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山起身就走。
“站住,你干什么去?”
“你们都是领导,我一个炊事员就不跟着瞎参合了。”
“滚过来,少跟老子来这一套,要不然,咱们可真就连战友都没得做了。”
张青山哪里是真的要走人,只是面子是别人给的,却是自己掉的,所以,该表达出来的态度还是要表示出来。否则,现在自己刚下来,往日的虎威还在,大家还算给面子,心里依旧拿自己当连长看,可日子一久,闲话就免不了了。所以,张青山一听这话,笑了笑,坐下,把水壶递给那个战士,笑道:“再急也不急于这一时,来,喝口水慢慢说。”
“宝玉,快去集合队伍,准备战斗。”胡英泽则在吩咐周宝玉。可见,二人配合依旧默契,一个安抚战士,一个集合队伍。对视一眼,都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有种找回往日默契之感。
这是正事,周宝玉撒腿就跑。胡英泽转过身来,见那个士兵放下水壶,这才问:“说说。”
“我们三班负责前面警戒,可刚爬到那座山顶上,就见山下正有老大一群敌人在顺着大路往半山腰而来,班长就派我来报告。”
这报告说的也太简单了点,不得已,张青山只好开口问道:“来了多少敌人?”
“这帮敌人肯定是敌人的先头部队,一眼看去,不下四百五十人,但绝不会多过五百五十人。”这是一个老侦察兵必须具备的眼光,一眼看去,能估算敌人的大概人数。
“也就是说,来了一个营的敌人。”张青山点点头,嘀咕了一句后,沉吟了一下,再次问道:“他们的士气怎么样?看起来是否疲劳?”
“虽然看起来有点疲劳,但士气不错……”想了想,又补充道:“连长,我觉得这个营绝对是敌人的精锐,别的不说,一眼看去,不仅有三挺重机枪,轻机枪更是有十来挺。这么强的火力,要不是精锐才见鬼了,敌人不可能富裕到这种程度。”
张青山面色不变,依旧含笑问道:“他们是否有炮?”
“没有,最少我看了半天也没发现。”
“辛苦你了,先下去休息吧,我会派人去把三班的同志叫回来的。”说完,看了眼齐子轩,齐子轩站起来就向前跑去——那个班是他的兵。因为大家还没达到单兵配备步话机的地步,所以,就采用土办法,相距远,但通过望远镜又能彼此看到的话,就打旗语。
“老张,敌人有一个营,而且看起来是精锐,你觉得这仗打不打得?”
众人目光一下气全集中在张青山身上,可张青山却皱起眉头,抽着烟,就是不说话……
见张青山老是思考,却死活不开口,王武脾气比较急,等不起了,开口道:“还有什么可想的,自然是要打!”
见大家看来,王武大咧咧地直起脖子,叫道:“我们突击连什么时候怕过敌人?要是见到敌人人多就连屁都不放一个的跑了,那我们今后就别想抬头做人了。大家难道忘记了我们突击连的口号了吗?”
“突击连——勇往直前!”这一句话如今真是全军闻名,连肖克将军都赞誉过,说突击连这个口号很得体,又恰到好处的反映了突击连这支部队的性质,很提气。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突击连的座右铭。
“老武这话说的有道理,虎死不倒威!咱们突击连什么时候也不能丢了自己的精气神。”张青山此话一出,等于定性了。喜得王武直搓手。
“打是要打的,不过,不能跟敌人硬拼,毕竟,从敌人的火力配备来看,也是一支精锐,而且人数是我们的数倍,硬拼的话,咱们绝对吃亏,这买卖就得砸了……”说到这儿,张青山好像才拿定主意一般。一拍大腿,站起来,豪气的笑道:“老武,我记得你从游击队那边挖了人才,外号叫飞毛腿,最擅长在山上跑。上次在牛栏坝,就是他一口气从镇上跑到牛栏坝报信,几十里山路,硬是没休息一下,我没记错吧?”
“没错,这家伙是我用十把快枪跟牛英武换的。”
“那好,你马上去把这里的情况跟他详细说一遍,然后请他立即到团部去,说明情况后,请团长在我们原路返回的路段上,布个口袋,咱们一口将这送上门的肉都吃下……”说着说着,张青山得意的笑了:“这么好的武器放在敌人手里真是太浪费了,有伤天和……要是这些武器装备到我们突击连,嘿!嘿!看谁敢不给我们突击连让路。”
众人也都笑了: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张青山这话一听就就明白,这是要采用‘以退为进,诱敌深入,聚而围歼’之计。
接下来自然是紧急磋商部署。
那个士兵说的没错,来着确实是精锐,但他却低估了敌人的这个营的精锐程度,因为这个营是老蒋亲自下令组建的,而且其成员都是千挑西选的精锐,号称其内的每一个士兵可对付十个红军战士,是尖兵中的尖兵,精锐中的精锐,因而被称为尖兵营——这可是一支真正存在过的部队,大家可以去百度查资料。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挺近黔西、大定、毕节,并在大定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这严重威胁到了国民党在黔西北的统治根基。
蒋介石问讯后,飞抵贵阳坐镇指挥,调派万耀、樊嵩甫、郝梦龄、李觉、郭汝栋5个纵队。并从他们各部当中挑选精锐,组建了一支500人的‘尖兵营’。并亲自把任琮琦从上尉晋升为少校,指定为该营营长。
该营从遵义出发,一路尾随红军,为其主力提供红军主力准确的行动方向和确切位置,这份功劳听着没什么,可仔细想想,绝对是大功。要知道,当初红军不是没想过停下来吃掉这个营。奈何这个营的指挥少校营长任琮琦特别狡猾,每次都远远跟随,很多时候宁愿跟丢也不愿意钻进红军暗中不下的圈套里。而一旦其主力在不远处,他们则拼命进攻,力求拖住红军。从这两点上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任琮琦少校不仅狡诈如狐,而且该拼命时绝对下得去狠劲。偏偏他们的火力强大,就是红军的一个团,短时间内也很难吃掉这个营。而红军一直在战略转移,实在没时间派大军专门对付这个营,所以,让这个营越发嚣张起来,甚至根本不把红军放在眼里。
他们现在归万耀煌指挥,此次老蒋想趁红军立足未稳,进犯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因而派万耀煌部堵截拖住红军主力,该营从三重堰出击,担当万耀煌部先锋。
历史就是如此爱开玩笑:老蒋成立了尖兵营,红军也有突击连,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可以说,两支人马从组建到现在,都从未吃过大亏,都是傲气冲天之辈。原本一个在前面给红军主力开路,一个在后面尾随追击红军,两者很难针尖对麦芒的直接较量一下,但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都事毫无准备的就迎头撞上。偏偏红军想前进,万耀煌想堵截,让两边的先锋都退无可退。
当然,因为先前两支精锐从未碰过面,所以,两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都认为对方不过是普通的士兵,因而都很自信,甚至都小瞧着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