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按照他的规划,在全歼、或者重创了俄军之后,第三十八集团军将向西运动,把战线推进到巴拉巴草原以西,攻占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鄂木斯克,从而彻底改变西伯利亚战场的总体形势。

只是,在审议的时候,该阶段作战计划遭到否决。

有趣的是,否决者不是牧浩洋,而是黄瀚林。

虽然戚凯威没有明说,但是他的目的很清楚,即完成对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包围,向哈萨克斯坦施压。如果哈萨克斯坦站在中国这边,将带来极为重大的军事意义,比如彻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显然,黄瀚林不可能不知道争取哈萨克斯坦的价值有多大。

即便不考虑军事意义,也要考虑政治意义,即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成员国,是俄罗斯经济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争取到哈萨克斯坦,就能瓦解俄罗斯经济体,在政治与外交上给予俄罗斯重创。

问题是,黄瀚林不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来压服哈萨克斯坦,而是把希望放在了外交上。

当时,杜小蕾已经在跟哈萨克斯坦当局接触,向哈萨克斯坦开出了参战条件,正在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而且哈萨克斯坦当局也有所动心,只是暂时没有做出决定,或者说还没有到做出决定的时候。

如此一来,黄瀚林希望让哈萨克斯坦当局做出自由选择。

可以说,这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如果哈萨克斯坦不是自行做出决定,而是在受到压迫后被迫做出决定,政治意义将大打折扣。作为政治家,黄瀚林必须考虑其他独联体成员国的感受。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戚凯威在西伯利亚战场上只有两个集团军,即便得到了加强,比如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增加了一个陆航联队,大幅度提高了该集团军的独立作战能力,使之成为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类似的机动部队。问题是,俄军有一百二十万,即便二十个主力师的总兵力也在三十万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俄军的预备役部队,兵力也只有俄军的三分之一。

不可否认,装备性能、战术思想、官兵素质等等有利条件都在中国军队手里,可是巨大的兵力差距,依然会带来很多问题。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即便能够取胜,也不见得有扩大战果的能力。如果在战役初期就想着扩大占领区,那么在战役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在军队行动上有所保留,也就必然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因为战术过于激进,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可以说,只有从消除最根本的问题,才能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错误的战役目的。

当然,牧浩洋与黄瀚林都不反对在必要的时候收获更大的战果。

牧浩洋还做出承诺,战役结束后,将考虑用第四十二集团军替换第三十八集团军,或者用才组建的第十六空降集团军替换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让已经在前线战斗了两个多月的官兵撤下来休整。为此,牧浩洋也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即陆军在西伯利亚的作战行动,必须遵守总体战略。

不管怎么说,到了三月中旬,中俄军队都已完成了战役准备工作。

虽然俄军的准备还没有到位,按照布鲁希洛夫的计划,进攻还得推迟几天,但是随着美俄联军在伊朗战场上的前进速度慢了下来,俄罗斯总统不得不再次出面干预,让布鲁希洛夫在三天内发动进攻。

中俄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决战,已经在所难免。

三月十三日,上午十点左右,离总统规定的最后期限还有十多个小时,布鲁希洛夫向西伯利亚地区的俄军下达了进攻命令,被称为“新西伯利亚会战”的大型战役正式打响,俄军的战略反击开始了。

从发起反击的时间上看,布鲁希洛夫就与众不同。

虽然从战后披露的资料来看,让布鲁希洛夫在十三日上午发起反击的主要因素,与一份没有证实的情报有关,即远东的中国军队已经攻占了乌兰乌德,正在向伊尔库茨克前进,即将到达西伯利亚战场,而实际上,直到三天之后,第三十九集团军才完成了对伊尔库茨克的大迂回,在三月二十日才占领这座城市,到达西伯利亚战场更是两个月之后的事了。但是这份情报让布鲁希洛夫不得不相信,中国军队正在努力打通地面交通线,留给俄军的反击时间已经不多了。

当然,这只是战略方面的理由。

战术上,布鲁希洛夫认识得更加清楚,即俄军的反击越往后延迟,中国军队的防御部署就越完善,拖延下去对俄军极为不利。对俄军来说,在十三日上午发起反击,跟在夜间发起反击没有多大区别。

在上午进行反击,还能达到战役突然性。

要知道,对于装备性能相对较差的俄军来说,夜间作战有更大的把握,因此在夜间发动反击的可能性最大。

事实上,这也符合中国军队的防御部署。

从三月十日开始,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就调整了部署,让精锐部队在白天休息、夜间执勤,以便在俄军最有可能发动进攻的时候,集中优势力量稳住战线,然后进行战术反击。

正确的时间选择,帮了俄军大忙。

白天的战斗中,俄军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在大部分战场上掌握着主动权,控制着战斗节奏。在新西伯利亚方向上,俄军不但夺回了这座已经毫无价值的城市,还把战线向尤尔加推进了三十公里。在巴尔瑙尔方向上,俄军也向别洛沃推进了二十多公里。在托木斯克方向上,俄军更是把战线推进到了第三十八集团军的防区外面,首先接触到戚凯威设定的“绝对防御圈”。东线上,俄军只推进了不到十公里,主要是主力部队过少,而人数充足的预备役部队又缺乏突击能力。

此时,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已经对调了防区。也就是说,第三十八集团军在北面,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在南面。

以俄军的作战能力来说,能在白天推进二十到三十公里,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要知道,在伊朗战场上,俄军在最初几天、即伊朗军队抵抗非常微弱的时候,日均推进距离也只有三十公里。

问题是,以中国军队的标准来衡量,俄军的推进速度就太慢了。

当然,推进速度慢也不是坏处,至少俄军的战线非常紧密,前线部队与预备队之间没有太大的缝隙。

也就是说,俄军没有给中国军队留下太多的反击机会。

此时,布鲁希洛夫的才能显现了出来。可以说,在战术部署上,俄军没有犯错,也没有给对手机会。只要俄军保持住战线的紧密状态,就能稳打稳扎的向前推进。虽然这难免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在十三日白天,俄军就损失了上万名官兵,大部分伤亡都在战线后方,而且主要由中国军队的远程打击火力所致。但是俄军有充足的兵力,反击开始后,士气也有所恢复,俄军怕的不是伤亡,而是反击失败对士气与斗志产生的负面影响。说得简单一些,俄军能够承受较大的损失,而中国军队却无法承受过大的战斗伤亡,因为在整个西伯利亚,也就只有十万中国军人。

天黑后,俄军停了下来。

显然,这又是一个战术上的改变。

当天晚上,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发动了数十次战术反击,但是收获的战果非常有限,也没能改变战线情况。

海洋的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2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中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海洋的世界第12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