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打草惊蛇,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强攻。
好在敌人的炮兵正在开炮,很容易辨别出他们的方位。
“一排在左,二排在右。同志们,给我冲啊!”
“杀啊!”
伴随着张青山一声令下,众人齐齐发出怒吼,如两只拳头,飞速向敌人炮兵阵地冲去。
“砰!砰!砰……”
在林中刚冲了二三十米——林中,二三十米已经是极限了,再远,由于树木遮挡,不仅打不到敌人,还会给敌人充足的时间来反击。突然,前面响起一排枪声,突击连中冲在最前面的三四人立马倒地,一看就知道,冲到敌人的防守线了——好在张青山眼疾手快,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同志扑倒,否则,他俩也得受伤。
“打!”
“啪!啪!啪……”
刹那间,双方开始对射起来。
这个时候比的可不仅仅是气势,更重要的是时间:张青山很是担忧敌人的炮兵们扛着小钢炮跑路,所以必须一鼓作气的冲过去,否则,敌人跑了,他们可就白忙活一场了。所以,必须第一时间冲破敌人的这道防线,不给敌人炮兵喘息之机。无奈,张青山只能冒险了。
“准备两颗手榴弹!听我命令行事。”
张青山边大叫边抽出手榴弹。
稍稍等了会儿,见身边的同志们都做好了准备后,一把拉掉手榴弹的引线,大叫一声“扔!”,奋起扔了过去。
林中扔手榴弹和平地上扔,绝对不同:按红军的近战打法,连扔两波手榴弹后,在第二波扔出去后,会立即跳起来冲过去,趁敌慌乱而跟敌人拼刺刀。但在林中,扔一波和扔两波没有多大的区别,关键是林木的阻挡。要是扔出手榴弹后就冲过去,万一手榴弹被树木挡住,你又刚好冲到旁边,岂不是自己炸自己?
“轰!轰!轰……”
好在张青山脑子活,扔出第一波手榴弹后,一直等手榴弹爆炸后,他一跃而起,大叫一声“冲!”,拿着另一颗手榴弹,边冲边扭盖子。
大概冲了七八米,估摸着敌人应该回过神来,准备还击。张青山一把拉掉手中手榴弹的引线,大叫一声“扔!”。
等手榴弹出手,他却大叫一声“卧倒!”,一下子趴到地上,等待着。
万分庆幸,此时,突击连的同志们经过一两个月的磨合,不敢说配合的无比默契,但令行禁止还是很整齐的。纷纷跟着张青山学。
此时此刻,双方的距离只有十来米。
对方完全不适应这种拿着手榴弹冲锋,几乎疯狂的近战打法:第一波手榴弹他们或许还能忍受得住,可第二波手榴弹就让他们心慌意乱了,尤其是这么近得距离之下,他们中很多人看到红军战士们有的人摸向腰间,准备使用第三波手榴弹,他们崩溃了:这么近的距离,你们还敢集体扔手榴弹,这不是疯了么?正常人如何敢跟这群疯狂的家伙比拼?当然,这在张青山等人看来,是勇气,是气势。事实上,但凡是近战就是这样,武器、人数都不是决定性因数,气势才是最关键的:气势足,哪怕面对十倍百倍敌人都敢冲锋;气势散,人数再多,也只是面对狼群的羊——挨宰的份!
“轰!轰!轰……”
等手榴弹爆炸后,不!准确的说,甚至还有少数手榴弹没爆炸之时,只见一个崩溃的家伙大喊大叫,如同疯子一般,手舞足蹈的拖着枪向后跑去,这下好了,连带着所有敌人都开始往后逃命。他们的指挥官想拦都拦不住,最终,只得趁着还有逃命的机会,跟着大家一起逃命。
赶羊战术本就是战场上最快活的事,张青山等人如何肯放过,立刻在后面紧追不舍,时不时的开几枪,大喊几声以吓唬敌人……
也不知敌人设了几道防线,还是就只有这一道,反正,张青山等人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就在“缴枪不杀!”之类的劝降口号中,顺顺利利地冲到了敌人的炮兵阵地上。
赶着先前的‘羊’冲过去,敌人还以为红军的主力杀到,吓都吓的要死,根本就没有丁点还击的意思,怪叫着撒腿就跑。一时间,到处都是狼奔逃窜的敌人。
说是炮兵阵地,其实没有修筑任何工事,只是简单的把小钢炮架好,把弹药箱堆积在一起而已。
可是,当张青山等人冲到敌人的炮兵阵地上时,却有点悲愤了:娘的,那小山般排列在一起的炮弹箱到没怎么动,可问题是,想象中的九门小钢炮,就只有两门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
气的张青山对那些正在追击敌人的战士们愤怒咆哮:“都别喊缴枪不杀了,给老子喊抗小钢炮的都得死!”
还真别说,张青山这恼羞成怒的急智之下,还真见到了效果:大势已去的前提下,敌人的炮兵一开始还扛着小钢炮逃命,可红军追杀的紧,保命都来不及了,哪还顾得肩膀上扛着的累赘,让红军战士白白捡到了三门小钢炮,又抢到了一门。在把弹药箱扛走的时候,又发现了一门藏于一棵大树下,如此,一共得到了七门小钢炮,把众人乐的连后牙子都看得见。
几分钟后,见众人都兴高采烈的回来,没发生意外,张青山松了口气。接下来,张青山等人自然要立刻扛着小钢炮和弹药箱转移,免得被回过神来的敌人包围。可就在大家扛弹药箱的时候,一件让大家心寒,却是罗英早就布置好的事发生了。
“好了,赶紧搬东西转移回去,免得夜长梦多。”
众人一拥而上,抗小钢炮,搬弹药箱。可问题是,这最少也有三四十箱,堆积在一起,总要时间来分配。
刚扛走不到十箱,突然!
“咻~!咻~!”
“炮袭!卧倒~!”
大家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哪还听不出这是什么?张青山那吼声还没喊完,所有人都匍匐在地,抱头等待。
“轰!轰!”
两发炮弹爆炸,一发在离炮弹堆积的地方左边十五米左右,另一发则更远,落在了离此二十多远的前方。
“哪打炮?”
一等爆炸过后,张青山跳起来就大声发问,面色铁青,可见内心的怒火有多重。而别的同志的愤怒也不轻,有人大骂:“狗日的,这个时候还敢偷袭,非得弄死他不可。”
虽说大家都知道炮袭,可问题是,还真没几个人知道炮兵的专业知识。好在,张青山的突击连中有一个外号叫二愣子的家伙——他在中堡战役中被张青山亲自俘虏,原本选拔时没有他,可胡英泽对大炮近乎狂热的热情,听说这家伙是个顶尖炮手,尤其擅长打小钢炮,二话没说,不顾众人反对,直接将他抢到了突击连。用他后来给张青山的解释来说,就是‘咱们突击连现在用不到炮,可突击连迟早要壮大的,到那时,首先就得有自己的大炮。为了避免到时候临时从别人碗里抢炮手而得罪人,干脆先弄个好手到家里储备着。’这不,二愣子看看左边这枚炮弹爆炸点,再瞧瞧后面的那枚炮弹爆炸点,几乎是想都没想就面色大变的边冲过去边对张青山大喊:“张连长,快让同志们离开那儿!”
见众人一楞,齐刷刷地看过来。他边把那些要抗炮弹箱的同志推开边大叫:“敌人的第一次炮弹是在试炮,等他们调制好后,第二次就会对这堆炮弹开炮了,再不走,大家都得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