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鹰翼行动_第十三章 第二节

肯·福莱特
惊悚悬疑
总共55章(已完结

鹰翼行动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第二节

在尤瑟科瓦的旅馆里,他们——拉尔夫·博尔韦尔、胖胖的特工伊尔斯曼、翻译查理·布朗、“菲什先生”表兄的两个儿子——坐在被熏黑的腹部圆鼓鼓的火炉旁,他们正在等待边境检查站打来的电话。晚餐送来了,是裹在报纸里的某种肉,也许是羊肉。

伊尔斯曼说,他看见有人在边境给拉西德和博尔韦尔拍照片。查理·布朗翻译了伊尔斯曼的话:“如果你觉得那些照片是个麻烦,那我可以解决。”

博尔韦尔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查理说:“他觉得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做的是高尚的事。”

博尔韦尔觉得这个提议带着不祥的味道,就像黑手党成员跟你称兄道弟一样。

到半夜了,他们既没听到走陆路的一组的消息,斯卡利和“菲什先生”也没有坐巴士到这儿。博尔韦尔决定上床睡觉。睡觉前他都会喝点水。桌上放着一大罐水。管他的,我还没死呢。他喝了一口,感觉自己吞下了某种硬物。哦,上帝啊,那是什么东西?他迫使自己不去多想。

他刚上床就有一个男孩叫他去听电话。

是拉西德打来的。

“嘿,拉尔夫?”

“是我。”

“我们在边境!”

“我马上就到。”

他把其他人都叫起来,结清了住宿费。“菲什先生”表兄的儿子驾车朝边境驶去。据伊尔斯曼说,一个月前,土匪在他们走的这条路上杀害了九个人。他们在路上又遇到了爆胎。“菲什先生”表兄的儿子只好摸黑换轮胎,因为手电筒的电池也用完了。博尔韦尔站在路上等待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害怕。伊尔斯曼仍然有可能是个骗术高超的骗子,但他的特工身份又一直在保护他们。如果土耳其的特工组织就像土耳其的酒店,那伊尔斯曼就是他们的詹姆士·邦德。

作品简介:

1978年,震惊世界的伊斯兰革命一触即发,在伊朗工作的所有美国人深陷暴乱的旋涡。当EDS公司决定撤离驻德黑兰所有员工之际,两名高管被伊朗司法部无故扣留,赎金高达1300万美元。大使馆袖手旁观,国务院负责人视若无睹,国务卿基辛格表示无能为力。董事会主席罗斯·佩罗决定亲自奔赴伊朗,直面暴乱中的德黑兰,解救自己的员工。

为了还原那场著名的拯救行动,肯·福莱特花费两年时间,亲自走访了达拉斯、华盛顿、伦敦、巴黎等地,整理了上百小时的采访录音。书中的每一句话都由多位当事人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都曾真实发生在世界上那个最混乱的角落。

只有罗斯·佩罗才能这样拯救人质!只有肯·福莱特才能重现这个故事!

肯·福莱特(Ken Follett,1949-),当代大师级惊悚小说作家,2010年全球作家富豪榜上第5名。作品被译成三十多国语言,累计总销量超1亿本!在欧美国家几乎所有书店里,都能在最显眼的位置看到肯·福莱特的作品。

1949年7月5日,肯·福莱特生于英国威尔士加的夫,1967年进入伦敦大学学习哲学。1978年,他出版了处女作《风暴岛》,这部后来改名为《针之眼》的谍战小说为他赢得了翌年的爱伦坡最……

圣诞节时,一场暴风雪席卷了苏格兰。在一家制药公司实验室里,一瓶致命病毒被偷走了。公司的安全总监——红发的西班牙女郎托妮决定对案件展开调查,无意间发现嫌犯真实身份的托妮大为震惊,对其紧追不舍。一切真相即将大白之时,老板一家却遭到劫持……

他是逃亡国外的亡命刺客,为阻止俄国被卷入一战,只身来到伦敦暗杀俄国使臣。丘吉尔和整个伦敦的警察向他步步紧逼,行刺过程困难重重。这时,一个女人的出现给刺杀带来了转机,却也引出一个隐藏了19年的秘密……

◆它紧紧抓住你的注意力,让你一页一页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大都会》

◆政治与阴谋、爱情与亲情,命运仿佛被无形的手牢牢攥住……这是一部让人想再读一遍的惊悚悬疑小说,它好看的程度无法言喻。——《新闻日报……

美苏太空争霸时期,路克因发现间谍偷走美国即将发射的火箭的自毁代码而被害并失去了记忆。在火车站卫生间醒来的路克怀疑自己的流浪汉身份并开始了对失忆真相的寻找。在寻找 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曾深信的朋友和妻子对他的欺骗和背叛,也意识到被善意的谎言阻隔的真爱。路克因为失忆,有了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

1767年苏格兰的一个煤矿区,涌动着一股不安的力量:两个躁动不安的年轻人——一个不想一世为奴的矿工,一个不愿安于现状的小姐——他们不甘心被生活禁锢,不甘心被命运安排,于是拼命从这里逃脱,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到困境中……

作者:肯·福莱特

翻译:汪洋

标签:肯·福莱特鹰翼行动英国悬疑

肯·福莱特

白色病毒

刺客之死

致命谎言

自由之地

鹰翼行动》最热门章节:
1致谢2附录3尾声4第十四章 第四节5第十四章 第三节6第十四章 第二节7第十四章 第一节8第十三章 第三节9第十三章 第二节10第十三章 第一节
更多『惊悚悬疑』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