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样的办法,还能把潜艇推进系统产生的空泡噪声强度降低百分之八十。
从实战角度出发,这就意味着在同等情况下,被敌艇发现的距离至少能缩短百分之六十以上,而本艇被动声纳的探测距离能提高一点五倍。结合其他先进技术,比如最新式的侧舷声纳阵,等于使本艇的作战能力相对提高十倍以上。
在潜艇战中,这绝对是一个大到无法弥补的差距。
“渭河”号服役不久,海军就进行了一次模拟对抗演习,四艘097级用了四十八小时都没能找到潜伏的“渭河”号,而“渭河”号在出手后四个小时内,就“干掉”了四艘097型,证明了自身的先进性。
也正是如此,海军才决定大批量建造“渭河”级。
只是,前两艘“渭河”级都用来取代已经落后的093型。因为海军正在扩大攻击核潜艇阵容,所以095型将服役到二零四五年。也就是说,“渭河”级不会取代095型,而是用来充实阵容。
按照牧浩洋掌握的资料,第二批的前两艘肯定能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服役。
如果战争需求比较紧迫,另外两艘也有能力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服役。到时候,中国海军将有二十二艘攻击核潜艇。
只要聚变反应堆研制成功,“渭河”级的建造数量很有可能超过二十艘。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在“渭河”级之前,097型与095型各建造了八艘,093型只建造了四艘,而091型名义上建造了四艘,实际上只有一艘具备作战能力。如果“渭河”级建造二十艘,将成为中国海军第一种批量大建造的攻击核潜艇。
必须承认,与美国海军相比,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数量仍然严重不足。
只是,跟周边国家相比,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绝对强大。别的不说,日本海军只有二十四艘aip常规潜艇。在西太平洋地区,除了中国、美国与俄罗斯,没有第四个国家拥有攻击核潜艇。
毫无疑问,攻击核潜艇是中国海军真正的王牌。
在战争中,谁也无法知道,这些潜艇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如果考虑到攻击核潜艇的对地打击能力,这支力量更加具有威胁性。对日本这样的岛屿国家来说,甚至是战略威胁。
只是,中国与日本的全面战争,制海只是第一步。
要想取得真正的胜利,就必须打上日本本土。
走到这一步,唱主角的不是海军,而是陆战队。
因为中国海军没有严格按照“华盛顿条约”的上限打造航母战斗群,所以陆战队的建设更加引人瞩目。按照“华盛顿条约”规定,所有排水量超过一千吨的登陆舰艇,不管是编在海军名下,还是归在陆战队名下,也不管陆战队是否是独立兵种、或者是军种,都得算在海军舰艇名录内。
也就是说,登陆舰艇也要占用海军舰艇的总吨位。
相对而言,中国海军在登陆舰队上下的功夫超过了航母战斗群。
这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在内。
在海军中,登陆舰队一直是短板。到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时,中国海军的登陆舰艇总吨位还不到十五万吨,不到舰队的百分之二十。在美国海军中,这个比例为百分之四十五,几个欧洲国家的海军也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连俄罗斯海军都为百分之三十。由此可见,中国海军的登陆力量相当薄弱。
当然,这是历史原因。
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前,中国海军只能算得上是“黄水海军”,即只能在靠近本土的海域活动,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因为没有作战方面的需求,所以中国海军也就不太重视登陆舰队。
别的不说,在俄罗斯都咬紧牙关建造两栖攻击舰的时候,中国海军仍然以船坞登陆舰为主,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期间,用于攻打布莱尔港的大部分舰艇都是船坞登陆舰。
此后,中国海军才开始重视两栖登陆力量。
说得准确一点,是在牧浩洋担任陆战队司令之后,两栖舰队才得到高度重视。
也正是如此,中国海军的两栖登陆舰队是一支非常“新”的力量,大部分主力舰艇的役龄都不到五年,而且计划中组建两支两栖登陆舰队的半数战舰还在建造之中,大部分都要等到二零三四年才能服役。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台湾岛”号与“海南岛”号两栖攻击舰。
去年年底,“台湾岛”号正式下水,“海南岛”号也在今年年初下水,舾装工作将进行到二零三三年底,预计在二零三四年六月底服役。
作为中国海军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台湾岛”级的技术标准非常高。
在设计的时候,牧浩洋就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战术指标:综合作战能力不低于美国海军的“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为二零一三年服役的“硫磺岛”级,在此之前,美国海军还有一级两栖攻击舰被称为“硫磺岛”级)。
高的战术标准,对应的是高的技术标准。
“台湾岛”号的标准排水量为三万八千五百吨,“海南岛”号超过了三万九千吨,满载排水量都在四万六千吨以上。与其他战舰一样,“台湾岛”级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标准配备下能搭载四十多架作战飞机、以及一个加强陆战营的全部装备与官兵。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为二十八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与十八架直升机,或者搭载二十二架大型直升机与十八架武装直升机。
当然,两栖攻击舰的综合作战能力,关键不是载机数量。
执行两栖登陆任务时,除了搭载倾斜旋转翼飞机与直升机之外,“台湾岛”级还能搭载两艘运载能力为一百二十吨的气垫登陆艇、或者四艘运载能力为五十吨的登陆艇,或者八辆两栖战车。
在登陆舰队中,两栖攻击舰相当于航母战斗群里的航母,为核心战舰。
以美军的登陆战术为例,在登陆作战行动中,两栖攻击舰除了投送作战部队之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登陆开始之后,出动舰载机,为上岸的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并且协调指挥其他登陆舰艇。
显然,两栖攻击舰是核心,却不是全部。
在一支登陆舰队中,除了至少得有一艘两栖攻击舰之外,还应该包括两到三艘综合登陆舰与两到三艘船坞登陆舰。
与两栖攻击舰相比,综合登陆舰重点突出了兵力投送能力。
为此,中国海军还建造了四艘“平壤”级综合登陆舰,前两艘“平壤”号与“开城”号将在年底服役,后两艘“元山”号与“咸兴”号正在舾装、预计在二零三四年服役,将分别配属给两支登陆舰队。
“平壤”级的吨位并不小,标准排水量为一万八千吨,满载排水量为三万二千吨。
作战能力方面,除了搭载六架大型直升机之外,还各能搭载两艘气垫登陆艇、或者四艘机械登陆艇、或者八辆两栖战车。更突出的是运载能力,每艘“平壤”级都能运载两个陆战营的全部装备与官兵。此外,每艘“平壤”级还能在正常情况下,运载五千吨作战物资,足以供三个陆战营消耗一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