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不应该与独裁政府结盟,更不应该承认独裁政府的合法性,因为这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让更多的国家把中国视为独裁政府的支持者,从而对中国的全球战略构成威胁。
回到北京,牧浩洋首先见到的不是黄峙博,而是杜小蕾。
“外长,怎么这么巧?”
“是啊,确实太巧了,刚回来?”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下飞机就过来了,总理来了?”
“在里面,正在跟黄总商量事情。”
“不介意吧?”牧浩洋掏出香烟,礼节性的询问了一下。
“你随便吧,我早就习惯了。”杜小蕾笑了笑,说道,“怎么样,前指的工作没有那么复杂吧?”
“还好,几个主要指挥官都很有经验,大部分事情不需要我操心。”
“说实话,我挺羡慕你们这些军人的,总归有个出头之日。像我们这些外交人员,混到头都要为琐事操心。”
“外交无小事。”
“军事也一样。”
牧浩洋笑了笑,点上香烟,问道:“缅甸那边的事情搞定了?”
“基本上搞定了。”杜小蕾端起茶杯,说道,“怎么,你也关心外交问题?”
“不管怎么说,缅甸已经向越南宣战,算得上我们的盟友,作为前线指挥官,关心一下没问题吧?”
杜小蕾笑了笑,说道:“对我们来说,能在缅甸取得胜利,将有很大的意义。”
“胜利的标准是什么?”
“把缅甸变成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国家。”
“这个要求也太高了一点吧?”
“现在看来是,不过谁能保证几十年后,缅甸不会成为第二个朝鲜?”杜小蕾喝了一口就放下茶杯,说道,“至少,缅甸当局已经承诺,在两年内举行全民大选,而且是在我们的监督下进行,面向所有政党,流亡海外的昂山家族也可以派人回去参加大选。为了保证大选顺利进行,我们将向缅甸派遣监督团,并且安排军事观察员。具体谈判还没结束,不过结果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回报是什么?”
杜小蕾愣了一下,说道:“为现任缅甸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官员提供政治庇护,并且承认其财产的合法性。”
“这……”
“必须承认,缅甸的领导人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
“你觉得,这场战争之后,东南亚还是以前的样子吗?”杜小蕾笑了笑,说道,“我们肯定会进军东南亚,而且会建立一个以我国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也就会改变我们的基本对外政策,营造更加有利的政治环境。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大国,缅甸迟早会发生改变,区别只是方式方法。”
牧浩洋皱起了眉头,明白了这番充满外交词汇的话。
用军人的话来说,等到中国解决了越南,就会在中南半岛发力,然后通过中南半岛影响整个东南亚。作为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缅甸肯定在中国的战略框架之内。到时候,如果缅甸军政府仍然不肯回心转意,中国很有可能采取行动,通过非和平的方式,为缅甸创建民选政府。
与中国对抗,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对于已经统治缅甸数十年的军事领导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退而求其次,通过与中国合作,得到中国的庇护。
问题是,缅甸并非整个中南半岛。
“泰国呢?”
“正在谈,这个更麻烦。”杜小蕾叹了口气,说道,“不过大体上是好的,主要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存在分歧。”
“也就是说,泰国还在犹豫?”
杜小蕾点了点头,说道:“犹豫只是暂时的,局势明朗之后,泰国总理就会做出明智之举。”
“这么说,我们手里有王牌?”
“你觉得呢?”
“我怎么知道?不管怎么说,军队不是王牌。”
“将军,看来你懂的不仅仅是军事。”
“外长,你就别夸奖我了。”
“你说得没错,我们不能用军事问题向泰国施压,因为我们不可能用军事手段来拉拢泰国,但是可以用泰国无法拒绝的方式。”杜小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总理已经在高层会议上提出,建立排他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什么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今后我们在东南亚地区,只会照顾盟国,而非盟友则无法获得我们的经济援助,在贸易上也会受到限制。”
“有这个必要?”
“当然,我们不这么做,美国、欧盟、俄罗斯都会这么做,也许连日本也会这么做,以此确保经济利益。”
“这么说,泰国必须做出选择。”
“我们是泰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比排第二位的日本多出了百分之三百,泰国在经济上根本离不开我们。”杜小蕾笑了笑,说道,“只要我们开始奉行排他性经济政策,泰国就别无选择。”
牧浩洋笑了笑,没再提出问题。
不一阵,黄峙博的秘书赶了过来,请两人过去。
军事上的问题并不突出,黄峙博与黎平寇都支持牧浩洋提出的作战计划,即在完成空中打击之后,首先在越南中部地区开辟登陆场,切断越南的南北交通大动脉,然后再由陆军发动地面进攻。
至于先南、还是先北,暂时没有做出决定。
也没有必要做出决定,杨禹方制订的空中打击方案至少要持续一个半月,说不定还要延长到三个月。登陆作战还需要大概一个月,因此最快要到两个半月之后、最迟则要到四个月之后才会发动大规模地面战争。
汇报完情况后,牧浩洋就动身返回榆林港。
真正的难题在政治上,即如何使战争红利最大化。
黎平寇来找黄峙博,就是希望得到总参谋长的支持,让他提出的“排他性经济政策”在高层会议上获得通过。准确的说,是由黄峙博以总参谋长的身份,从军事角度出发,说明该政策的重要性。
显然,黎平寇非常清楚这项政策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如果由他提出来,肯定会遭到易援朝的坚决反对。让黄峙博出面,而且是以军事需求为背景,易援朝至少不会直接反对。有了这个机会,黎平寇就能说明该政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