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前,卢卡斯做出了决定:美军立即停止所有作战行动,在八月一日凌晨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国东部时间八月一日凌晨四点,卢卡斯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此时,准备执行当天第一轮轰炸任务的轰炸机已经升空。收到消息之后,牧浩洋立即向前线部队下达了停止轰炸行动的命令。结果是,五千架轰炸机与三千架大型电动弹药运载与投掷平台不得不在返航的时候,把携带的数十万吨弹药扔进墨西哥湾,因为满载时超过了最大着陆重量。
这次,美国是真的投降了。
八月一日上午,美军停止了所有军事行动,全部返回驻地。
当然,麻烦并不少。
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美国是否投降。在得到了确切消息之后,他才联系司马文正,让地面部队出动,按照早已制订好的计划,占领美国各大城市,收缴美军装备,并且控制美军人员。
可以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幸的是,中国军队早就制订好了行动方案。
要知道,在年初的时候,牧浩洋就断定美国会投降,只是无法确定美国会在什么时候投降,因此就制订了一份比较全面的受降方案,其主要内容就是,在美国宣布投降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解除美军的作战能力。
只要解除了美军的武装,美国就别想反水了。
当然,二十四小时肯定不够。
最终,花了两天多,直到八月三日上午,中国军队才占领了美国全境,并且让一千多万美军放下了武器。
必须承认,这已经非常迅速了。
当时,还发生了一些意外。
比如在八月二日夜间,欧洲联邦出动了一支军队,准备以空运的方式送往美国东北部地区,控制波士顿、纽约、费城等特大城市。结果运输机群刚刚起飞,就被部署在英国的中国预警机发现了。随后这支运输机群遭到中国战斗机拦截,在到达大西洋上空时,再次遭到舰载战斗机拦截。所幸的是,此时中国军队已经到达美国东北部地区,控制了几座特大城市的机场。结果就是,欧洲联邦的运输机到达之后,立即被限制在一个特定区域之内,在加满燃油之后,带着地面部队飞了回去。
另外,也并非所有美军都自觉放下了武器。
在堪萨斯城郊外,守卫一座秘密军事基地的美军就没有投降,而是一直战斗到了八月五日。中国军队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座秘密基地里有一座正在建造的重水反应堆,还有一些经过初级提炼的核原料。
在芝加哥,两个师的美军拒绝投降,并且在中国军队到达之前进入市区,巷战一直持续到八月八日,在最后一批负隅顽抗的美军被歼灭之后,中国军队才全面占领芝加哥,而这场战斗导致数万平民伤亡。
最顽固的一支美军在费城,大约有十万人左右,抵抗持续到八月十日,在中国军队调来了上千门重炮之后,才消灭了这支美军,而费城也几乎被彻底摧毁,数十万人伤亡,近三百万人沦为战争难民。
相对而言,大部分美军都非常平静的接受了战败的事实。
克利夫兰、匹兹堡、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华盛顿、里士满等地的驻军,都呆在军营里面,在中国军队到达之后交出了武器装备,并且接受中国军队的管制,只是他们暂时不能解散。
按照牧浩洋制订的计划,解散美军的行动将在美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之后。
在此之前,投降的美军都将集中管理,主要安置在其原来的军营里面,听从占领军的指挥与调度。
八月三日,美国的投降代表到达北京。
这不是谈判,而是来商讨签署投降协议的相关事宜。
虽然很多人主张,在北京签署投降条约,但是黄瀚林觉得这不吉利,而且已经安排在北京举行胜利大阅兵。经过权衡之后,黄瀚林还是决定在战胜地,也就是象征着中国军队取得最终胜利的华盛顿签署投降条约。只是在具体安排的时候,牧浩洋提出,应该把签署协议的地点设在战舰上,因为太平洋才是主战场,而在主战场上贡献最大的就是海军。此外,美国也是以偷袭中国海军的方式发动战争的,因此在战舰上举行投降签字仪式,能够最好的反映出这场战争的本质。
最终,黄瀚林答应了牧浩洋的要求。
投降签字仪式订在八月二十三日,地点在切萨皮克湾北部的一艘战舰上,只是当时还没有订下是哪艘战舰。
在正式签署投降协议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最重要的,就是恢复美国的社会秩序。
要知道,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美国全境,作为占领军,理应为遭受战火荼毒的美国平民提供必须的生活保障。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美国的大约六亿公民中,有四亿失去家园,另外两亿也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在美国的一百多座大城市中,只有西海岸地区的几座大城市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恢复了正常秩序,其他地区的大城市都存在着基础设施毁坏、生活物资匮乏、社会治安混乱等等问题。
可以说,考验中国军队的时刻到来了。
六亿美国人,每天至少需要六百万吨生活物资,还需要电、水、燃气等资源,更需要必要的医疗保障。
八月十一日,牧浩洋任命司马文正为占领军司令,全权负责善后工作。
两天后,中国空军投入了上万架运输机,开始向美国各地运送物资。随后,中国陆军与陆战队组建了“基础设施重建部队”,开始帮助美国人恢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率先开始了战后重建工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事工程。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中国向美国运送了近五亿吨物资,绝大部分都是粮食、衣物、药品等生活必须物资。在此期间,中国军队在美国投入了两千套小型聚变供电系统,为城镇供应电力,此外还修复了上千座自来水厂、修建了数千家临时医院、修复了上百座城市的生活用燃气管道。
这些,都是占领军承担的工程,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只是,恢复社会秩序,最主要的还是恢复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即让这个国家的公民获得劳动机会。
对美国人来说,最主要的劳动就是进行战后重建。
当然,这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负责的也不是中国军队,而是按照黄瀚林在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做出的安排,由各个盟国分区占领,并且各自承担占领区内的管理工作,负责进行战后重建。
到这个时候,牧浩洋与美国的事情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当时,牧浩洋需要考虑的,正是划分占领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