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三角谍战_第十三章

肯·福莱特
惊悚悬疑
总共20章(已完结

三角谍战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莫斯科的罗西亚大酒店是欧洲最大的酒店,拥有5738个床位、十英里长的走廊,可是没有空调设备。

亚斯夫·哈桑在那里睡得非常不好。

“突击队应该抢在狄克斯坦之前劫持那条船”,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他越想就越觉得可怕。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在1968年时并非像它佯称的那样是个紧密的政治实体,甚至也不是一个由各个战斗小组协同配合的松散的突击队,倒更像是一个有共同志趣的人们组成的俱乐部:它虽然代表其成员,但并不控制他们。各个游击小组可以通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发出同一个声音,但他们不能也未曾一致行动。因此,当马赫莫德说突击队会有所作为时,他指的只是他的小队。何况,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要求巴解合作,都是不明智的。巴解从埃及人那里得到了资金、设备和落脚点,但是也受到他们的渗透,要是想对阿拉伯集团保密,就不能对巴解透风。当然,在行动之后,全球新闻界关注那条载有核物质的被劫船只时,埃及人就会知晓,而且可能会怀疑突击队有意对他们隐瞒,但马赫莫德会装聋作哑,而埃及人也只好跟着一起欢呼突击队粉碎了以色列人的一次进犯行动。

无论如何,马赫莫德相信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他的突击队与巴勒斯坦之外的世界有最好的联系,有最好的欧洲装备和相当多的资金。他现在在巴加西先安排借一条船的事,他的国际小队正在从世界各地集结过来。

然而,最关键的任务却交给了哈桑:如果突击队要赶在以色列人的前面登上阔帕列里号,他就要确定狄克斯坦劫船的确切时间和地点。就此,他需要克格勃。

他此刻感到在罗斯托夫身旁极度不安。直到拜访马赫莫德之前,他一直能够告诫自己,他在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两个组织工作着。如今,他毋庸置疑是个双面间谍,只是伪装成为埃及人和克格勃合作,实际上却在破坏他们的计划。他的感觉大不一样了——他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叛徒——他担心罗斯托夫会在他身上注意到这种变化。

哈桑飞抵莫斯科的时候,罗斯托夫本人也感到不自在。他事先说过,他的公寓里没有哈桑可住的地方,其实哈桑知道他家的其他成员全都外出度假了。看来罗斯托夫在隐瞒某些事情。哈桑怀疑他在约会什么女人,不想要他的同僚碍事。

哈桑在罗西亚大酒店辗转反侧了一夜之后,到位于莫斯科环形线的克格勃大厦的菲利克斯·沃伦佐夫的办公室里会见了罗斯托夫。那里也有一股暗流。哈桑进屋的时候,那两个人正在争论什么,尽管他们当即闭上了嘴,屋里仍然弥漫着说不出口的敌对的僵持气氛。不过,哈桑忙于自己的秘密行动,没顾上对他们多加留意。

他坐了下来。“有什么进展吗?”

罗斯托夫和沃伦佐夫交换了一下眼色。罗斯托夫耸了耸肩。沃伦佐夫说道:“斯特罗姆堡号上安装了一个十分强大的无线电信标。那条船现在已经离开干船坞,向南穿过比斯海湾,估计会驶往海法,让摩萨德特工船员在那地方登船。我认为我们可以对我们的情报搜集工作感到满意了。这个项目现在已进入积极行动的阶段。事实上,我们的任务已经变成指令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了。”

“他们在莫斯科总部都这么说。”罗斯托夫不屑地说。沃伦佐夫瞪了他一眼。

哈桑说:“什么行动?”

“罗斯托夫就要去敖德萨登上一条叫作卡尔拉号的波兰商船。”沃伦佐夫说,“那条船表面上是普通的货运船,但实际上速度很快,而且还有些附加的装备,我们时常使用它。”

作品简介:

在一场危机四伏的核弹制备竞赛中,以色列摩萨德的头号特工(绰号“海盗”),被委派找到并偷走200吨制核原料——浓缩铀矿。

然而对此垂涎已久的克格勃间谍头目、埃及双面特工在暗地里也开始了秘密追踪行动。至此,三方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争核之战”…….

《三角谍战》一出版,摩萨德情报局质问 “你怎么知道这个事件内幕的。”

我想,我猜对了!——肯·福莱特

从北非沙漠深处到西欧海上巨轮,三方间谍头目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肯·福莱特出色地还原了这个历史事件的每一处细节。——《华盛顿邮报》

毛骨悚然的追杀细节、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出其不意的结局反转......这个故事简直太精彩了!——《时代周刊》

《三角谍战》是一部比007 系列更好看的谍战小说!——GoodReads 读者

肯·福莱特是讲故事的天才!读者要做的就是一头扎进去,专心享受这次惊险的阅读之旅。 ——彼得堡出版社

作者:肯·福莱特

翻译:胡允桓

标签:肯·福莱特三角谍战英国悬疑

三角谍战》最热门章节:
1尾声2第十八章3第十七章4第十六章5第十五章6第十四章7第十三章8第十二章9第十一章10第十章
更多『惊悚悬疑』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