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刘歆:雄踞西汉的一座学术重镇

1930年6月,在学界享有盛誉的《燕京学报》第7期杂志上赫然刊登了一个无名之辈的论文,它就是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

杂志甫一刊行,立刻迎来好评如潮,嘉誉连连,学界为之震惊。胡适、顾颉刚等众多士林大腕人物,更是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毫不吝啬地表达了激赏之情。因了这篇论文,钱穆不仅藉此以中学教员身份跻身到燕京大学讲堂,而且在学界赢得了广泛声誉,奠定了他一生从事经史事业,最后登上国学大师的础基。

一个年谱,无非就是一个人的生平纪事。钱穆关于刘向、刘歆的年谱考证,何以影响如此巨大呢?

原因说来很简单。钱穆以《汉书》为史基,“缕举向歆父子事迹,及新莽朝政,条别年代,证明刘歆并未窜改群经,《周官》《左氏传》二书皆先秦旧籍,而今古学之分在东汉以前犹未彰著。”力辟晚清经今文家之妄说,特别是对晚清今文经学集大成者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予以驳斥,列举康氏之说不可通者二十八端,用翔实的事实和坚实的思辨对之一一厘清。通过对刘向,尤其是对刘歆生平的详尽考证与清晰梳理,解决了晚清以降学术界长期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即今文经学派所坚持认为的东汉以来所有经学皆为刘歆所伪。钱穆《年谱》一出,不仅“震撼了当时学界,使人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错误思想笼罩中彻底解放了出来。”而且,使得晚清以来的今古文学之争就此尘埃落定,宣告结束。

可见钱氏论文意义之重大。

也由此可见刘歆在西汉学术史上的地位之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学术履历与一个时代的学术背景深度吻合,一个人的生平履历关乎着一个时代的学术轨迹,他飘扬的衣襟,却紧紧牵扯着他所处时代的文化幕帷,他悠闲的踱步,又表征着他所在时代的文化影踪,那么,不管怎么看,他都会像一座冰雪皑皑的文化高山,让面对他的人肃然起敬。

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

章太炎更是对之五体投地,说“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

(待续)

说起刘歆,自然先要从刘向说起。

不仅仅因为刘向是刘歆的父亲,后者与前者有着重要的学术接力与传承关系,还因为刘向本身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显赫的丰碑。任何走进西汉经学史中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忽略他,也无法绕过他。

刘向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汉成帝初年改名为刘向,生于公元前77年,卒于公元前7年,沛县人。经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三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班固在《汉书》里,没有为刘氏父子单独作传,也没有将刘向、刘歆放在《儒林传》中,而是让他们寓居在一篇不打眼的《楚元王传》里。

班固摆这个乌龙,当然有他的理由。那就是刘向、刘歆和绝大多数硕儒出身耕读之家不同,他们系出名门,而且是大汉朝最有名的那家,正宗刘姓子弟。

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楚元王刘交,就是刘向的六世祖。自然,他也是刘歆的七世祖。

其实,就像垂名千古的《文选》,人们永远记得它的编纂者是萧统,谁还去过分关心他曾是昭明太子,一个梁朝太子的身量,哪里抵得上一部《文选》作者的永恒声名?楚元王的逼仄屋檐下蛰伏着两位名贯今古的文豪,同样让人感觉憋气。

汉初,虽然经晁错、主父偃的削藩政策与推恩令,大大削弱了刘姓诸侯王的实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刘向一脉与位居正朔的皇统主流越来越远,但刘姓后裔依然享受着皇室子弟的种种政治优待。刘向爷爷刘富被封为红侯,刘向父亲刘德在汉昭帝、汉宣帝时任宗正,赐爵关内侯,又被封为阳城侯。刘向同样也享受了这种宗室赐封待遇。12岁时被汉宣帝任为辇郎,到及冠之年的20岁,又以操行谨严自律被汉宣帝擢升为谏大夫。

如果刘向“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的升迁经历或多或少还是沾了姓刘的光,属于宗亲缘故,那么,等到“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辞,与王褒、张子侨等并进对,献赋颂数十篇。”(《汉书?楚元王传》)则完全是刘向靠自己真才实学开始跻身上游,可谓少年饱学,春风得意。

西汉的学术天空弥漫着一股神秘主义思潮,这深深地影响了刘向,乃至以后的刘歆。

兴起于春秋,经邹衍首倡,再由董仲舒确立的天人合一、阴阳合分儒学思想,此时已经统领政治与学术领域。由此派生而出的谶纬荒诞之说,也在儒学中悄然渐兴。流风所布,刘向自然邪深受此熏陶。

所以,专业治经之余,刘向还票友上了炼金术,而且似乎对此非常热衷。不然,他不会抱着父亲早年得到的一本《枕中鸿宝苑秘书》,认真地向汉宣帝说要为他炼黄金。结果呢,“费甚多,方不验”,以伪造黄金罪下狱,亏了自家哥哥掏钱赎罪,再加上宣帝怜其才,这才得以幸免。

刘向此举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人啊,千万别自作聪明,离开专业玩票。当赛车手你可能是第一,但一定不要去玩自己压根就不懂的文字,更不要将自己吹嘘成公知,否则就可能露馅,最后声名扫地,狼狈不堪。

汉宣帝比方舟子厚道,他不对刘向穷追猛打,而是找准刘向的强项,勒令他去学习《谷梁》。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表扬过汉宣帝,“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有汉宣帝的知人善任,刘向终于告别自己淘气的冶炼票友昨天,回到摆放着〈谷梁〉书桌前的治经儒生今天。公元前51年,他出席了著名石渠阁会议,讲《谷梁》于众博士前,“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汉元帝即位,刘向以给事中,号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与萧望之、周堪等名儒硕士走上政治前台。这个儒家政治阵营面对的,是飞扬跋扈、放纵当道的外戚史高,欺上压下、擅权弄私的宦官弘恭、石显集团。刚直的文人遇到巧佞的混蛋,注定要倒霉。

这是宿命。

(待续)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酒量犹豪人渐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