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把船直接划到对岸,非要往下游靠点?”
“这江面划船很费力气,只有顺着水流边漂边划,才能借着水流的力量划过去,所以,就只能把放绳索的地方定在对岸的下游。”说到这儿,牛英武想到了什么,道:“对了,等下弟兄们把船划过去后,划回来时,大家得到下面百米处去等,到时候,还得麻烦大家都帮一下忙,当一下纤夫,尽快把船拉到这儿,然后才能再次把人送过去。”
“难怪我的老师常说百姓的力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太感谢你们了,要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恐怕就要遇到大麻烦了。”
张青山对胡英泽翻了个白眼:我不止一次听你酒后嘀咕过,你小子读书时经常逃课,因而你的老师几乎不搭理你,他会跟你一个混小子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老百姓的力量?
“大家都是革命同志,这是应该做的。”
张青山却从军事角度考虑,提着筷子,指着对岸山顶问道:“英武同志,先前你说就算敌人的巡逻队到了对岸山顶,也不会愿意到边缘处查巡……现在可以说说原因了吧?”
“一来,敌人兵力少,不足以控制沿江的整条防线。二来,这里地势陡峭,敌人认为我们无法攀登,因而麻痹大意,却不知,我们完全可以从上面放绳子下来。三嘛,最主要的就是,对岸山顶上全是一条荆棘林。敌人那吃得了这苦,就算上面让他们砍荆棘到边上检查,他们也只会敷衍了事……”
一旁的牛小花笑着接过话题:“我们本地人痛恨敌人祸害百姓,不愿意给他们当向导。在对岸山顶上,不仅荆棘众多,还有很多地方都有捕野兽用的套子和大坑,有些地方更是看着稳妥,实则下面是空的,一踩上去绝对能直接摔到江里去。要没有熟悉这儿的本地人带领,那绝对是步步都能要人老命。敌人刚来的时候,确实想把这片荆棘林全砍了,可有个倒霉鬼不小心就踩到空的叶面上,掉下来摔死了。从那以后,敌人就再也没有到边缘处巡查过……我们有几次打游击,就是靠着这片荆棘林躲过敌人的追击。”
张青山点点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情况,就像小时候阿爹指导的那样:在深山老林里,不仅要应付野兽和烂泥潭(沼泽)之类的大自然的手段,还得应付别的猎人设下的机关陷阱。好些的会在机关陷阱旁留下记号,提醒人类,可有些坏心眼的就直接摆在那儿,让你防不胜防。所以,要没有猎人带领,普通人进入深山老林,那真的是凶多吉少。跟这儿的情况确实有些像,也难怪他俩会如此自信满满。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量如何渡江:谁然此地的江面平稳,可帆板船太小,为稳妥起见,每只帆板船除了划桨的人外,只能坐三人。而那条大船可有了大作用,一次性可以乘坐十五到二十人,而无江浪翻船之忧,如此,一次性可以运过去三十到三十五人,算上游击队在这儿的三十多人,总共只需五趟就差不多了。
但问题是,谁是第一批过江的?
谁都知道,越晚过去安全性越大,越早过去越危险,因为谁都不能保证,万一敌人脑袋撞墙,非要到悬崖边上查巡,到时候,一旦发生战斗,枪声铁定会惊动更多的敌人过来,而早先过去的人可就危险了。
但在这个时候,战士们却无视危险,各排排长纷纷请战,吵吵嚷嚷地非要自己排先过去。而到了对岸,必须要有一个能拿主意的坐镇,为此,就连突击连的三位主要领导之间也发生了争执,非要自己带人先过去。
最终定下:彭鹏、牛英武带着齐子轩的三排先过去,张青山第二,胡英泽和游击队剩下的同志最后过江。
吃饱喝足后,三排的同志们上船,向对岸划去。
果然如牛英武所说,无论大船小船,都是呈弧线顺着水流慢慢接近到刀削崖下面。
伴随着船越来越近,无论是船上的还是岸上的,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
突击连的战士都接受过泅渡训练,可因条件限制,还从未在江上训练过,甚至,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江。
见有的同志仅仅抓着船舷,一脸的紧张,牛英武轻笑道:“同志们,用不着这么紧张。都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这片水域是最安全的,我们每年从这里走上不知道多少回,就没有出过一次事故。而且这次为了配合主力部队,这五条船上的水手,可都是精挑细选,保证就算落水,他们也能及时救下。”
果然是经常走的这条水路,当大船来到对岸的悬崖下,牛英武熟练的从船头抓起一个用铁链相连的铁钩,眼疾手快的一把勾住悬崖边上一个海碗大的铁环内。随即,因水流的原因,铁链瞬间绷直,却停了下来。
在看看别的小船上的游击队员,都是如此,熟练而有序的用船尾上的铁钩勾住悬崖上露出的铁环。显然,真如牛英武所言的那样,他们都是这方面的好手。
见船都停稳后,牛英武掏出手电筒,打开亮光,对着笔直的悬崖左右摇晃三下,迅速关掉手电筒光。
悬崖上的人显然早就注意到这几条船,一见信号,立马回复。
只见悬崖顶端有人用手电筒光对着下面画了三个圈。
“行了,大家做好攀岩的准备。”
不久,就见五条二指宽的绳索,在黑暗中如同灵蛇般慢慢延伸下来。
牛英武站在大船船头,抓住绳索,用力拉了拉,满意的点点头,却让出一个身为,对身后的齐子轩笑道:“齐排长,你先上吧。”
“牛大哥,还是您先上吧?”
“齐排长,都是自家同志,别客气。你们先上,我在下面照应着,有什么意外,我们也好及时救援。”
齐子轩想了想,点点头,道了声谢……他不知道,牛英武让他先上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水汽相对比较淡,但如果绳索悬空的时间过久,绳索上难免沾染上水汽,从而使得绳索变的滑溜。也就是说,越往后越难借助绳索往上爬。牛英武也是从刚才横渡江面时,众人的紧张中,觉得这些人恐怕不适应在水面上借助绳索往上爬,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他才委婉的说怕有人力道不济时掉下来,他好带人游泳救援。
然而,突击连毕竟是精锐,受过这方面的高强度训练,虽然第一次横渡大江而显得有些紧张,可真要论攀爬的本事,还是让牛英武大为惊叹。
只见齐子轩高伸双手抓住绳索,用暗劲拉了拉,觉得安稳后,双手一用力,整个人立地而起,然后,双脚弯曲,缠住绳索,一卷,再用左脚脚尖把绳索勾住,再一卷,让绳索在左脚中心处缠绕一圈,右脚再踩在左脚脚背上,如此,就相当于双脚踩到了实体上,有了个发力点,一蹬直,整个人就上去了半米左右。
看着齐子轩爬两下就如此来一次,一开始的速度虽然慢,可速度平均,而且,一看就知道,比光用双手攀爬要省力得多,到了后半段绳索,速度就要比别的方法快得多。看的牛英武心头大卫感叹:听说突击连是主力部队中的主力,没想到,还真有些本事……老子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种攀爬的方式了?恩!回头得让同志们也这么来,免得爬这几十米的绳子,中途还要休息两次,实在太让人小看了——他们攀爬的方式大不一样,每个人都会多带两条细绳子,需要休息时,将一条细绳子在粗绳上打个活结,绑在腋下处,另一条则绑在大腿上,以此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