妙,钟灵毓秀,如诗如画。它似乎天生就与诗赋,与文人骚客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经安史之乱后的杜甫,从同谷出发辗转来到成都,于西郊的浣花溪畔营建了“万里桥西一草堂”后,立刻被这里秀美风光所陶醉,慨然写下“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初来乍到成都的李白,为其景色赏心悦目,吟出“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刘禹锡观锦江美景,快意顿生,以一首《浪淘沙》抒发胸臆,“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陆游在成都生活了8年,晚年回到故乡绍兴,他仍心怀梦荥,感慨那是自己最好的人生时光,“春夜挑灯话别愁,此心已在锦江头。旧时处处尘昏壁,想复长吟为小留。”

这片土地就是如此神奇,充满诗情画意。那么,它孕育出自己的诗赋大家就一点也不奇怪。

事实是,早在汉初,汉赋奠基人、赋论大师、文学大师司马相如就出生在这里。

他的赋,势体宏大,文思萧散,控引天地,错综古今。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高度评价,“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不思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班固、刘勰称之为辞宗。

最为厉害的是,他以一首赋作走上政治舞台。汉武帝刘彻于偶然之间读到《子虚赋》,喜欢至极,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生于同一个时代。狗监杨得意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见,司马相如又以一首《上林赋》,深得刘彻嘉许,被封为郎。

可以想见,自幼就喜欢辞赋,且生于斯、长于斯的扬雄,对这位前辈乡贤是如何的钦敬有加,佩服不已。在扬雄心目之中,相如“弘丽温雅”的赋作堪称典范,于是,“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历史再次重演,又一位赋作大家在这片土地上站立起来。

真是像极了!只不过在这出里,汉武帝换成了汉成帝,杨得意换成了杨庄,司马相如则换成了扬雄。

在《答刘歆书》中扬雄自道:“雄始能草文,先作《县邸銘》、《王禦颂》、《阶闼铭》及《成都城四隅铭》。蜀人有杨庄者为郎,诵之于成帝。成帝好之,以为似相如,雄遂以此得外见。”

公元前12年,汉成帝元延元年,42岁的扬雄接到诏令,离开成都,以一个文学家的身份走入大汉都城长安。

(待续)

长安,自古以来究竟牵系了多少人的绮丽梦想?

与扬雄隔了754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同样是42岁的李白也接到来自长安的诏令,为此他欣喜若狂,不仅“呼童烹鸡酌白酒”庆贺,而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天真地认为就此可以实现“愿为辅弼”的远大志向,能够破柴门,济苍生,安社稷。但最后,现实将他的美梦彻底击碎,只能自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而长安之于扬雄,却既没有梦想,也没有期待,更没有奢望。他甚至上书成帝提出要求,“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由,得肆心光意,以自克就。”做一个潜心书斋自由自在的文人。汉成帝笑了,下诏不夺奉,并且令尚书赐笔墨钱六万,观书于石室。

来,是承诏而来,没有受宠若惊,甚至连过多的欣喜也没有。留,是顺承上意,没有身居要津的顾盼自雄,更没有放眼未来的雄心勃勃。泰然如素,平静恬淡。那就在待诏承明庭的黄门侍郎位置上,运用自己的才思,踏踏实实地做个粉饰太平,讴歌时代的御用文人吧。

他偏不。

由楚骚衍生出的汉代大赋,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他要用手中的笔,在赋中上讽谏之意,抒针砭之怀。

公元前12年正月,汉成帝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扬雄跟随其后,回来后作《甘泉赋》以讽谏。

同年三月,成帝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祭罢,一行浩浩荡荡游行于名山大川,走到殷、周废墟时,成帝眇然以思唐、虞之风。扬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献上《河东赋》以针砭。

公元前11年12月,成帝羽猎,扬雄随从。他认为帝王宫馆、台榭、沼池、苑囿、林麓、薮泽,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不夺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然至羽猎、田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复修前好,不折中以泉台,又写下《羽猎赋》以讽刺。

公元前10年,成帝想在胡人面前显摆,发民捕猎,然后将熊罴、豪猪、虎豹、狐菟、麋鹿,载以槛车,送到长杨射熊馆。让胡人手搏,自取其获。扬雄为此写出《长杨赋》,借翰林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讽刺。

然而,无论《甘泉》、《河东》,还是《羽猎》、《长杨》,均写得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如同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美轮美奂,赢得包括汉成帝在内的所有欣赏者为之掌声如潮,赞不绝口。

但,惟独作者闷闷不乐。

扬雄开始进行自我反思,“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竟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答刘歆书》)

他认为讽谏是赋的使命,在华丽的辞藻、盛大的铺排中,借景抒怀,推类明意,现在呢,看赋的人只见到浮华的文字表面,而无视意欲表达的讽谏主题,这就失去了作赋的本意,岂不悲哉?

进而他联想到往时武帝好神仙,司马相如向汉武帝上《大人赋》,本来想讽谏他好仙追神的虚无,汉武帝看后却反而飘飘有凌云之志。

扬雄得出结论,“赋劝而不止,明矣。”既然不能劝谏,那么赋就不光是“雕虫小技”,而且“颇似俳优淳于髠、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壮夫不为。

于是,辍不复为。

做为与司马相如齐名的汉大赋泰斗,自此,他再也没写过一篇赋作。

这是天性使然。

(待续)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酒量犹豪人渐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第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