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作为拔离大地的地理之峰,高耸的泰山也许有着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数学高度,但在过分熟悉它的人那里,因比别人更深入其间而更为不可方物,难以言尽其蕴籍高邈的巍峨身量。所以,有形的泰山在他那里化为了种种无形的岱宗,那不是朦胧又是什么?

荀子,正是这样。

作为高蹈于人群之上的人文之山,荀子留下的文字,吐纳的思想,可以被每个人清晰领受,但在作为他晚辈乡党的我这里,因对荀子多年的亲近或熟稔,而有着比别人更多的陌生。颜渊讲起老师孔子时,就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在我的敬仰视线里,荀子正是端坐颜回心中的孔子。

巍峨,朦胧。

熟悉,陌生。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本《邯郸历史大事编年》。其中的“周赧王二年,赵武灵王三年”词条下这样写道:

秦攻赵,取蔺,俘赵将庄;楚王、魏王如赵邯郸;荀况约生于是年。

烽烟滚滚中秦兵来犯,折将丢城,这事不得了;楚、魏两国元首齐集邯郸,如此重量级的三个人身影集凑,必然有影响国际局势的大事要商量,这事也不得了。但编纂者没有因此给他们过多的笔墨,对前者惜墨如金同时,却也没有遗漏一个人面世的消息。

到底谁更渺小,到底谁又更伟大?

时光会让市值颠覆,并最终在历史里重新确立价值。曾经的轰轰烈烈可能变为现在的鸦雀无声,曾经的卑微琐屑又可能成为今天的光芒万丈。

隔着千年时光之河的淘漉,那场杀人盈野的酷烈战争算什么?那次左右国际时局的君王会谈又算什么?那些统统没有一个孩子嘹亮的啼哭更让人感兴趣,更让人为之瞩目。

所以,我总是提醒人。记住,走进医院产区的脚步一定要轻,否则你会惊醒一个熟睡中的伟人。

公元前313年,赵武灵王治下的赵国收获了荀况。

仅此,历史就应该将这年定为赵国的丰收之年。

阅读史书时,我时常在想:赵国可以丢掉和氏璧,也可以丧失若干城池,甚至也可以最终被秦灭掉,但它绝对不可以没有过一位光烁古今的思想家。

战后的德国人说过,我们因自己的疯狂而被世界打败过两次,但我们依然是骄傲的,因为我们拥有黑格尔。

邯郸也很骄傲,因为它拥有荀子。

公元前497年孔子逝世之后,儒学呈树落梨花之态,暂时不复存在一个核心人物。孔子弟子人各其学,儒家分为若干流派,《韩非子?显学》中列出了八家,其中“子思之儒”被列为较为突出的一支。直到孟子托起孔子、子思衣钵,主张“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提倡“中道而立”,而将思孟学派发扬光大,成为儒家的重要“亚圣”中兴人物。

而比孟子小60岁的荀子,以孔子、子弓的学术继承人自居,以儒学为本,间取道、法两家,形成了朴素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观,再次创树了儒学另外别开生面的一支。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人们大都熟悉孟子,较少注意到荀子。而在战国到有汉一代漫长的时间里,荀子与孟子的学说同为当时显学,荀子与孟子交相辉映,难分轩轾。只有到唐朝以后,孟子渐渐被推崇,荀子渐渐被失落,乃至到后代的宋明理学与心学时,已然是完全只有孟子不见荀子了。

但这并不能否认,荀子作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集大成者的身份,他当之无愧成为孟子之后,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单是看看他教出的两位弟子——韩非、李斯,秦始皇用其主张攻于时政,就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全新帝国。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张苍、浮丘伯、贾谊等,又统统是汉代家喻户晓的儒家大家。

梁启超曾这样说过:“汉代经师,不问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属变,壹皆盘旋荀子肘下。”

好个壹皆盘旋肘下!

伏尔泰死后,他的心脏被盛放在一个盒子里,放于巴黎图书馆。盒子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里是我的心脏,而到处是我的思想。

谦逊的荀子没有说:这里是我的肘腋,下面盘旋着中国2000年的文化。

(待续)

很难用一个具体的称谓来界定他。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法学家,唯物主义者?这些都是,但过于清晰的专业命名,反而有损于他的精深与博大。

荀子的确伟大。

他的伟大,就建立在他以儒为本,又依本发新的独创意识上。他的伟大,还建立在兼容并蓄,又独有卓见的丰茂思想上。

从《荀子》一书尤其是其《非十二子》来看,荀子虽然处处与孟子立异,但其批判的锋芒所指并不是孟子一家,而是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批判,"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弃其所蔽,扬其所见,综合百家,融汇贯通,重建一新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正如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中所说的那样,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

公正地说来,荀子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汇贯通了。先秦诸子几乎没有一家没有经过他的批判。因此,我们可以说,儒学发展到荀子的阶段,不仅完成一次新的综合,而且实在意味着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学的终结。

从自然天理,到世道人心,他都进行了独特而颇为识明的打理,在诸多思维领域,他都有石破天惊的式的学术指认,从而将他所生存的时代远远抛离在了身后。

荀子是第一个对天从理论上给予自然解释的人。

他认为,天客观存在,是惟一的实在世界,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但其规律性存在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它具有永恒性、必然性。一方面,人不能被埃及任何主观意愿强加给自然,另一方面,天也不会将任何主观概念来干预人事。因为“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待续)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酒量犹豪人渐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第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