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只能是一点:我有自知之明,来此就是当一个调和油。”胡英泽夹起一粒花生米,边嚼边说:“突击连里藏龙卧虎,能进来的注定各个都是好汉,这么多好汉聚集在一起,平衡不好会出大事的,而这个平衡点就需要一剂调和油来协调,让其团结如一,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让突击连一飞冲天……所以,还是那话:突击连里全是人才,我这个连长的作用就是平衡各方……老张,我来当这个连长,别人还以为我是当了状元,可又有几人知道,我心里真的是胆战心惊啊。要是突击连一飞冲天,我也跟着沾光,死也高兴,可要是万一败落在我手里,我就是死也没脸见人,更是对不起组织和首长们对我的信任和期望,也对不起同志们的支持……一想到这个,我就感觉自己如履薄冰,深恐……深恐一个不好就……就完了。”

借着酒劲,胡英泽的话匣子一打开,那真是刹都刹不住,足足说了半个多小时,还不停的喝酒,最终,“咚!”的一声醉倒。

把胡英泽扶到床上,盖好被子,出门又把周宝玉叫来,让他看好胡英泽,随后,张青山提着张椅子到门口,抽着烟,看着璀璨星空,脑子里想了很多:老胡的话虽然啰嗦,却是他的肺腑之言,足以说明老胡对突击连的重视程度,那么,自己对如今新身份是不是有点不够重视?该怎么做才能不负老胡和同志们的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胡英泽和张青山真是凶名赫赫,所到之处,真有‘人人喊打’的效应……他俩奉命四处挖人,被挖者谁肯待见他俩?自己都还嫌手下人才少,谁肯往外送?随便糊弄几个人送过去,他俩还不肯要,偏偏有命令护身,谁也奈何不得他俩,真是引起了一地的‘哀怨’。

于是,各种光怪陆离的奇葩之事接连发生:偷奸耍滑、糊弄过关者都算得上温柔,有那脾气暴躁的,直接对上了。像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陈菊生是个老革命老党员,可他脾气耿直,一见到张青山他俩,问都不问,直接掏出手枪递给胡英泽,大叫着“要人没有,要命一条,来,打死我,打死我你就能招到好兵了”。气的胡英泽直接把枪扔到了房顶上。随后,两人差点动手打架。最后,这事闹的四师政委方理明出面,才从十二团调走了五个好手。

要知道,突击队和十二团在忠堡战役中还有过合作了,连他们都是如此,别人就可想而知了。

可这还算好的。

有些人见不可硬抗,便来个软的:不管你有无调令,一不让你看个人军功薄,二不让你见人,看你咋办。六师十六团团长常善德就是如此,一听说张青山和胡英泽拜会,立马下令全团集合,到野外训练,说完,他居然从后门走人,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张、胡二人——也有此可以想象大家把他俩当成洪水猛兽对待了。

可张青山和胡英泽是打定主意一个都不遗漏,为此,只要能捞到好手,别说脸面了,连尊严都不要了,更是做好了各种充足的应对手段:坑蒙拐骗、偷奸耍滑之类的都是小道,真正体现他俩胆大包天的是,他俩居然敢狐假虎威,甚至造假。

十六团一集合,他俩直接在把十六团的大门给锁了,然后,拿出张任命状,说是奉总部命令,来此挑选干部——以前是挑选战士。

有营长要看,他俩气定神闲的把任命状一收,转而就指定这位营长被调任了。自然引起了不满,眼看就要被群起攻之,胡英泽转身又拿出真正的命令扔给他们,让众人不敢动手。

如此吵闹,十六团团长就是想不出面都难。最终,答应给四个好手出来。但因心头有火,却让他俩自己去这成百上千人中挑选。这时,就轮到张青山展现本事了。二话不说,让全团围着操场跑步,把耐力最好的十个人留下,然后一个一个的握手,寒暄。虽然得到的全是一致的怒视,可张青山依然笑眯眯地跟他们握手。最终,选出了四人。而这个选定基于一点:观察这些人的气势和每个手掌的结茧情况。让胡英泽大为钦佩。

而胡英泽也不简单,无论对方愿不愿意,他走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个反悔的借口:初步选定是这几个人,可要是贵团还有更好的,我会到总部去再要调令,更会再次亲自登门拜访。得到了无数的怒视。

边选边送到连队训练,如此,半个月后,突击连选人风波总算平定下来,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训练的事了,这也让人头疼……

所谓的刺头,说的好听点,就是有些本事,有点自傲。说的难听点,就是仗着自己有点本事,不服管教,好勇斗狠的个人英雄主义者。

就好像现在的突击连的战士,各个都是武松,谁也不服气谁……这样的人,绝对是‘一个人是条龙,一群人是群虫’。要是让他一个人放胆去干,绝对能让敌人吃大亏,可要是一群人出去行动,多半不会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更多的恐怕是一放出去,就各干各的了。也只有通过纪律,然他们不跳出军队这个圈子的约束之余,又能发挥他们个人的本事;只有通过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要大于个人的勇武;只有通过训练,磨合了他们之间的配合,发挥出更大的整体战斗力量……就好比现在的特种部队,选人的首要条件就是:你最好是个刺头。

好在组织上考虑到了这一切,找来了三个跟这帮刺头一样的大刺头:彭鹏本身也是个老兵油子,无论这些家伙使什么幺蛾子,在他眼中都是过去式的待遇。张青山个人勇武自然不用多说,光是单手擒敌这一个故事,就足以让这帮好汉心服口服,不敢炸刺;胡英泽这家伙脑子活,脸皮厚,又敢于担当,也敢于放权……这三人聚集在一起,足以让这帮刺头服软。

无论先前是坑蒙拐骗,还是忽悠强抢,反正只要拉到了突击连,是虎你得卧着,是龙你得盘着,有的是手段收拾你。在这三人的全力‘招待’下,不出五天,这帮好汉就听话了。而在这五天内,对于所有跳出来捣蛋的家伙的惩罚就一项:关小黑屋。凡是从小黑屋出来的人,一提起小黑屋这三个字,绝对各个发抖。而这一手,当然是胡英泽的提议,经过另两位改良的结果。

收拾这帮刺头容易,可因为没有借鉴的地方,只能一步步摸索:在武力值方面,这些刺头自然各个都是勇猛的好汉,只要磨掉他们的‘菱角’,让他们相互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就成。可因为突击连的成立是为了将来万一需要长征,他们将作为先头部队的特殊性,这里面就不仅仅需要战斗,还得有收集情报、刺探敌情、突击,甚至是刺杀之类的本事,针对这方面,他们要走红军以前从没有走过的‘路’。

好在总部对这支‘特种部队’很是看重,几乎达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哪怕是突击连的要求有时很过分,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尽量满足。武器方面就不用说了,别的连队训练根本就没有实弹射击这一项,可突击连却每人每个月六十发子丨弹丨的消耗量,而且还能申请更多的弹药,但凡这方面他们只要一申请,绝对都是第一时间得到满足。要不是突击连的性质不会出现炮兵,胡英泽都想申请炮弹了……尤其是从生活上就能看出总部对这支部队的重视程度。胡英泽打报告上去,大意是说:突击连训练量要远远大于别的部队,要是肚子里没点油水,根本不可能有体力坚持下去。总部立即派人到突击连调查,看了突击连的训练后,三位特派员只说了三个字“不容易”,立马就同意了突击连的申请:每个月最少提供三头猪。这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是别的连队无法想象的优渥待遇。

大抗战》小说在线阅读_第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银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抗战第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