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当突击连回到理化县城的时候,大家总共收集到粮食三百余斤,腊肉三百余斤(主要是山里人不怎么种粮食,但乐于打猎),皮货一百二十一张……把这些东西上交,独留下皮货,大家开始自己动手,缝制皮袜、皮帽、皮手套之类的东西——就这,还得感谢张青山的胆大妄为所养成的习惯:按说所有缴获要缴公,可问题是,张青山小山头主意严重,理所当然的认为最需要的东西当然得先留在连里。虽然当时的团长刘永江批评了他几次,可他却死不悔改,到最后,张青山当了炊事员,胡英泽则表面同意,私下里照旧,刘永江也拿突击连没办法了。再说,突击连一路功勋卓著,不可能为了这个直接把突击连解散了,也没那时间重新组建,因而,整个突击连从下到上,就都被娇惯成这样了。
等二十多天后,队伍誓师爬雪山的时候,大家集中在一起,高低立竿见影:别的连队有的人还没有皮制东西穿,可突击连的战士从上到下,清一色都是皮制(除了皮衣皮裤外),就好奇的质问张青山,得到的答复是“谁都知道爬雪山,开路是最难的,突击连是开路先锋,要不穿厚点怎么给大家开路?”众人一听,觉得有理,也就没话说了。
可回头一看到护士们也是一样的装扮,尤其是其中几个美女居然连皮耳套都有,惊讶万分之余,知情者纷纷看向张青山,哪知,张青山意洋洋的在那唉声叹气“可惜没打到老虎和黑熊啊!要不然,就能多赶制几件皮衣了……如今连件皮衣都没有,这些护士们爬雪山的时候可怎么得了哦~!”
结果,要不是张青山溜的快,估计一顿暴揍是跑不了的……红二、六军团长征以来,最为艰苦的进程开始了。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同类,而是大自然,首先将面对的是——雪山!
“突击连!好样的,各个都如真老虎……突击连!真英雄,革命精神永不朽……渡大江,夺敌营,杀的敌人乱如狗……”
“***万岁!”
“红军万岁!”
“人民万岁!”
誓师大会后,别的连队还可以休息一下,但突击连就得立即出发了。
听别人说,大部队每次出发的时候,都有宣传队的同志们站在路边,用快板、歌声和各种口号给同志们加油打气。可惜,突击连每次最少都要提前三个小时才出发,因而无缘得见。本以为这次也跟以前一样,可万万没想到,这次居然有幸见到了。而且,从他们编的顺口溜中就能听出,这绝对是特意安排来欢送突击连的。
突击连的同志们第一次得到这种特殊待遇,都显得很激动,各个都很有劲,跟着喊的口号声也大了很多,哪怕走了老远,还忍不住回头看宣传队的同志们,真希望多听听他们的歌声。
中甸大雪山是红二、六军团长征以来所要面对的第一座大雪山。
好在有了中央红军提供的资料,让大家对此雪山有了初步的印象:此山海拔5500多米,上山50余公里,下山20余公里,山势陡峭险峻,积雪一二尺厚,异常寒冷,空气稀薄,严寒缺氧这两点是最大的难题。
而作为红二、六军团的开路先锋,根据中央红军提供的宝贵经验,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每个人都尽量多带一些干菜、炒米等食用品,尤其是酒和辣椒,路上吃点喝点,以达到御寒活血的功效。除此以外,突击连还比别的连队多带了一件东西——铁铲!这是为了能将那一二尺厚的雪铲到一旁,为后面的主力部队的行走方便而开出一条路来。其中,三连还多了三门小钢炮和十八发炮弹。这是为了对付一些积雪太厚,又有些松软的地方(有的人把这种地方叫雪坑)。
虽然跟后面主力部队相比,开路确实难,但也有弊必有利,他们收集物资相对要容易一些。
突击连看不到宣传队后,张青山一声令下,队伍就‘放羊了’:先边走边把那些皮制东西脱掉——先前穿着,是张青山下令如此,说是为了给大家加油打气,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这是在显摆,虽然大家都有这种想法。然后,根据中央红军提供的爬雪山经验,雪山上可供生火的柴火少,因而,突击连必须要尽量多的在沿途收集柴火——不仅是为自己在爬雪山时所用,还得在沿途留下一些,为后面的部队尽可能多的提供柴火。
等来到中甸大雪山脚下时,突击连一百四十五人(其中一百三十人为指战员、医护五人、炊事员十人),人人肩膀上都扛着一大捆柴。
红二、六军团里,绝大多数指战员都是江西和湖南的,属于南方,大雪都比较少见,又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大的雪山,因而,一到雪山脚下,张青山命令大家原地休息,顿时就真的放羊了。
战士们嬉笑打闹,甚至有些战士爬到山上去打起了雪仗,整个队伍充满了一片欢声笑语……看着这些,张青山面露微笑,可心里却无比担忧:虽然有中央红军提供的经验和资料,虽然战士们都知道,可他们却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不怕这些困苦。
一旁的胡英泽却直接面露担忧之色的看着,几次张了张嘴,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他觉得战士们难得如此轻松的玩耍一次,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老胡,我觉得同志们对于即将面对的困难,恐怕还没有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你看是不是等吃过饭后,再提醒大家一下?”
“恩,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胡英泽叹了口气,道:“反正多给大家提提紧箍咒也不是坏事,等下我俩一起说吧?”
“好!”
吃过饭,趁着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张青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会。
“同志们,虽然在出发时我们把该说的都说了,大家也都谢了保证书和挑战书,可现在,我还是得啰嗦几句……”说着,张青山右手大拇指向后一翘,指着背后的的中甸大雪山,正色道:“我是湖南人,先前没见过这样大的雪山,想着也没什么。可现在到了这大雪山的脚下一看,让我很是担忧……也难怪本地老乡说这大雪山不但人过不去,就是飞禽都飞不过去。而敌人也扬言,说我们红军到了山穷水尽、自绝于命的境地了。看到它,让人不得不心头发寒,所以,我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信心翻过这座大雪山?”
“有!”
“有没有信心战胜这些恶劣条件?”
“有!”
“好!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该有的勇气和决心。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北上抗日,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退缩。”
“说得好!”胡英泽大声响应,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同志们也纷纷鼓掌,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张青山双手向下压了压,道:“下面,请我们的指导员给大家讲话。”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该说的我也都说了。但在这里,我还是要再次强调一点:大家别忘了我们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说到这儿,胡英泽渐渐收起了微笑,面色渐渐肃穆起来:“我早就说过,我们红军之所以能百战百胜,除了指挥员部署有方,战士们奋勇杀敌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团结互助……这话也多次讲过了,就不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我要提醒你们,现在,我们即将面对的是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志要发挥我党我军团结互助的优点……”
也不知是不是过于担忧,反正,胡英泽说是只讲一点,可他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推,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团结互助!
“各班班长负责检查本班每一个战士的准备情况,要是有不足处,一定要立即报上来,不准隐瞒。这是命令!”张青山严肃的下令后,语气软了点:“排长和副连长都留下来开会,其余的都去抓紧时间休息,做好准备。好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