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个学人的最大能耐,是能以盘桓于心中的浩然之气养一己之身,不为威武所屈,不为富贵所淫,不为贫贱所移。故而,流放到海南烟瘴荒蛮之地的苏东坡,可以欣然有得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董仲舒也果真了得,可以用自身的刚正罩住自己,百毒不侵。“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的胶西王,并不敢怎样董先生,“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但与此物相伴,终非心愿,何况,董仲舒也担心在此久留,难免获罪,于是以病为由,请免归家。

一为江都王相,一为胶西王相,服务对象均为生性残暴、骄纵跋扈的汉武帝哥哥,这就是董仲舒的全部政治生涯。班固感慨地说:“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终于离开那个永不适合自己的政坛了。

那就关起柴扉,潜心学业,在青灯一盏、书籍环绕中了此残年吧。如晚年的孔子一样,司马迁说他“推《春秋》之义,颇著焉。”班固详细指出,“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世。”

但汉武帝没有忘却这个归隐的文化老人,甚至是直到这时,他才让董仲舒发挥国之重器的能量。做为帝国的智囊,汉武帝此前没有有效启用他,但从此开始却来向他不断讨要智慧。

一个翠华摇摇的马队从西安城迤逦而来,恭敬地停在这个不起眼的宅第前,然后带着释疑后的愉悦神情告辞而去,“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

这里俨然成为大汉帝国的政策咨询所与研究室,谁能想到,一个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方针、政策,一条条影响帝国走向的战略部署,都经过这个简朴草堂里的老人的斟酌与审量。

董仲舒不光是被动地接受请教,他人在林下,心怀万民,时时致书魏阙,对时政予以点拨指正。《汉书?食货志》中记载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等等政论主张,应该皆是此时的发言。

其实,这就够了。

做为一个发幽启明的学人,他著作等身,影响深远。“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掇其切当世施朝廷者著于篇。”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做为一个独有创树的儒宗,他用全新的思想影响了一个帝国的政治走向,“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并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政体所居的正朔之位。

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卒,享年85岁。

梁启超说:“两汉之以著述得名,惟江都(董仲舒)、龙门(司马迁)二子独有心得,为学界放一线光明。”又盛赞“江都《繁露》,虽以说经为主,然其究天人相与之故,衍微言大义之传,实可为西汉学统之代表。”

其实,今文经学虽自西汉末年遭到古文经学的严重冲击,但以公羊春秋学派立宗的董仲舒,在东汉时代仍然影响巨大,不仅东汉明帝马皇后尤善董仲舒之书,而且应劭等人仿董仲舒的写作体例,撰《决事比例》、《春秋断狱》等著书,可见其香火有传,后学有继。

北宋司马光诗云:“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耳去,圣言饱满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守一己幽独,在穷经中皓首,于枯灯下消磨,这是他为自己人生所作的注,同时也是为千载之下的所有文人塑造的精神蜡模。

(本文毕)

戴德、戴圣:在冷学中振衰继绝

回到儒家最初的思维坐标中。

在孔子庞大而系统的学说体系中,有三个字眼十分重要——“仁”、“礼”、“中庸”。

为了建立一个“均、和、安”终极和谐社会,人首先要通过自身持之以恒的内外双修陶冶情操,提升性灵,完善德性生命,这是以“仁”化人;其次要规范社会秩序,建立人伦范式,确立人际等级,就必须克制自己非分之欲,这是以“礼”律己;第三是面对纷繁驳杂的社会问题,要有一种统一思想来作方法论,在此思考向度里始终能让自己保持适中而不偏颇,这就是以“中庸”率思。

与“仁”一样,“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荀子在他的《礼论》中,将礼的作用解释得十分明畅,“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止乱定分,罢贪安心,构建一个文质彬彬的和谐社会,这是礼的出发点,也是其根本归宿。清代学者淩廷堪精辟地说:“上古圣王所以治民者,后世圣贤之所以教民者,一‘礼’字而已。”

而做为儒家重要学术思想的《礼经》,与《诗经》命运一样,也几乎被秦始皇的那把大火吞噬。

幸而有两对叔侄,他们在共同的文化自觉促使下,产生了共同的文化使命。他们一前一后,几乎在同时组成两个文化抢救方阵,一队负责营救《诗经》,一队负责抢救《礼经》。

中国真是幸甚!

有意思的是,这两对叔侄均为邯郸人。前一组名叫毛亨、毛苌。因了他们,《诗经》很安详,欢悦地一直传诵到了今天。

后一组名叫戴德、戴圣。因了他们,《礼经》终无恙,中华文化书库没因它的缺失而让我们生憾。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对中国的文化人都有着重要的初级普及与早期哺乳作用。

在这短短的千字顺口溜中,就有“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贤,礼乐备”之句。这里所说的大小戴,即是戴德、戴圣。

想象着无数代童蒙未开的儿童,用他们稚嫩的腔调,念着大小戴的名字,从此走进课堂,用光明启眼,在心中植绿,自觉融入大雅传诵、礼乐久熏的中国文化血脉之中,心里顿时感觉难言的一种舒畅。

戴氏,史称世居魏郡斥丘,即今邯郸市成安县。

戴德,字延君,号大戴。戴圣,字次君,号小戴。他们在汉宣帝时均为博士,戴德官至信都王刘嚣的太傅,戴圣曾为九江太守。

叔侄二人还是同学,他们共同的老师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后苍。

如同儒家其他经典的师承有序,注重家法一样,礼经的传承也有着完备的谱录。据《汉书?儒林传》记载,秦灭汉兴之后,有一位叫高堂生的鲁地之人传《士礼》十七篇。另外有鲁地的徐生善为礼容,经其子徐延传至弟子公户满意、桓生、单资、萧奋,再传至孟卿,孟卿继授后仓、鲁闾丘卿,后仓再授沛闻人通汉、戴德、戴圣、庆普。戴德、戴圣、庆普三人分别为《礼》作记,各自成为《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庆氏礼记》。这之后,礼学形成了大戴、小戴、庆氏之学。庆普再授夏候敬、庆咸,戴德授徐良,戴圣授桥仁和杨荣。

文化离不开那些弯腰的悉心传授者,没有他们文化就没有上游,没有继往。

文化同时离不开那些仰面的勤奋继承人,没有他们文化将没有下游,没有开来。

在这条绵延曲折、薪火相继的漫长文化接力路上,所有的传递者都肩负着双重文化身份,他们既是继承人,同时也是传授者。

戴德、戴圣也不例外。

而在《礼经》的传承之路上,最显眼的却是他们。那就是戴德的《大戴礼记》85篇,戴圣的《小戴礼记》49篇。而在时光的侵蚀下,庆氏之学被湮没了,戴德的《大戴礼记》慢慢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外,只剩下了侄子的作品熠熠生辉。

我们今天读到的《礼记》,就是戴圣的《小戴礼记》。但,我们很难据此就简单说这是侄子戴圣的幸运,或叔叔戴德的不幸。

(待续)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酒量犹豪人渐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