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尺寸数据上,空军内部的要求不太严厉,只是必须能在野战机场起降,而且能够满载时在任何一座大型民用机场起降。如此一来,翼展长度就必须控制在七十米以内,而且机身离地高度得在一米二以上。

到了年底,沈飞才提交具体设计方案。

这个时候,衡泰集团也完成了“x2”燃料电池的研制工作,小批量的生产了四十吨。

二零四八年底,沈飞制造出了第一架dy-1原形机,正式交付给空军,进行飞行测试。

因为是第一架大型电动运输机,所以dy-1原形机存在很多问题,试飞进行了一年零三个月,直到二零五零年三月份才完成,期间沈飞根据军方的要求进行了多项改进,甚至对机翼进行了重新设计。

直到二零五零年六月,dy-1才正式定型,获得了空军的正式编号。

量产工作在当年年底开始,空军的第一批订单就高达一百八十架,而且还签署了三百六十架的意向合同。

必须承认,dy-1是一种不太成熟,但是足够先进的电动运输机。

空军的设想很简单,用dy-1取代所有大型运输机与部分战术运输机,成为最主要的空运力量。在产量上来之后,由dy-1发展而来的其他空中平台还将取代现有的预警机、电子侦察机、加油机等等。

事实上,到二零五零年的时候,空军已经有了第二个选择。

在获得军方支持之后,龙飞集团自筹部分资金,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并且在二零四九年底制造出了第一架大型飞翼机。

虽然龙飞集团的飞翼机存在更多的问题,但是发展前景更加乐观。

别的不说,这种飞翼机的载重量高达二百四十吨,还有提升空间,满载时的最大航程更是超过九千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运输机。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巨大的内部空间,其改进潜力与改装能力也明显超过了dy-1。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其灵活的配制方式,即其电池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在必要的时候,比如执行短途运输,可以卸下部分电池模块,增加运载能力。按照龙飞集团提交的设计方案,在执行距离为三千公里的运输任务时,可以只配备两组电池模块,把货舱数量增加到四个,运载能力由二百四十吨提高到三百六十吨,且不需要在目的机场补充电能。

毫无疑问,这个设计,正是为了迎合空军的作战需求。

原因很简单,即便从中国本土起飞,到马里亚纳群岛的航程也不到三千公里,而中国军队在太平洋上的第一道障碍就是马里亚纳群岛。也就是说,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时,龙飞集团的运输机的运载效率是dy-1的三倍!

只是,空军没有采购龙飞集团的运输机,只是给予了更多的研制经费支持。

按照牧浩洋的安排,龙飞集团方案属于战略储备性质,毕竟dy-1已能满足空军的所有战略空运需求,没有必要在和平时期采购第二种大型运输机,只有战争爆发后,才有这个必要。

当然,空军需要的不仅仅是运输机。

虽然牧浩洋高度重视大型电动运输机项目,但是在空军的装备项目中,排第一位的是战术战斗机,其次是战略轰炸机,然后才是大型运输机。在二零四五年初,也就是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爆发后不久,空军就提出了“第六代战斗机”项目,斥资一百二十亿元,向国内厂商招标。

在很多人看来,空军有点操之过急了。

要知道,j-31/j-33项目在二零四四年才结束,而且沈飞制造的这种战斗机在总体性能上优于j-30/j-32,达到了五代半的水准,能够保证中国空军与中国海军在未来十年之内拥有技术优势。

问题是,在二零四四年的时候,美国就启动了第六代战斗机项目。

当时,美军的主力战斗机是f-44,而且其舰载型也已获得海军订单,预计总产量将超过三千架(包括外销型)。可问题是,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以及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中,f-44的表现并不突出,在某些方面还不如j-30/j-32,交战结果也是如此,f-44在空战中取胜的概率并不大。

也就是说,美军更加迫切的需要新式战斗机。

既然美军有了,中国空军也就不能落后。要知道,j-31/j-33再先进,也只算得上是五代半战斗机,只对第五代战斗机有性能优势,根本不是第六代战斗机的对手,也不可能取代第六代战斗机。

如果让美军先搞出来,中国空军的处境将非常险恶。

当然,到这个时候,再以代来划分战斗机,已经不那么科学了。

战斗机划代,实际上是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的事情,在美苏冷战期间,双方采用的都是紧盯对手的发展策略,或者说前苏联在研制战斗机的时候,都有极为明确的目的,即针对美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在美苏冷战高峰时期,及二十世纪六零与七零年代,美国与前苏联都装备了好几种战斗机,而不是由一种战斗机担纲。直到美苏冷战结束,军事对峙降温,美国才放慢了战斗机的发展速度。

显然,这种情况,并不适合二十一世纪四零年代。

要知道,中美冷战比美苏冷战更加激烈,对抗强度更高,双方都不可能等到技术成熟再来研制新式战斗机。

说得更直接一点,在中美冷战的大背景下,成本已经是次要因素了,关键是在技术上超越对手。

如此一来,在发展新式战斗机的时候,双方都采用了小步快跑的方式。

这一点,在中国空军身上体现得最为明确。

从j-20开始,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就一直以五到十年为一个周期,逐步提高基础技术水平,比如j-22/j-25采用了更多新技术,比j-20有所提高,而j-30/j-32又在j-22/j25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而j-31/j-33则是在j-30/j-32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些战斗机之间实际上都不存在明显代差。

中国空军采取小步快跑的发展方式,也是逼于无奈。

虽然j-20是世界上第二种重型制空战斗机、第三种服役的第四代战斗机,但是比f-22a整整晚了二十年。在研制j-31/j-33的时候,中国航空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仍然比美国落后了五年左右。比如j-31/j-33的发动机的推重比不到二十,而f-44的发动机达到二十五,美国新开发的发动机更是超过了三十。这种技术上的差距,既让中国战斗机更有特色,即有着较为明显的性能侧重,也迫使中国空军不得不加快战斗机的更换速度,并且限制了每一种战斗机的采购数量。j-20的采购量只有六百架左右,而f-22a就被美军采购了上千架,后来的几种战斗机无不如此。

到了f-44的时代,美国空军也采用了类似的发展方式。

与中国空军不同的是,美国空军更多的是把新式战斗机当成技术储备,没有同时采购与装备好几种性能相当的战斗机。

当然,到了f-44之后,美国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太明显,小步快跑成了必然选择。

海洋的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0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中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海洋的世界第10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