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朱熹说,“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此道更前后圣贤,其说始备。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

法国思想启蒙导师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在其中未发现任何别的东西。”

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1988年,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探讨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达成共识:“21世纪人类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到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当然,被后人泥塑成“素王”供奉在大成殿里,孔子会为此深感讶异而可笑,他会认真地说,这哪里是我呢?

行走在春秋末年,孔子比烟花更寂寞,比浮萍更伶仃。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端的是德不孤,必有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几位最重要心灵导师,在公元前6世纪中晚期这个特殊的时间里,几乎同时相约在东西方接踵面世。

先孔子15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66年在迦毗罗卫降生;后孔子11年,古希腊哲学、辩证法奠基人赫拉克里特出生;孔子去世后10年,苏格拉底面世;具体出生年月不详的老子,却与孔子在公元前518年的周王室洛邑有过清茶袅袅融会心的促膝交谈,因交谈者的伟岸身量,这次会晤注定是空前绝后的,那是站在人类思维巅峰上的最伟大智者的会晤,是中华民族两位精神原创者的绝世会见。

人类文化的天空,因这几颗耀眼星宿的横空出世,陡然变得璀璨至极。从此,他们彼此镶嵌在人类哲学的母版天空上,熠散着冷峻而永恒的光亮。

而现实之中的孔子,只带着俗世遮罩给他的卑微与辛劳叙写他成长中的岁月。

3岁丧父的孔子,在寡母颜征在教育下,自幼就习好礼仪,“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及长,20岁时担任委吏(管仓库的小吏),21岁时改做乘田吏(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此即孔子自况:“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公元前522年,30岁的孔子从此已奠定了治学、作人、为政等坚实的学问与道德基础。至是,开始授徒设教。颜无繇、仲由、曾点、冉伯牛、闵损、冉求、仲弓、颜回、高柴、公西赤诸人先后从学。鲁国权臣孟僖子将死,嘱其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说:“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由此可见,其学问与道德之名已经盛传。

孔子的政治生涯是从公元前501年的51岁开始的,先任中都宰,次年升为小司空,后擢而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实现大治。

官位的亨通,生活的裕如,这些永远是不属于哲人的。即便拥有,也只会是暂时,一切都会转瞬而逝。因为真理在怀,他会时时向虚枉与丑陋质问,因为爱意在胸,他会时时对民众的苦难流下艰涩的眼泪,因为道义在肩,他会时时向谬误的现实愤然。

果然,公元前497年,为败坏鲁政,齐国选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季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终致失望的55岁的孔子,远离母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漫漫风尘之中。

临走时,他唱了一首歌,“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鸡鹜升堂,凤凰远潜。月虽是故乡明,但亲爱的故乡已被位居上僚的少数混蛋搞得乌烟瘴气,理想被现实彻底瓦解,只剩下失望之后的深深绝望。那就轻咳一声,拂下衣袖,转身而去。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待续)

远走时的心境,永不是《诗经》中“适彼乐土”的那种欣然,而是充满郁愤的无奈,很像愤然离开李希诺斯夫亲王时的贝多芬。音乐家留下的纸条是:“亲王,你之为你,是靠了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了自己。亲王们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至于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孔子没有贝多芬的私人化怒怨和愤懑,他只因大道不行而尽弃所获,出逃与远离也非寻找新的依托和寄靠。

就这样,毅然决然,他将自己从一个大司寇变成了一个流浪汉。

哲人在自我形体认知上是没有归属感的,他的本意就是漂泊,就是伶仃,就是游牧。驻也由我,行也由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羁绊我自由的双脚,这就是大自在的人生,这就是永恒的行者。

一流的心灵,不光盛放着智慧和关爱,还永远留着一张空荡的床,供忧患栖息,让忧伤小憩。所以,不管佛陀,还是老庄,不管真主,还是耶稣,都讲求逃离安逸,坚持苦修,于财色名利的红尘之外寻求抵达智慧的艰难跋涉。

但,一个55岁的老人,就为了对真知与道义的向往与拥抱,从而不顾年迈体衰,放弃至尊的高官位置,扔掉优裕的生活条件,毅然自我放逐,远离故乡,一头走向前途未卜的夜色苍茫之中。这无论如何,都令人感慨万千。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令人辛酸的一幕。

夕阳西下,一个忧伤的老人,一辆破旧的牛车,一条通向远方的迷茫之路。他将从这里走出去,用双脚丈量山河,用思想丈量文化。

那就走吧。没有犹豫,也没有迟疑。

(待续)

这一走,就是漫长的14年。

需要多么坚韧的健壮肉体,才能经受长达14年之久的坎坷崎岖路之上牛车的颠簸呢?何况他这时已经是一个55岁的羸弱老人。

信念,是一种存放在内心的力量,它由天地间一种无声的精神唤醒,成为生命的大自觉。而一经产生,其力度就远远大于一切,包括孕育这种力量的肉体自身。当一个人为理想而活,为真理存在,虽筚路蓝缕而不苦,虽赴汤蹈火而自若。简约生活,轻视肉体,慨然生命,全因为他心中托着尊贵无比的信念。

“吾欲仁,斯仁至矣!”怀着无限的美意,持着永恒的善念,以礼律约自身,克制非分之念,在推己及人中,寻求自身的博大和真诚,将执政理念定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彬彬有礼的世风化民导众,为渊驱鱼,为心植绿,为百姓谋福祉。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酒量犹豪人渐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大儒——遥望那些远去的文化山峰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