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少丰指挥的“电鳐”号是093型的五号艇,即第三批次中的第二艘。
在航海测试的时候,“电鳐”号曾经让反应堆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一十五的输出功率,最大潜航速度超过三十五节。只是,在这个航速下,潜艇的噪声高达一百四十五分贝,在两百公里外都能听到。
不可否认,速度是核潜艇最重要的战术性能指标之一。
只是,在绝大部分时候,攻击核潜艇不会以这个速度航行。
从战术角度上讲,只有在与敌艇遭遇、而且进行战斗的时候,攻击核潜艇才会用最大速度抢占有利位置、或者追击敌人、或者规避鱼雷。在正常情况下,攻击核潜艇都会让反应堆以自然循环方式工作,从而把噪声控制在最低限度。
不管是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隐蔽性都是最重要的战术性能指标。
要想隐蔽靠近敌方舰队,“电鳐”号就不能全速航行,甚至不能启动反应堆的第二循环回路。
在反应堆以自然循环方式工作时,“电鳐”号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八节。
当然,这是静水航速下的最大速度。
在钓鱼岛南面,有一条黑潮的支流流向冲绳岛。借助这条洋流,“电鳐”号的航速能够达到十一节。
以这个速度,“电鳐”号至少需要五个小时才能逼近联合舰队。
所谓的逼近,就是把距离缩短到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的最大射程以内。
显然,实战中,曲少丰肯定不会在这个距离上发射鱼雷。
要想确保干掉联合舰队,“电鳐”号需要更多的时间,至少要把距离缩短到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的最大射程以内。
这样一来,至少需要六个小时。
到下午两点左右,“电鳐”号到达了理想攻击海域。
只是,曲少丰仍然没有急于出手,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即被动声纳无法探测到联合舰队里的战舰!
二十二艘战舰全部瘫痪在海面上,没有发出明显噪声。
虽然曲少丰知道,那些战舰就在前方三十公里以内,而且都无法机动规避,只要把鱼雷发射出去就能收获战果,但是他不知道目标的确切位置,无法保证鱼雷在最大射程上仍然能够命中目标。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而是有两个选择。
一是使用主动攻击声纳,确定目标的大概位置,然后让鱼雷直线航行,到达目标附近后再以主动声纳引导方式发起冲刺。
二是浮上海面,用雷达锁定日本战舰,获得攻击数据。
只是,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电鳐”号暴露行踪。在天上满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巡逻机的情况下,曲少丰除非疯了,才会主动现身。如果空军没有及时发起佯攻,曲少丰宁愿多花点时间,到达联合舰队下方再发射鱼雷。
只要离得足够近,“电鳐”号就能探测到海浪拍打在战舰上发出的声响。
更重要的是,在距离足够近的情况下,“电鳐”号可以朝目标的大致方向发射鱼雷,不用顾虑鱼雷是否有足够的航程。在战术上,曲少丰甚至可以让鱼雷低速航行一段距离,在远离“电鳐”号之后再加速冲刺。
可以说,曲少丰一点都不急。
联合舰队就是一只煮熟了的鸭子,绝对飞不了。
当然,在空军已经发动佯攻,成功吸引了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注意力,还驱逐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巡逻机之后,曲少丰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当时,他只需要考虑一种潜在的威胁,即同样潜伏在海里的日本潜艇。
严格说来,对“电鳐”号威胁最大的不是反潜巡逻机,而是日本潜艇。
与“电鳐”号一样,那些事先进入战场的日本潜艇完全有能力发起突然袭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跟攻击核潜艇相比,常规潜艇的性能差距非常明显,但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汪誉涵与萨非墨等人指挥的常规潜艇已经证明,只要战术应用得当,提前占领了有利位置,常规潜艇仍然能够击沉攻击核潜艇。
曲少丰拥有潜艇艇长都有的小心谨慎,在没有搞清楚战场情况的时候,绝对不会为了眼前的战果而贸然出手。
如果说战舰是海洋战场上的骑士,那么潜艇就是海洋战场上的刺客。
任何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而且永远买不到后悔药。
在空军的战斗机积极争夺制空权,驱逐联合舰队附近的反潜巡逻机的时候,“电鳐”号仍然以四节的最佳静音航速缓慢前进着,用安装在侧舷上的声纳阵搜索周围海域,留意着所有可疑信号。
耐心,再次让曲少丰有了收获。
只是,空中战场上,空军为潜艇部队争取到的时间正在流逝。在靠近冲绳岛的地方,就算能够夺取制空权,也无法长期保住制空权。随着空军的战斗机耗尽燃油与弹药,日本的反潜巡逻机很快就会返回。
机会与危险并存,曲少丰必须尽快做出决策。
空中战场上,中国空军与海航打得非常积极,可是别具一格的战术很快就让日本空中自卫队发现了问题。
战斗打响后,占有数量优势、得到预警机与战略电子侦察机支持的中国战斗机没有一如既往的抓住一切击落f-22a的机会,甚至没有与前来迎战的日本战斗机过分纠缠,而是坚定不移的向联合舰队发起突击。
虽然在高速突击的时候,中国战斗机充分利用了电磁武器提供的有利条件,但是肯定不是为了瘫痪联合舰队,因为即便再过两个小时,联合舰队也无法起航,中国战斗机没有必要画蛇添足。
受到威胁的不是联合舰队,而是正在联合舰队附近徘徊的反潜巡逻机。
不管是日本自制的p-1、还是从美国引进的p-3c,都不具备电磁对抗能力,也就无法在战场上活动。
随着中国战斗机逼近,这些反潜巡逻机先后撤走了。
直到这个时候,中国战斗机才开始与f-22a对抗。只是在争夺制空权的时候,始终有部分战斗机轮番向联合舰队发起冲击,用电磁武器驱逐联合舰队附近的反潜巡逻机,阻止反潜巡逻机返回战场。
可以说,中国战斗机的战术目的很明确:驱逐那些掩护联合舰队的反潜巡逻机。
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再明显不过了,中国潜艇已经到达,肯定就在联合舰队附近,不然没有理由派战斗机去驱逐反潜巡逻机。
当然,这套战术也有问题。
在今井利村看来,中国空军与海军安排潜艇偷袭联合舰队完全是多此一举。既然能够投入这么多战斗机,为什么不直接轰炸联合舰队?即便战术战斗机无法携带太多反舰导弹,只要能够到达联合舰队上空,航空丨炸丨弹都能干掉联合舰队。显然,任何一种战斗机都能携带航空丨炸丨弹。
严格说来,这套战术确实有问题。
只是,不能以战斗时的情况来衡量战术,因为到底采用什么战术,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就得确定下来。